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產能過剩下的“水泥荒”何去何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12-09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上海證券報
核心提示:產能過剩下的“水泥荒”何去何從?
  一邊是產能過剩,嚴厲打擊水泥過剩產能;一邊卻因貨源緊張,水泥價格飆升。產能過剩之下為何突現“水泥荒”,是供需逆轉、成本推動還是有人在鼓吹提價?新華社記者近日分赴多地展開調研。

  “價高貨緊”籠罩市場 

  最近,在山東省濰坊市一家建筑公司工作的馮志偉一直在為尋找水泥貨源發愁。

  “一個月前,我們以每噸270元的價格和一家大型水泥企業簽了供應合同,并支付了十幾萬元定金,但到了交割的時候,對方卻要求我們按照每噸近400元價格購買,不然就拒絕供貨。”馮志偉說,“我們了解到,周邊500公里范圍內的水泥出廠價較年初普遍翻了一番。”

  除了價格攀高,緊張的供貨行情也在困擾著下游企業。在山東臨沂地區做水泥生意的經銷商李會慶介紹說:“由于今年以來陸續關停了不少水泥企業,現在客戶需要水泥必須到為數不多的幾家水泥廠排隊購買,一般要等三四天才能買上,單次購買量也要受到限制。”山東是全國水泥大省,曾連續16年水泥產量位居全國第一。“突然出現水泥荒,令人意外。”馮志偉等人說。

  水泥“價高貨緊”的現象目前已在全國各地普遍存在。據中國水泥協會和數字水泥網數據顯示,11月最后一周全國水泥均價環比大漲4.12%,突破400元/噸,創下歷史新高。其中,華東地區漲幅居前。一周內,上海水泥價格每噸漲了100多元,站上每噸500多元的高位。

  產能過剩下的水泥荒

  與氣荒、油荒不同的是,突如其來的水泥荒與近年來長期存在的水泥產能過剩問題并存。據測算,2009年我國水泥市場需求量為16億噸,而當年水泥產量達到16.3億噸,供大于求。今年以來,水泥市場需求量有所減少。但截至10月底,全國已生產水泥15.19億噸,同比增長15.2%。水泥行業面臨再度產能過剩風險。

  一方面,政府緊鑼密鼓地部署打壓水泥過剩產能,另一方面為何突然出現水泥荒?有分析認為,水泥供應短缺緣自部分省區為完成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對水泥企業實施了更加嚴厲的“關停限電”措施;但也有分析認為,出現水泥荒的根本原因在于部分大型水泥廠商串通漲價。

  “今冬,作為水泥生產上游產品的煤炭價格大漲,下游房地產價格也居高不下,水泥廠商早就坐不住了,尋找機會提價。‘拉閘限電’‘縮減產能’只是為這些廠商提價提供了難得題材。”山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建材行業協會人士告訴記者。

  高價水泥將持續多久?

  有關媒體發表分析說:“此波高價行情將會持續至春節前期,即使限電完全恢復供給有所增加,水泥價格下跌的速度也不會太快。這是因為商家賺錢心態很重,‘漲價可以快跑,降價自當慢走’。”

  對此,較早發生水泥荒的一些南方省市開始干預水泥價格,對價格預期產生重要影響。福建省物價局日前發出緊急通知,從12月1日起對轄區內的水泥價格實施干預,規定供需雙方應嚴格按照簽訂的合同價格執行,水泥出廠價格不得高于本廠2010年11月上旬的加權平均出廠價格水平。

  近日,不少地方政府還表示,壓縮水泥產能決不“誤傷”優質產能。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一位官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過去部分地方政府為完成產能削減任務,保住本地發展機會,甚至不惜關停先進生產線,這種做法很不恰當,對市場預期產生了不利影響,目前已得到糾正。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蓥市| 钟祥市| 云浮市| 防城港市| 宜章县| 阿图什市| 若羌县| 兖州市| 塘沽区| 丰都县| 山西省| 阿荣旗| 泽州县| 安庆市| 长丰县| 余江县| 泌阳县| 裕民县| 封开县| 彭州市| 泰安市| 西乌珠穆沁旗| 嘉鱼县| 东丰县| 满城县| 丁青县| 濮阳市| 苏尼特右旗| 韶山市| 赞皇县| 会同县| 沈阳市| 新密市| 青铜峡市| 从江县| 神池县| 横峰县| 日土县| 乐东| 永泰县| 兴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