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近日發布《關于開展推動建材下鄉試點的通知》,山東、寧夏成為開展推動建材下鄉試點,探索各類推動建材下鄉的具體措施、操作辦法和工作模式,為制定建材下鄉政策提供經驗。為保證試點工作效果,在試點期間,建材下鄉以推動水泥產品下鄉為主。
建材下鄉自年初一號文被提出以來,政府先后發布了若干有關建材下鄉的政策,經過山東臨沂的小規模試點后,終于在山東和寧夏兩地正式實施,標志著建材下鄉政策開始步入實施階段。試點階段,水泥產品將作為主要品種,并鼓勵使用預拌混凝土和散裝水泥。
寧夏上報實施方案
據報道,寧夏被確定為建材下鄉試點省區后,寧夏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已于日前向國家上報了實施方案。近5年來,在塞上農民新居建設和農村危房危窯改造“兩大工程”的實施過程中,寧夏已針對不同工程的不同實施主體,予以資金和水泥、鋼材、黏土磚等多種形式的補助,通過公開招投標的形式選擇建材品牌,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實施流程。此外,“兩大工程”的建設平均每年可為寧夏農民增加3萬多個就業機會。
寧夏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寧夏被確定為全國建材下鄉試點省區,將為寧夏進一步加快“兩大工程”建設提供有力支持。在已上報國家的實施方案中,進一步嚴格了建材下鄉的招標管理、監管驗收等細則,待國家批準后方可實施。
將形成新的水泥需求增量
試點政策是建材行業、尤其是水泥行業的一個利好。在水泥的銷售去向中,新農村建設占到30%左右,是水泥需求方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材下鄉的試點、以及預期的后續穩定推廣,預計將構成水泥需求的顯著增量,但是具體的增量還要觀察。
從根據補貼農村房屋建設情況,初步測算為建材下鄉對水泥需求形成1%~3%的新增長點。因此,無論最終執行結果如何,建材下鄉都將形成新的水泥需求增量。基于業內對2011年下半年供給幾乎沒有增長的判斷前提下,未來任何新的需求增長點都將進一步改善邊際供需關系,因此建材行業景氣度向上的趨勢將得到保持。
大公司將明顯受益
在建材選用方面,六部委要求要有利于建材行業結構調整、嚴防落后產能向農村市場擴散,嚴禁采用按產業發展政策應予淘汰的產品。六部委還要求,試點省區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會同省級工業和信息化、商務主管部門制定下鄉建材(水泥)生產經營企業資格、產品標準、流通渠道覆蓋率、經銷網點條件等具體要求,招標確定建材下鄉企業,并向社會公告。中標企業應制定代儲代存、保證質量、及時供貨的具體方案,實行水泥直接配送到戶。水泥直接配送流程要實行閉合管理,以便于檢查核對。
從以上幾點來看,大公司無疑都有明顯的優勢。該政策本身也會加快落后產能的淘汰。
將升級農村建材結構
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多數地區建材市場分散,正規化不足。在本次下鄉試點的通知中,嚴禁采納政策予以淘汰的產品,通過資格認定和招標確定具體供貨企業,對流通網點要求向省商務部門備案并接受公眾監督。如果下鄉政策逐步得以落實,農村建材消費結構有望實現質的飛躍。對部分發達地區的農村而言,將借助政策支持,實現實質上的就地城鎮化。
地方財政補貼尚待明確
地方財政承擔相關支出,補貼力度、補貼方式尚待明確,這可能成為主要的限制性因素。通知指出,具體補貼兌付等具體操作辦法待定,要求各地實施方案10月底前上報相關的六部委。
業內人士認為,通知并未明確補貼額度,而且試點地區的相關支出由地方財政承擔,補貼力度無疑將成為影響下鄉效果的因素之一。補貼額度既要在地方財政負擔能力之內,也要足以調動相關企業、農戶參與的積極性。而在下鄉效果未列入政府考核體系之前,地方政府缺乏足夠的參與動力,從而制約建材下鄉的實施效果。
“全面下鄉”仍需等待
業內人士認為,由于擔心地方政府方面的積極性和補貼能力成為限制性因素,建材“全面下鄉”仍需一個很長的過程。
同時,從山東、寧夏這兩個試點地區而言,建材下鄉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原因是山東地區缺乏相應的投資標的,而寧夏地區之前曾開展過塞上農民新居工程,且產能過剩趨勢較為明確。
