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中心城市建設的迅猛發展,淮安市區的建筑總量也在逐年遞增,商品混凝土企業隨之也在不斷增加。由于該行業的特殊性,砂、石等原材料需靠水運才能降低成本,且城市長效管理也不允許砂、石車輛進入市區道路。因此這些企業大多選址在大運河、鹽河兩岸等水域運輸便捷的地方。今明兩年,鹽河楊莊船閘進入大修階段,船只實施限制放行,迫使鹽河沿線的商品混凝土生產企業的生產原料供給不足,難以保證正常生產,主城區建設項目的商品混凝土供應,主要來源于大運河沿線的混凝土生產企業。因此,建立重點工程商品混凝土保供機制顯得尤為必要。
淮安市散裝水泥及商品混凝土管理辦公室在服務開發區水廠項目、開發區百隆實業等建設項目的基礎上,成立了保供機制領導小組和組織機構,探索建立了“三項制度”:一是現場會辦制度,即項目實施全過程中主動到施工現場會同建設、施工、監理等部門對商品混凝土供應中遇到的各類問題進行現場會辦;二是每周督查制度,即每周到商品混凝土生產企業和施工現場對商品混凝土質量進行抽檢,并形成督查通報報局領導;三是定期回訪制度,即定期到施工現場對商品混凝土保供情況、服務、質量等方面進行回訪,對存在問題立即進行交辦。通過這些制度的建立和落實,確保了市區重點工程商品混凝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