近日,工信部與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發布報告稱,中國的水泥產能過剩超過3億噸。隨著宏觀經濟放緩,產能過剩的壓力,水泥市場的不振和原材料價格時漲時跌的多面夾擊,水泥企業目前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水泥企業只有堅強的從困境中突圍,才有走出寒冬的希望。
對于很多水泥企業來講,延伸產業鏈是他們選擇的最保險也是較快走出困境的辦法之一。國內一些龍頭水泥企業已開始規劃。如冀東水泥已研究確定了建設以建材為主、多業并舉、科工貿為一體的企業集團。工信部產業政策司處長袁克蘭曾表示,“我國水泥在產能經過連續多年快速擴張,已出現全面過剩的今天,延伸水泥產業鏈,特別是向混凝土產業延伸已成為廣大水泥企業戰略轉型,尋求發展之路的重要方式。”針對產業鏈的延伸,水泥企業可以以水泥熟料為核心,增加單位水泥附加值,向上游發展礦山、砂石,向下游發展商品混凝土,往橫向發展水泥外加劑等都是延伸產業鏈的方向。
其次,順應“節能減排”的號召,在水泥行業開始實施節能降耗的措施,一是可以降低產品成本,二是能夠使企業遵循可持續發展的規律。對于水泥企業的節能降耗,可以從三方面進行:一在水泥生產環節中,水泥企業要積極推廣新技術,如余熱發電、節能粉磨技術等節能技術,同時大力推廣新設備的運用;二是在現有現有生產裝備基礎上,通過針對性的工藝技改,輔以技術優化和調整,充分發揮生產線的潛力,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線的能耗指標。三是要降低煤耗和電耗,降低生產線熟料煤耗,在預熱器出口溫度、冷卻機出口溫度、出冷卻機熟料溫度以及系統保溫等方面尋求改進。除此之外,還應加強職員內部管理,培養員工節約“每一度電、每一鍬煤、每一滴水”的意識。
另外,加快減量重組的步伐,以消化過剩產能。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高速增長以后,都會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包括水泥。我們應該汲取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教訓,不要發展到特別大,如果一個地區需要1億噸水泥,那么只要發展到7000萬噸就足夠了,剩下的3000萬噸的缺口由國際貿易或區域貿易合作來解決。然而,現在中小型水泥企業如此多,要實現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因此要加快兼并重組的步伐,整合水泥市場,從而達到減量的目的,以此來抑制水泥產能過剩的出現。
最后,要努力發現水泥市場,拓展市場空間。水泥企業要在“嚴冬”期間積極拓展市場空間。就國內市場而言,如今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逐步實施,西部市場儼然已成為眾多水泥企業爭奪的寶地,除了西部市場之外,農村市場雖然開發難度大,但是也應成為水泥企業拓展水泥市場空間的一大戰略之一;就國際市場而言,經過10多年的努力,現今已占有國際市場1/3的份額,而且增長勢頭仍在繼續,但是人才的缺失也使得在水泥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猶如新手,因此要加大對人才的培養與引進。
有人說,目前的中國水泥行業是一片難以走出來的叢林,價格下行,效益惡化,是的,目前的水泥企業確實面臨著“山重水復疑無路”的狀態,但是,只要有破解之道,自會有“柳暗花明”的一天,而此時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也正是水泥企業對自身未來的發展進行思考與總結的最好時機,尋找出自己的發展之道,走出困境,提升自身在行業中的競爭力。
對于很多水泥企業來講,延伸產業鏈是他們選擇的最保險也是較快走出困境的辦法之一。國內一些龍頭水泥企業已開始規劃。如冀東水泥已研究確定了建設以建材為主、多業并舉、科工貿為一體的企業集團。工信部產業政策司處長袁克蘭曾表示,“我國水泥在產能經過連續多年快速擴張,已出現全面過剩的今天,延伸水泥產業鏈,特別是向混凝土產業延伸已成為廣大水泥企業戰略轉型,尋求發展之路的重要方式。”針對產業鏈的延伸,水泥企業可以以水泥熟料為核心,增加單位水泥附加值,向上游發展礦山、砂石,向下游發展商品混凝土,往橫向發展水泥外加劑等都是延伸產業鏈的方向。
其次,順應“節能減排”的號召,在水泥行業開始實施節能降耗的措施,一是可以降低產品成本,二是能夠使企業遵循可持續發展的規律。對于水泥企業的節能降耗,可以從三方面進行:一在水泥生產環節中,水泥企業要積極推廣新技術,如余熱發電、節能粉磨技術等節能技術,同時大力推廣新設備的運用;二是在現有現有生產裝備基礎上,通過針對性的工藝技改,輔以技術優化和調整,充分發揮生產線的潛力,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線的能耗指標。三是要降低煤耗和電耗,降低生產線熟料煤耗,在預熱器出口溫度、冷卻機出口溫度、出冷卻機熟料溫度以及系統保溫等方面尋求改進。除此之外,還應加強職員內部管理,培養員工節約“每一度電、每一鍬煤、每一滴水”的意識。
另外,加快減量重組的步伐,以消化過剩產能。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高速增長以后,都會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包括水泥。我們應該汲取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教訓,不要發展到特別大,如果一個地區需要1億噸水泥,那么只要發展到7000萬噸就足夠了,剩下的3000萬噸的缺口由國際貿易或區域貿易合作來解決。然而,現在中小型水泥企業如此多,要實現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因此要加快兼并重組的步伐,整合水泥市場,從而達到減量的目的,以此來抑制水泥產能過剩的出現。
最后,要努力發現水泥市場,拓展市場空間。水泥企業要在“嚴冬”期間積極拓展市場空間。就國內市場而言,如今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逐步實施,西部市場儼然已成為眾多水泥企業爭奪的寶地,除了西部市場之外,農村市場雖然開發難度大,但是也應成為水泥企業拓展水泥市場空間的一大戰略之一;就國際市場而言,經過10多年的努力,現今已占有國際市場1/3的份額,而且增長勢頭仍在繼續,但是人才的缺失也使得在水泥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猶如新手,因此要加大對人才的培養與引進。
有人說,目前的中國水泥行業是一片難以走出來的叢林,價格下行,效益惡化,是的,目前的水泥企業確實面臨著“山重水復疑無路”的狀態,但是,只要有破解之道,自會有“柳暗花明”的一天,而此時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也正是水泥企業對自身未來的發展進行思考與總結的最好時機,尋找出自己的發展之道,走出困境,提升自身在行業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