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兩江新區的220千伏新農變電站,一道古樸典雅的清水圍墻,與重慶山城的建設風格相呼應,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它就是重慶市電力公司創新的自制混凝磚清水圍墻工藝技術,被國網公司列入2011年工程基建新技術研究項目。
自制混凝土灰磚砌筑清水圍墻新技術,取代了過去頁巖燒制的紅磚砌筑圍墻技術。通過應用,清水圍墻節省了抹灰工工序,施工工藝簡單,節約了土地資源的采發使用。
在頁巖紅磚燒制作中,一是要用標準煤作為燃料,二是要用頁巖土作為生產原料。機制灰磚則采用水泥和煤渣等原料,用機械壓制而成,節省了頁巖土的采用,保護了土地資源,同時也減少了煤炭燃燒過程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據重慶市電力公司建設分公司介紹:傳統工藝的煉制紅磚與機制灰磚比較,機制灰磚的優點在于,幾何尺規則,利于施工工藝控制;磚體色澤均勻美觀,古樸典雅;同時,機制灰磚免去煉制工序,起到保護環境和減少后期維護費用的目的。一個220千伏戶外變電站可以節約標準煤約3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65立方米。
同時在清水圍墻頂部建設中,采用了自制混凝土壓頂技術,設置了鷹嘴防滴線,防止雨水對圍墻的浸濕及污染,杜絕了墻面反堿的質量通病,使變電站圍墻長期保持整潔亮麗。
據悉,下一步將在公司范圍內所有的戶外變電站站建設中,全面推廣使用自制混凝土灰磚砌筑圍墻,從而實現變電站“兩型一化”的建設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