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南方路面機械有限公司和泉州海天輕紡有限公司被國家人事部批準設立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加緊籌備配套工作
雖然已經得到人事部門的批準,但是兩家企業均稱,科研工作站還處在前期籌備中。福建南方路面機械有限公司技術開發部的吳阿麗負責籌建工作站,她說,他們所需的專業人才是機械制造類,首先在人才的選擇上,他們也正在精心地考慮。此外,工作站要成立自然要涉及制定政策、做相關網站,資金運作等也要配套運作。
而泉州海天輕紡有限公司負責籌建站的陳春燕也稱,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不久前,公司曾參觀過科技園區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借鑒一些成熟的經驗。他們前期準備也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巧妙改變人企磨合
“別人已經做得很熟練了,我們卻剛剛開始?!眳前Ⅺ愡@樣形容。吳阿麗說,全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都是以企業為個體,只有泉州是以科技園區為個體來實施,這樣的好處是可以大范圍地包攬人才,滿足開發區多種類人才需求的需要。這一點,泉州晉江在全國首開先河,是全國第一個縣級市創辦博士后工作站的城市。但是,以科技園區整體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人才在企業的磨合也會產生一些問題,博士后想調企業,在手續上還是比較繁瑣。
為什么泉企不作為單獨個體成立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吳阿麗認為,一方面主要的原因是泉州不少企業都是家庭作坊式的,規模不大,在硬性條件,如稅收等上都達不到。至于另一方面的原因,泉州市人事局博管辦的李阿華認為,并不是每家企業都可能找到專業對口的博士后有機地結合,博士后也會對企業的科研環境等提出要求,所以,對一些硬性條件達到的企業來說,盲目設立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年薪10萬元以上
相比國內一些城市一度出現過的博士后工作站“空巢現象”,博士后在泉州還是體現了他們的價值,為泉企創造了很大的利潤。目前,宏瑋鞋塑、勁霸集團、潯興集團、恒安集團等也想通過科技園區尋找到企業管理、高分子化工等不同類型的博士后人才。晉江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張志山稱,博士后的資源供不應求,從成立開始至今,36個博士后都在為企業服務。也因為這些,今年4月22日,泉州市人事局組團前往西安,參加了首屆全國校企合作招收博士后洽談會,也為企業預存了40多位博士后的資源,為泉企和來自全國各地的人才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
在資金方面,政府也做了很大的扶持。對于博士后人才,政府每人每年會補貼5萬元的津貼,免費提供公寓。并要求用人單位補貼給博士后每年不少于5萬元的費用,這樣每個博士后每年就至少有10萬元的收入。
專利權歸屬企業
政府的扶持、企業的資金投入,說到底,為的就是一個目的,希望引進的人才能為企業創造出財富。企業直接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能夠按照自己的需求,更好地實現人才對接。
至于專利權的歸屬問題,吳阿麗對記者說,根據協議的方式,聘請高校專家還是有些區別,企業協議聘請的高校專家,專利權屬于兩者共有,如果需要,或者涉及利益時,只能通過協商的方式進行。而在企業設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則是一個長期的項目,專利權是歸屬于企業的。
“走校企聯合對于企業來說是一種很好的運作方式,博士后與企業之間形成了一種密切的溝通,倘若博士后真的遇到了難題,一般情況下,也會去找自己的導師進行研究,研究成功了,對企業來說,都是一種無形的資產?!比菔腥耸戮植┕苷镜睦畎⑷A說道。
業內人士指出,引進博士后為企業服務,從最早由政府出面,以科技園區的形式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到現在泉企主動將博士后請進來,這無不體現了泉州企業在經歷了創業之初的手工制作時代后,在自主研發,科技創新之路上所下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