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低碳經濟,建筑節能是關鍵一環。
“十一五”期間提出建筑節能142萬噸標準煤的目標,截至2010年9月底,全區累計完成建筑節能145.554萬噸標準煤,完成目標任務的102.5%。新建建筑在設計階段節能強制性標準的執行率為100%,施工階段節能強制性標準的執行率為95.2%,完成了目標。
2010年12月14日至18日,全國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節能減排監督檢查組對廣西的建筑節能、城市污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理、城市照明等工作進行檢查后,對我區所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
各項“節能”項目頻出
小區里清水綠地,屋子里冬暖夏涼,住得健康、舒適又省水省電。這是人們對住房的美好向往,描繪的也正是綠色建筑發展的方向。隨著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綠色建筑已是大勢所趨。
2010年以來,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把綠色建筑、建筑節能及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作為提升建筑業技術水平、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增長方式的突破口,以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為重點,扎實做好建筑領域節能降耗工作。
2010年上半年,我區共有78個建筑節能試點項目通過了專家評審。主要包括綠色照明工程項目、可再生能源技術應用推廣項目、節能型校園建設項目、節能型賓館建設項目、太陽能光電建筑一體化項目、泡沫式節水生態環保廁所和其他技術先進、投資效益高的建筑節能項目。
同時,我區加快了廣西綠色建筑各種標準的制訂工作,初步建立了廣西綠色建筑的標準體系。組織申報了12個綠色建筑試點示范項目,一批節能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特點鮮明且具有典型示范帶動作用的低能耗建筑、綠色建筑、節能與結構一體化建筑已初步形成。
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工作也在穩步推進。2010年,南寧市、柳州市和岑溪市、靈川縣分別獲國家可再生能源應用示范城市和農村地區示范縣,共獲得國家1.96億元資金扶持。此外,我區積極組織推薦了廣西體育中心、中國電子北海產業園等申報住房城鄉建設部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項目,并在農村組織實施了6個太陽能應用示范村,推廣應用太陽能熱水和路燈。
2010年,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積極組織桂林理工大學、廣西工學院、柳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申報“高等院校節能監管體系建設示范”項目,推進我區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統計、能源審計、能耗監測平臺建設、能效公示等工作,研究制定我區政府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用能標準、能耗定額和超定額加價制度,加快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專項實施方案,促進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節能運行和改造。
綠色建筑前景光明
盡管南寧不在國內“四大火爐”之列,但悶熱也是出了名的。不過,在炎熱的夏天,家住南寧裕豐英倫住宅小區的王先生晚上睡覺卻不用開空調,只要把窗打開就行。
是什么新技術有這樣的功效?
原來“涼意”源自這個小區采取的充氣混凝土、泡沫玻璃及鋁合金中空玻璃內置可調百葉窗等節能技術。充氣混凝土的導熱系數僅為傳統黏土磚的1/5,能有效降低墻體的傳熱系數;鋁合金中空玻璃內置的可調百葉窗則可以阻擋太陽對室內的熱輻射,當它完全關閉時,傳熱系數僅是單層玻璃窗的1/3,起到抑制室內溫度升高的作用;泡沫玻璃是環保節能產品,也能夠隔熱。
裕豐英倫小區是我區使用新技術結合本地氣候探索綠色建筑試點項目之一,其節能亮點還有:公共照明全都采用太陽能,路燈、草坪燈、庭院燈都是太陽能;所有住宅電梯都采用了能源再生型的電梯,把上下所產生的電經過凈化處理以后,重新回饋給小區的電網等。
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在我國,建筑耗能已與工業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為我國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戶”。雖然建筑行業是社會能源消耗中的大頭,卻也是可塑性最強的行業。根據專家測算,在投資20美元減排1噸碳的眾多方案中,建筑行業可以實現的方案是其他任何行業的3倍之多。因此,建筑行業具有極大的潛力,可以讓我們采用經濟高效的方式減少碳排放。
專家認為,廣西推廣綠色建筑前景光明。因為廣西太陽能、地熱資源充沛、地下水豐富,從技術方面探索一套結合廣西氣候特點的綠色建筑模式是完全可能的。如大力研究開發并推廣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技術,充分發揮廣西地熱資源充沛和地下水豐富的特點,大力推廣淺層地下技術,結合廣西的氣候特點,引進開發具有隔熱、防水、裝飾的涂料等。
