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國家將投資約1.1萬億元建設保障房,計劃新開工建設保障房700萬套,竣工500萬套以上,這給受挫于房地產市場與國家節能減排政策下的水泥市場帶來了新的希望。
然而,保障房市場并無法成為水泥企業的主要市場。“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在保持經濟平穩發展的同時,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加大民生建設。保障房作為改善民生住房的條件,在一定程度上將會拉動水泥市場的發展。但是,保障房對水泥市場起到的僅僅是是催化劑作用。要想使水泥市場保持可持續發展的需求,水泥企業理應順應國家“建材下鄉”的號召,將水泥市場的重點轉入農村。
首先,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持續發展,農村住房改造、公路修建等基礎性設施建設不斷擴大,使農村水泥的使用量日益提高。據有關部門統計,截至2011年我國農村水泥使用量占全國水泥使用總量的45%。農村散裝水泥市場前景一片良好。
其次,近年來在鄉鎮農村,相關部門采取多種方式,深入各縣鎮和鄉村,對散裝水泥的宣傳,提高了農民使用散裝水泥的自覺性,這對農民使用散裝水泥起到了引導作用。水泥企業轉戰農村,既順應了國家所提出的“農村推散”,提高了農村散裝率,又促進了新農村建設。如此美事,何樂不為?
另外,城市建設發展發展迅速,催生了許多的水泥企業,城市成為眾多水泥企業爭取的市場,但爭取市場的企業卻不少。再者城市建設已慢慢趨向飽和狀態,水泥企業要生存,便只能轉戰農村,開拓農村市場。
目前農村已迎來了建設的新發展,農村散裝水泥發展潛力大,農村水泥市場前景光明。將農村作為水泥市場的重點,大力開拓農村水泥市場,將有利于扭轉目前本企業在水泥市場低迷的狀態。這不僅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同時,也提高了本企業的市場占有率與經濟效益。水泥市場轉戰農村,或許將成為未來水泥市場的一大趨勢,而在這種趨勢的引領下,或許會給水泥企業帶來新一輪的革新、兼并與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