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節能減排遭遇裝備制造“不給力”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04-01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第一財經日報
核心提示:節能減排遭遇裝備制造“不給力”
  中國有句古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根據“十二五”規劃的要求,國家繼續把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作為約束性指標,同時又把氮氧化物和氨氮列入了約束性指標,指標的減排幅度是8%~10%。
  
  目標確定了,節能減排的技術裝備能否跟上?
  
  3月25日,正在廈門參加“2011年中國節能減排技術裝備發展國際論壇”的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巡視員何炳光對《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表示,目前我國節能減排技術裝備業還存在著創新能力不強、結構不合理、市場不規范、政策機制不完善、服務體系不健全等問題。
  
  “一方面是為了完成環境治理任務,滿足約束性指標要求;另一方面是我國環保技術裝備發展的現狀,這些都迫切需要研發、推廣、應用一批先進、適用和有效的環保技術裝備。”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司副司長高東升說。
  
  技術差距不斷縮小
  
  “‘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實施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污染治理的思路也會有較大轉變。”環境保護部規劃院副院長吳舜澤告訴記者,國家將持續推進總量減排,用倒逼辦法,實現末端治理向中端、前端防治轉移。
  
  同時,“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堅持源頭預防,綜合推進,強化結構減排,落實工程減排,完善監管減排,推行清潔生產,降低產污強度。吳舜澤說,火電的脫硫、脫硝仍將是“十二五”減排的重點。
  
  以電廠和干法水泥生產線的脫硝為例,據記者了解,環境保護部近期將頒布實施修訂后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稱,“這個排放標準比原來的嚴格得多,達到世界上最嚴格的排放標準。”
  
  而要符合新的節能減排要求,過去大量的環保設備可能都起不了作用。
  
  “這就需要節能減排裝備制造企業以需求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重大環保技術和裝備的研發應用為重點,強化供需對接。”高東升說。
  
  事實上,進入“十一五”以來,我國節能減排裝備制造業已經呈現出蓬勃的發展趨勢,總體規模迅速擴大、應用領域不斷拓展、產品品種顯著增加、技術水平明顯提升、運行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據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資源利用技術裝備委員會(下稱“資源利用技術裝備委員會”)秘書長陸軍介紹,我國節能減排裝備制造企業財務數據充分體現了該行業的高成長性和良好的經濟效益。
  
  資源利用技術裝備委員會近期根據各上市公司公布的2010年上半年財務數據,匯總分析了節能減排裝備的盈利情況,其中,節能裝備的毛利率最高,為42.13%,空氣污染治理設備、余熱發電成套裝備和其他環保設備的毛利率分別達到20.58%、25.80%和36.69%。空氣污染治理設備的毛利率為20.58%,低于行業總體水平(29.83%)。
  
  該委員會的調查顯示,通過自主研發與引進消化國外先進技術相結合,我國節能減排技術裝備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不斷縮小,覆蓋了節能減排的各個領域,一般技術、產品和服務可以基本滿足市場的需要。
  
  陸軍著重介紹了四個方面的成就:
  
  在煙氣脫硝方面,成功研制了1000MW等級超超臨界燃煤機組煙氣脫硝裝置,應用SNCR脫硝技術實施了300MW鍋爐改造,并有多條引進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SCR電站煙氣脫硝催化劑生產線正式投產。
  
  在煙氣除塵方面,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用于燃煤電站的袋式除塵設備,使電站煙塵排放濃度僅為20mg/m3,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歐洲為50mg/m3);針對大量電廠現有的靜電除塵設備改造需要,開發的電—袋復合型除塵器具有除塵效率高(煙塵排放濃度<50mg/m3)、設備投資少、運行成本低、占地面積小的優點。
  
  在煙氣脫硫方面,針對燒結機的煙氣脫硫需求,開發出了循環流化床干法脫硫成套設備(CFB-FGD)和氨法脫硫系統,該裝置已成功應用于我國鋼鐵企業,脫硫效率可達到99%以上,該干法脫硫工藝和袋式除塵器并用,還可以有效地控制二噁英的排放,這些工藝產生的脫硫廢渣可以實現有效的利用。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我國開發的碳系載體生物濾池能耗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資源利用技術裝備委員會的調查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國節能減排裝備銷售收入和利潤迅速增長,年均增長率約為40%。
  
  但與環保產業的發展速度相比,我國節能減排裝備制造業的發展相對滯緩。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的一項調查顯示,截至2010年底,我國從事節能減排裝備制造的企事業單位達到5000余家,而節能減排裝備制造業產值約2000億元,只占環保產業總產值的六分之一。
  
  “核心技術的缺失阻礙了大型節能減排裝備的國產化發展。若沒有大量的技術支撐,環保產業難以獲得突破性的發展。”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秘書長王亦寧對記者說。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的調查發現,2010年我國節能減排裝備進口數量3189萬臺(套),進口總額達11.7億美元。大量進口的關鍵在于國內節能減排裝備產品趨同與技術的落后。
  
