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當時的國家環保局公布了全國3000家“排污大戶”名單,排在首位的就是江蘇省鎮江諫壁發電廠。為什么?作為當時全國規模最大的火力發電廠,諫壁電廠竟把每天產生的約400噸粉煤灰,通過水沖管道,直排長江干流,對長江水質構成了嚴重污染。為此,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門派出調查組進行實地調查并下達了決議:鎮江諫壁發電廠必須于1993年底之前,切斷伸向長江干流直排濕法粉煤灰的管道。
1993年,鎮江諫壁發電廠結束了向長江直排粉煤灰的歷史后,粉煤灰的去向又到了哪里?帶著這個問題,近日記者來到鎮江諫壁發電廠進行實地采訪。
沒有“買賣”,粉煤灰仍然是害
地處長江干流與京杭運河交匯處的諫壁發電廠曾是一家有著50年火力發電歷史的老企業。近年來,通過“以大代小”技術改造,仍擁有6臺33萬千瓦的發電機組,目前,新建的100萬千瓦機組即將投入運行。
專門經營粉煤灰的華源新型材料公司負責人介紹說,列為國家重點工程的許多項目都在利用我們產生的粉煤灰,比如江蘇潤揚長江大橋、上海世博大廈、杭州灣跨海大橋、蘇通長江大橋、潤揚大橋和京滬高鐵、滬寧高鐵、滬寧、寧杭城際鐵路等。“粉煤灰從最初的無人問津,到現在變成搶手貨,我們已經走過了10多年的歷程。”
當鎮江諫壁發電廠不再向長江排放粉煤灰時,便開始在周圍丘陵地帶建設濕灰庫,相繼投資了幾千萬元,在丘陵凹地建起了4個規模不同的儲灰場和23公里長的輸灰管道,利用高、低濃度泵,將濕法粉煤灰輸進了儲灰場。但是,粉煤灰越積越多,庫容量也日趨吃緊。由于粉煤灰經營門路閉塞,導致粉煤灰利用成為頭疼問題。
為找出路,鎮江諫壁發電廠組織科研人員成立了“吃灰”攻關小組,但利用粉煤灰制作空心磚、地坪磚、燒制水泥等嘗試均屢屢失敗。
濕灰庫庫容越來越小,諫壁發電廠只好一次一次在庫區周圍抬高壩堤。天長日久,濕灰庫里大量的粉煤灰堆積后形成大片大片的干灘面,大風一吹又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成了當地有名的“灰風口”,又被當地環保部門頻頻“黃牌警告”。粉煤灰又成為了陸地上污染環境的“禍害”。
構建營銷網絡,重點工程中顯身手
“現在,我們廠的粉煤灰經營狀況已有了180度大轉變。諫壁發電廠專門成立了華源新型材料公司,已擁有120多名職工專門經營粉煤灰,前不久,還有500多噸粉煤灰商品出口到美國。”華源新型材料公司負責人說。
據了解,隨著諫壁發電廠裝機容量不斷擴大,每年產生的粉煤灰、渣以及脫硫石膏總量已超過了120萬噸。從1995年下半年起,諫壁發電廠派出數路人馬,對粉煤灰市場開展全面調研。“我們走訪了很多水泥廠和用灰單位,一起探討粉煤灰的應用問題。并與江蘇省粉煤灰研究中心、鎮江市建科院一起研究粉煤灰的深度開發。”
從各方面得到的信息表明,粉煤灰由濕法出灰變成干法出灰,利用市場將大有希望。于是,諫壁發電廠相繼投資近億元,將幾臺機組全部改建成干法出灰系統并建設相應儲灰庫房等。同時,根據粉煤灰的特點和地理條件,充分利用水、陸路優勢,投資2000余萬元,在長江邊建造了一座8700立方米的連體干灰庫,配套了裝車裝船系統,方便水陸路運輸,同時配套了調濕灰裝置。
恰在此時,諫壁發電廠在開發商品粉煤灰一、二級產品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通過建立分選系統和磨細系統,所開發出的商品粉煤灰不僅可以大批量用于水泥生產,而且還可以作為混凝土的商品填料,既可以遏制混凝土的快速凝固,提高混凝土的流動性,又可以增強混凝土澆灌物體的密適度。尤其是一級商品,直接成為重點工程水泥攪拌不可或缺的填料。“例如,在建設杭州灣跨海大橋時,如果僅用水泥混凝土澆灌大橋水泥橋墩,很可能在水泥橋墩上產生氣泡,如果海水滲進橋墩,就會對橋墩里的鋼筋結構產生腐蝕。而將15%左右的商品粉煤灰直接摻進混凝土,就會遏制氣泡產生。”華源新型材料公司負責人說。