“十一五”期間提出建筑節能142萬噸標準煤的目標,截至2010年9月底,全區累計完成建筑節能145.554萬噸標準煤,完成目標任務的102.5%。新建建筑在設計階段節能強制性標準的執行率為100%,施工階段節能強制性標準的執行率為95.2%,完成了目標。
2010年12月14日至18日,全國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節能減排監督檢查組對廣西的建筑節能、城市污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理、城市照明等工作進行檢查后,對我區所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
各項“節能”項目頻出
小區里清水綠地,屋子里冬暖夏涼,住得健康、舒適又省水省電。這是人們對住房的美好向往,描繪的也正是綠色建筑發展的方向。隨著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綠色建筑已是大勢所趨。
2010年以來,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把綠色建筑、建筑節能及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作為提升建筑業技術水平、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增長方式的突破口,以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為重點,扎實做好建筑領域節能降耗工作。
2010年上半年,我區共有78個建筑節能試點項目通過了專家評審。主要包括綠色照明工程項目、可再生能源技術應用推廣項目、節能型校園建設項目、節能型賓館建設項目、太陽能光電建筑一體化項目、泡沫式節水生態環保廁所和其他技術先進、投資效益高的建筑節能項目。
同時,我區加快了廣西綠色建筑各種標準的制訂工作,初步建立了廣西綠色建筑的標準體系。組織申報了12個綠色建筑試點示范項目,一批節能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特點鮮明且具有典型示范帶動作用的低能耗建筑、綠色建筑、節能與結構一體化建筑已初步形成。
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工作也在穩步推進。2010年,南寧市、柳州市和岑溪市、靈川縣分別獲國家可再生能源應用示范城市和農村地區示范縣,共獲得國家1.96億元資金扶持。此外,我區積極組織推薦了廣西體育中心、中國電子北海產業園等申報住房城鄉建設部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項目,并在農村組織實施了6個太陽能應用示范村,推廣應用太陽能熱水和路燈。
2010年,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積極組織桂林理工大學、廣西工學院、柳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申報“高等院校節能監管體系建設示范”項目,推進我區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統計、能源審計、能耗監測平臺建設、能效公示等工作,研究制定我區政府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用能標準、能耗定額和超定額加價制度,加快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專項實施方案,促進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節能運行和改造。
綠色建筑前景光明
盡管南寧不在國內“四大火爐”之列,但悶熱也是出了名的。不過,在炎熱的夏天,家住南寧裕豐英倫住宅小區的王先生晚上睡覺卻不用開空調,只要把窗打開就行。
是什么新技術有這樣的功效?
原來“涼意”源自這個小區采取的充氣混凝土、泡沫玻璃及鋁合金中空玻璃內置可調百葉窗等節能技術。充氣混凝土的導熱系數僅為傳統黏土磚的1/5,能有效降低墻體的傳熱系數;鋁合金中空玻璃內置的可調百葉窗則可以阻擋太陽對室內的熱輻射,當它完全關閉時,傳熱系數僅是單層玻璃窗的1/3,起到抑制室內溫度升高的作用;泡沫玻璃是環保節能產品,也能夠隔熱。
裕豐英倫小區是我區使用新技術結合本地氣候探索綠色建筑試點項目之一,其節能亮點還有:公共照明全都采用太陽能,路燈、草坪燈、庭院燈都是太陽能;所有住宅電梯都采用了能源再生型的電梯,把上下所產生的電經過凈化處理以后,重新回饋給小區的電網等。
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在我國,建筑耗能已與工業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為我國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戶”。雖然建筑行業是社會能源消耗中的大頭,卻也是可塑性最強的行業。根據專家測算,在投資20美元減排1噸碳的眾多方案中,建筑行業可以實現的方案是其他任何行業的3倍之多。因此,建筑行業具有極大的潛力,可以讓我們采用經濟高效的方式減少碳排放。
專家認為,廣西推廣綠色建筑前景光明。因為廣西太陽能、地熱資源充沛、地下水豐富,從技術方面探索一套結合廣西氣候特點的綠色建筑模式是完全可能的。如大力研究開發并推廣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技術,充分發揮廣西地熱資源充沛和地下水豐富的特點,大力推廣淺層地下技術,結合廣西的氣候特點,引進開發具有隔熱、防水、裝飾的涂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