  政策驅動產業提升
  
  節能減排裝備制造業是政策導向性強、產業關聯度高、產品覆蓋面廣、資金技術密集、社會責任重大的產業。
  
  “節能減排裝備制造業跨越了節能環保和高端裝備制造業兩個領域,無疑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24日晚,福建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由于國家嚴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企業上馬,節能減排技術裝備的新增市場是在下滑的。
  
  他告訴記者,由于排放標準提高,大量企業原有的節能減排技術裝備需要升級改造,創造了很大的存量市場。同時,近年來中國節能減排技術裝備已走出國門,一些除塵、脫硫等技術裝備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加上中國設備耐用和制造成本較低,在國際市場上有較強的競爭力。
  
  “但目前節能減排裝備制造企業普遍遇到的困難是資金問題。”黃煒對記者說,龍凈環保雖然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大型節能減排裝備生產企業,但從來沒有從國家拿到一分錢。
  
  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的統計顯示,我國目前環保裝備制造業投資主體依然以企業自籌為主。2010年行業自籌資金174億元,占年度資金的92.6%,國家預算內資金僅為總投資的0.3%。
  
  此外,節能減排技術裝備發展相對滯緩還在于整體上的機制和觀念的不適應。
  
  中信重型機械公司總經理任沁新說,從國家層面上看,重視對大耗能產業節能降耗的激勵,而對于生產環保裝備制造產品的企業缺少有效的節能激勵政策、措施和資金投入。
  
  說白了,就是污染企業拿到了錢,而生產節能減排設備的企業拿不到錢。
  
  在行業層面上,幾乎沒有能效標志,明顯落后于經濟發展的需求。在組織體系上缺乏有效的機構指導、監督企業節能改造。在節能產品認證方面,認證工作的開展還屬于空白。
  
  在企業層面上,企業是全社會節能的關鍵,技術進步是關鍵中的關鍵。由于缺乏激勵與約束機制,很多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等領域并不重視節能降耗的目標,采用節能降耗的產品、技術和工藝的積極性并不高。 
  
  “企業的老板買車總想買最高檔的,但買環保設備,只要能‘糊弄’環保檢查就行,肯定不會買最好的。”黃煒無奈地說。
  
  “圍繞‘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單純依靠現有領域技術裝備的增長,難以支撐節能環保產業實現翻番增長。”陸軍說。
  
  陸軍建議,“十二五”期間,節能減排裝備制造企業應努力實現關鍵領域技術突破,填補空白,開發一批對環保產業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關鍵技術和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成套裝備,從而形成新的節能減排增長點。
  
  “我國的節能減排技術裝備既有重大技術突破,又有巨大市場需求。”何炳光說,“十二五”期間,我國仍將大力發展節能產業,做大做強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大規模發展環保產業,開發、示范一批節能環保共性和關鍵技術,推廣應用一批先進適用的節能環保技術,提高技術裝備水平。
  
  何炳光認為,“十二五”期間,國家應通過實施重點工程,拉動產業需求。通過完善政策體系,形成激勵機制,支持節能減排裝備制造企業技術研發和示范推廣,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并通過強化法規標準約束,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任沁新也建議,裝備制造業應成為節能技術研發投入的一個重要主體,政府應安排一定的資金用于節能技術的自主研發和引進吸收,積極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共性和關鍵技術,推動節能技術產業化,促進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廣泛應用。
  
  工信部日前透露,我國將出臺《“十二五”節能環保裝備專項規劃》,將以技術為主線,提出一批需要研發、應用和推廣的環保技術裝備,編制推薦目錄,以提升環保裝備的技術水平。
  
  據工信部與科技部近日聯合發布的《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2011年版)》,被列為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涉及九大領域,分別是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體廢物處理、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資源綜合利用、噪聲與振動控制、環境污染防治專用材料與藥劑、電磁波與放射性(包括核“三廢”)污染防治、環境污染應急處理。其中,開發類項目共72項,推廣應用類項目共36項。
  
  科技部有關負責人已表示,要通過技術研發推動環保技術裝備產業的發展,進入《目錄》的技術裝備將在科研立項上被優先考慮。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柏县| 柳州市| 古交市| 东平县| 富蕴县| 大新县| 太原市| 贡山| 庆云县| 宁夏| 天津市| 淅川县| 海南省| 杭州市| 岑溪市| 乳源| 阳东县| 洞口县| 故城县| 延吉市| 龙山县| 临江市| 阜新| 石泉县| 中西区| 商洛市| 永城市| 磐安县| 大埔区| 开封市| 鞍山市| 湘西| 大洼县| 称多县| 乌拉特后旗| 兴国县| 抚顺县| 来安县| 新建县| 大厂| 子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