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午9點,大渡河上第二大水電工程——國電大崗山水電站210米高拱壩啟動首倉混凝土澆筑。至此,大崗山水電站歷經河道分流、核準等重大節點,進入混凝土澆筑階段,實現了向主體施工轉序的目標。
大崗山水電站是大渡河干流水電22級開發方案的第14級,為大渡河中游控制性水電站,裝機260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114.3億千瓦時,僅次于瀑布溝水電站;被列為國家“十一五”重點工程,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重點工程,四川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重點項目。工程于2005年9月籌建動工,2008年1月完成河道分流,2010年12月獲國務院核準,計劃2014年首臺機組投產發電。
大崗山水電站擋水大壩是大渡河上唯一的一座混凝土雙曲拱壩,最大壩高210米,壩頂中心線弧長622.42米,分29個施工壩段,計劃澆筑約320萬方混凝土,工期28個月。由于大崗山工程所處區域為地震高烈度區,大壩工程規模大,施工技術非常復雜,被公認為當今同類型水電站建設的“世界之最”。
大壩主要澆筑手段為纜索起重機垂直運輸澆筑,4臺橫貫大壩兩岸的纜機各吊運1臺大容量吊罐往返澆筑。纜機單車主梁長10米、重約10噸,吊罐單罐澆筑量約為9方。
針對施工環境復雜和自然環境多雨霧,能見度差的問題,大崗山工程專門投入150萬元資金,與國內高校合作進行纜機定位系統(GPS)研究,建立了澆筑仿真系統。工程還先后和武漢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三峽大學、長江水利委員會等科研院校合作,開展抗震、施工、新技術、新材料等7項課題研究,確保“精品”大壩澆筑。
澆筑準備工作從2011年2月開始,歷經7個月籌備,順利實現首倉混凝土澆筑目標。期間,國電大渡河大崗山公司開展了業主、設計、監理、參建單位全覆蓋的“搶開挖、保澆筑”勞動競賽,以一比工期進度、二比質量工藝、三比安全文明生產、四比投資控制、五比和諧共建為主題,掀起了大壩混凝土澆筑準備期的施工熱潮。
目前,大崗山水電站工程已順利實現了河道分流、國家核準、澆筑轉序三大里程碑目標,連續安全生產天數2199天,在建工程合格率為100%,優良率93.8%,工程正向著建設精品水電工程目標穩步邁進。
大崗山水電站是大渡河干流水電22級開發方案的第14級,為大渡河中游控制性水電站,裝機260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114.3億千瓦時,僅次于瀑布溝水電站;被列為國家“十一五”重點工程,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重點工程,四川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重點項目。工程于2005年9月籌建動工,2008年1月完成河道分流,2010年12月獲國務院核準,計劃2014年首臺機組投產發電。
大崗山水電站擋水大壩是大渡河上唯一的一座混凝土雙曲拱壩,最大壩高210米,壩頂中心線弧長622.42米,分29個施工壩段,計劃澆筑約320萬方混凝土,工期28個月。由于大崗山工程所處區域為地震高烈度區,大壩工程規模大,施工技術非常復雜,被公認為當今同類型水電站建設的“世界之最”。
大壩主要澆筑手段為纜索起重機垂直運輸澆筑,4臺橫貫大壩兩岸的纜機各吊運1臺大容量吊罐往返澆筑。纜機單車主梁長10米、重約10噸,吊罐單罐澆筑量約為9方。
針對施工環境復雜和自然環境多雨霧,能見度差的問題,大崗山工程專門投入150萬元資金,與國內高校合作進行纜機定位系統(GPS)研究,建立了澆筑仿真系統。工程還先后和武漢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三峽大學、長江水利委員會等科研院校合作,開展抗震、施工、新技術、新材料等7項課題研究,確保“精品”大壩澆筑。
澆筑準備工作從2011年2月開始,歷經7個月籌備,順利實現首倉混凝土澆筑目標。期間,國電大渡河大崗山公司開展了業主、設計、監理、參建單位全覆蓋的“搶開挖、保澆筑”勞動競賽,以一比工期進度、二比質量工藝、三比安全文明生產、四比投資控制、五比和諧共建為主題,掀起了大壩混凝土澆筑準備期的施工熱潮。
目前,大崗山水電站工程已順利實現了河道分流、國家核準、澆筑轉序三大里程碑目標,連續安全生產天數2199天,在建工程合格率為100%,優良率93.8%,工程正向著建設精品水電工程目標穩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