隨后,滬寧高速公路開工建設,經過各方專家評定,諫壁發電廠的商品粉煤灰又進入了滬寧高速公路開工建設市場。隨著粉煤灰營銷網絡的不斷完善,粉煤灰營銷局面得到了充分的改觀。同時,諫壁發電廠還充分用好國家對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的相關政策,成了鎮江市的資源利用認證企業,享受到了國家相關政策。至此,粉煤灰變成了既能節約資源、又可在重點工程中大顯身手的“香餑餑”。
粉煤灰由害變利意義大
“到目前為止,我們廠的商品粉煤灰,已經在長三角地區大部分重點工程中派上了大用場”,華源新型材料公司負責人舉例道:廈門海滄大橋、江蘇潤揚長江大橋、上海世博大廈、上海二隧一橋等,以及很多高速、高鐵、城際鐵路。目前,鎮江諫壁發電廠生產的商品粉煤灰,已遠銷美、國、日、韓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鎮江諫壁發電廠區,記者看到,由于每年粉煤灰利用率已高達到了130%,除了每年新產生的120萬噸粉煤灰被搶購一空外,4個濕法儲灰場的粉煤灰也被源源調出。而江邊一期、江邊二期、中轉灰庫等11座干灰庫,總容量已達2.8萬立方米。還建有千噸級干灰輸出碼頭4座。從發電機組產生的粉煤灰,通過3套40噸/小時的分選系統和兩套30噸/小時的粉煤灰磨細系統,很快就變成了一、二級的商品粉煤灰,通過3套干灰調濕系統直接裝船外運。長江岸邊的粉煤灰加工與經營系統,已實現了智能控制和IC卡銷售操作,從生產規模來說,已成為華東地區最大的粉煤灰供應基地。
據介紹,諫壁發電廠原先的4個濕法儲灰場,已有1個正在進行生態修復,另外3個也在逐步騰空,即將進行生態修復。
當談到目前商品粉煤灰的經營與盈利狀況時,這位專門從事粉煤灰經營的負責人卻不愿意涉及“這個敏感話題”。他說,“從目前商品粉煤灰銷售較為火爆情況看,經營的狀況肯定不會差。但作為發電廠來說,經營粉煤灰僅僅是一個小頭。有一點可以肯定,把昔日無人問津、污染環境的粉煤灰,變成了搶手的商品,既節約了寶貴土地與礦山資源,又消除了水和大氣污染禍害,這個不小的進步,才是值得肯定的。”
1993年,鎮江諫壁發電廠結束了向長江直排粉煤灰的歷史后,粉煤灰的去向又到了哪里?帶著這個問題,近日記者來到鎮江諫壁發電廠進行實地采訪。
沒有“買賣”,粉煤灰仍然是害
地處長江干流與京杭運河交匯處的諫壁發電廠曾是一家有著50年火力發電歷史的老企業。近年來,通過“以大代小”技術改造,仍擁有6臺33萬千瓦的發電機組,目前,新建的100萬千瓦機組即將投入運行。
專門經營粉煤灰的華源新型材料公司負責人介紹說,列為國家重點工程的許多項目都在利用我們產生的粉煤灰,比如江蘇潤揚長江大橋、上海世博大廈、杭州灣跨海大橋、蘇通長江大橋、潤揚大橋和京滬高鐵、滬寧高鐵、滬寧、寧杭城際鐵路等。“粉煤灰從最初的無人問津,到現在變成搶手貨,我們已經走過了10多年的歷程。”
當鎮江諫壁發電廠不再向長江排放粉煤灰時,便開始在周圍丘陵地帶建設濕灰庫,相繼投資了幾千萬元,在丘陵凹地建起了4個規模不同的儲灰場和23公里長的輸灰管道,利用高、低濃度泵,將濕法粉煤灰輸進了儲灰場。但是,粉煤灰越積越多,庫容量也日趨吃緊。由于粉煤灰經營門路閉塞,導致粉煤灰利用成為頭疼問題。
為找出路,鎮江諫壁發電廠組織科研人員成立了“吃灰”攻關小組,但利用粉煤灰制作空心磚、地坪磚、燒制水泥等嘗試均屢屢失敗。
濕灰庫庫容越來越小,諫壁發電廠只好一次一次在庫區周圍抬高壩堤。天長日久,濕灰庫里大量的粉煤灰堆積后形成大片大片的干灘面,大風一吹又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成了當地有名的“灰風口”,又被當地環保部門頻頻“黃牌警告”。粉煤灰又成為了陸地上污染環境的“禍害”。
構建營銷網絡,重點工程中顯身手