另外,從試點到推開,家電下鄉用了兩年時間。而建材由于各品種間的消費模式、流通渠道之間差異懸殊,因此成功的“全面下鄉”仍需等待較長時間。
建材下鄉自年初一號文被提出以來,政府先后發布了若干有關建材下鄉的政策,經過山東臨沂的小規模試點后,終于在山東和寧夏兩地正式實施,標志著建材下鄉政策開始步入實施階段。試點階段,水泥產品將作為主要品種,并鼓勵使用預拌混凝土和散裝水泥。
寧夏上報實施方案
據報道,寧夏被確定為建材下鄉試點省區后,寧夏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已于日前向國家上報了實施方案。近5年來,在塞上農民新居建設和農村危房危窯改造“兩大工程”的實施過程中,寧夏已針對不同工程的不同實施主體,予以資金和水泥、鋼材、黏土磚等多種形式的補助,通過公開招投標的形式選擇建材品牌,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實施流程。此外,“兩大工程”的建設平均每年可為寧夏農民增加3萬多個就業機會。
寧夏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寧夏被確定為全國建材下鄉試點省區,將為寧夏進一步加快“兩大工程”建設提供有力支持。在已上報國家的實施方案中,進一步嚴格了建材下鄉的招標管理、監管驗收等細則,待國家批準后方可實施。
將形成新的水泥需求增量
試點政策是建材行業、尤其是水泥行業的一個利好。在水泥的銷售去向中,新農村建設占到30%左右,是水泥需求方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材下鄉的試點、以及預期的后續穩定推廣,預計將構成水泥需求的顯著增量,但是具體的增量還要觀察。
從根據補貼農村房屋建設情況,初步測算為建材下鄉對水泥需求形成1%~3%的新增長點。因此,無論最終執行結果如何,建材下鄉都將形成新的水泥需求增量。基于業內對2011年下半年供給幾乎沒有增長的判斷前提下,未來任何新的需求增長點都將進一步改善邊際供需關系,因此建材行業景氣度向上的趨勢將得到保持。
大公司將明顯受益
在建材選用方面,六部委要求要有利于建材行業結構調整、嚴防落后產能向農村市場擴散,嚴禁采用按產業發展政策應予淘汰的產品。六部委還要求,試點省區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會同省級工業和信息化、商務主管部門制定下鄉建材(水泥)生產經營企業資格、產品標準、流通渠道覆蓋率、經銷網點條件等具體要求,招標確定建材下鄉企業,并向社會公告。中標企業應制定代儲代存、保證質量、及時供貨的具體方案,實行水泥直接配送到戶。水泥直接配送流程要實行閉合管理,以便于檢查核對。
從以上幾點來看,大公司無疑都有明顯的優勢。該政策本身也會加快落后產能的淘汰。
將升級農村建材結構
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多數地區建材市場分散,正規化不足。在本次下鄉試點的通知中,嚴禁采納政策予以淘汰的產品,通過資格認定和招標確定具體供貨企業,對流通網點要求向省商務部門備案并接受公眾監督。如果下鄉政策逐步得以落實,農村建材消費結構有望實現質的飛躍。對部分發達地區的農村而言,將借助政策支持,實現實質上的就地城鎮化。
地方財政補貼尚待明確
地方財政承擔相關支出,補貼力度、補貼方式尚待明確,這可能成為主要的限制性因素。通知指出,具體補貼兌付等具體操作辦法待定,要求各地實施方案10月底前上報相關的六部委。
業內人士認為,通知并未明確補貼額度,而且試點地區的相關支出由地方財政承擔,補貼力度無疑將成為影響下鄉效果的因素之一。補貼額度既要在地方財政負擔能力之內,也要足以調動相關企業、農戶參與的積極性。而在下鄉效果未列入政府考核體系之前,地方政府缺乏足夠的參與動力,從而制約建材下鄉的實施效果。
“全面下鄉”仍需等待
業內人士認為,由于擔心地方政府方面的積極性和補貼能力成為限制性因素,建材“全面下鄉”仍需一個很長的過程。
同時,從山東、寧夏這兩個試點地區而言,建材下鄉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原因是山東地區缺乏相應的投資標的,而寧夏地區之前曾開展過塞上農民新居工程,且產能過剩趨勢較為明確。
另外,從試點到推開,家電下鄉用了兩年時間。而建材由于各品種間的消費模式、流通渠道之間差異懸殊,因此成功的“全面下鄉”仍需等待較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