“現在,我們廠的粉煤灰經營狀況已有了180度大轉變。諫壁發電廠專門成立了華源新型材料公司,已擁有120多名職工專門經營粉煤灰,前不久,還有500多噸粉煤灰商品出口到美國。”華源新型材料公司負責人說。
據了解,隨著諫壁發電廠裝機容量不斷擴大,每年產生的粉煤灰、渣以及脫硫石膏總量已超過了120萬噸。從1995年下半年起,諫壁發電廠派出數路人馬,對粉煤灰市場開展全面調研。“我們走訪了很多水泥廠和用灰單位,一起探討粉煤灰的應用問題。并與江蘇省粉煤灰研究中心、鎮江市建科院一起研究粉煤灰的深度開發。”
從各方面得到的信息表明,粉煤灰由濕法出灰變成干法出灰,利用市場將大有希望。于是,諫壁發電廠相繼投資近億元,將幾臺機組全部改建成干法出灰系統并建設相應儲灰庫房等。同時,根據粉煤灰的特點和地理條件,充分利用水、陸路優勢,投資2000余萬元,在長江邊建造了一座8700立方米的連體干灰庫,配套了裝車裝船系統,方便水陸路運輸,同時配套了調濕灰裝置。
恰在此時,諫壁發電廠在開發商品粉煤灰一、二級產品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通過建立分選系統和磨細系統,所開發出的商品粉煤灰不僅可以大批量用于水泥生產,而且還可以作為混凝土的商品填料,既可以遏制混凝土的快速凝固,提高混凝土的流動性,又可以增強混凝土澆灌物體的密適度。尤其是一級商品,直接成為重點工程水泥攪拌不可或缺的填料。“例如,在建設杭州灣跨海大橋時,如果僅用水泥混凝土澆灌大橋水泥橋墩,很可能在水泥橋墩上產生氣泡,如果海水滲進橋墩,就會對橋墩里的鋼筋結構產生腐蝕。而將15%左右的商品粉煤灰直接摻進混凝土,就會遏制氣泡產生。”華源新型材料公司負責人說。
隨后,滬寧高速公路開工建設,經過各方專家評定,諫壁發電廠的商品粉煤灰又進入了滬寧高速公路開工建設市場。隨著粉煤灰營銷網絡的不斷完善,粉煤灰營銷局面得到了充分的改觀。同時,諫壁發電廠還充分用好國家對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的相關政策,成了鎮江市的資源利用認證企業,享受到了國家相關政策。至此,粉煤灰變成了既能節約資源、又可在重點工程中大顯身手的“香餑餑”。
粉煤灰由害變利意義大
“到目前為止,我們廠的商品粉煤灰,已經在長三角地區大部分重點工程中派上了大用場”,華源新型材料公司負責人舉例道:廈門海滄大橋、江蘇潤揚長江大橋、上海世博大廈、上海二隧一橋等,以及很多高速、高鐵、城際鐵路。目前,鎮江諫壁發電廠生產的商品粉煤灰,已遠銷美、國、日、韓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鎮江諫壁發電廠區,記者看到,由于每年粉煤灰利用率已高達到了130%,除了每年新產生的120萬噸粉煤灰被搶購一空外,4個濕法儲灰場的粉煤灰也被源源調出。而江邊一期、江邊二期、中轉灰庫等11座干灰庫,總容量已達2.8萬立方米。還建有千噸級干灰輸出碼頭4座。從發電機組產生的粉煤灰,通過3套40噸/小時的分選系統和兩套30噸/小時的粉煤灰磨細系統,很快就變成了一、二級的商品粉煤灰,通過3套干灰調濕系統直接裝船外運。長江岸邊的粉煤灰加工與經營系統,已實現了智能控制和IC卡銷售操作,從生產規模來說,已成為華東地區最大的粉煤灰供應基地。
據介紹,諫壁發電廠原先的4個濕法儲灰場,已有1個正在進行生態修復,另外3個也在逐步騰空,即將進行生態修復。
當談到目前商品粉煤灰的經營與盈利狀況時,這位專門從事粉煤灰經營的負責人卻不愿意涉及“這個敏感話題”。他說,“從目前商品粉煤灰銷售較為火爆情況看,經營的狀況肯定不會差。但作為發電廠來說,經營粉煤灰僅僅是一個小頭。有一點可以肯定,把昔日無人問津、污染環境的粉煤灰,變成了搶手的商品,既節約了寶貴土地與礦山資源,又消除了水和大氣污染禍害,這個不小的進步,才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