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貫徹節能減排政策 推動綠色建筑發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09-10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華建筑報
核心提示:貫徹節能減排政策 推動綠色建筑發展
  為總結交流國內外綠色建筑的最新成果、發展趨勢、成功案例,研討綠色建筑設計、建筑節能技術的成功經驗,促進我國綠色建筑的科技創新和推廣應用,全國綠色建筑規劃設計與建筑節能新技術交流研討會近日在上海召開。會議邀請業內專家就創新設計思想、建筑低碳理念、綠色建筑新技術、建筑節能設計中的熱點、難點、重點問題分析及世博園場館建設經典案例進行了交流研討。

  當前,全國正掀起建設低碳城市、零碳建筑的高潮,許多城市都在進行低碳城市建設的試點工作。在發展低碳城市的今天,首先應當建立起新的理念,重塑對城市和建筑的認識,建立起統一的環境觀,把城市和建筑當做一個整體環境來看待。

  環境觀包含兩重含義,一是將城市、建筑看做各種各樣的環境來進行建設,體現生態觀,二是注重與地域性的融合。

  統一的環境觀首先體現在生態觀。建設本身就是對各種各樣環境的建設。城市的建設不僅僅要考慮功能分區、交通等問題,而且要考慮到一個為人服務的、物質與精神雙重滿足的、宜生宜居宜商宜休的綜合環境。建筑不僅要滿足物質功能的要求,還要加強精神和文化因素,建筑的立面不再是嬌柔造作的形式主義的產品,而應是生態構件等整體集成的體現。

  在建筑設計中,我國各地傳統民居鮮有4個立面都一樣的現象,每個立面都會根據不同方向的不同日照選用不同的開窗形式,南向大窗、北面小窗、東西向避曬而不開窗等,都遵循著一種樸素的生態原則。而現在許多城市里的高層建筑,東南西北各個立面都是一模一樣的玻璃幕墻,建筑的中庭也大都是空間組合或構圖的手段,沒有考慮將其作為一種生態構件加以利用,甚至有的建筑沒有氣窗可開,難以增加自然通風。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冬冷夏熱,建筑能耗極高。

  而在城市建設中,建筑設計者總是熱衷于中間車水馬龍、兩旁高樓大廈一條街的模式,這種街道人車交叉,顯然不會是一個好環境。戰后法國在巴黎四周的衛星城規劃中,較多地運用了步行廣場的設計,如巴黎的蓬杜瓦茨衛星城的公建大都集中在能步行的廣場內,避免了人行出入與城市交通產生矛盾,營造出一種便捷、舒適、安全的區域環境,是城市生態觀的體現。

  環境觀還體現在城市、建筑與地域性的融合。我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文化深厚,具有鮮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在人與宇宙的關系上很早就有了天人合一的思想,這也是典型的東方環境思想。無論是儒家強調的人文精神,還是道家的崇尚自然,都認為人與自然是一個共同的生命體,主張尊重自然、親近自然、學習自然與和諧共生。在這種環境思想影響下,傳統民居總是十分注重當地的環境因素,尤為注重根據當地的氣候特征,創造與之相適應的建筑形式和城市形態。北方的大陸性氣候、南方的海洋性氣候、淮河及長江流域的季風性氣候,不同的氣候特征影響和形成了各地城市、建筑不同的風格和強烈的地域性。此外,地域性也和當地的歷史、民族、人文密不可分。

  文脈是形成城市特色的基礎,因此,發展生態城市必須注意對歷史環境的保護,在保護中求發展,在發展中實現保護。目前,一些城市已逐漸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2005年,上海市已經確定了浦西(約27平方公里)、浦東(約14平方公里)歷史文化保護區,2006年又確定了144個風貌保護街道。在上海的“十二五”規劃中,把環境建設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隨著世博會的召開,其對城市發展帶來的一系列影響引人關注。而在后世博時期,應該充分考慮如何把世博園區融入到城市這個大環境中去。

  對于我國來說,雖然鋼筋混凝土耗費大量的水泥和鋼材,目前占整個城市住宅結構體系90%以上,如何進行低碳化的策略,也是有必要研究的。真正把住宅產業低碳化做扎實,總體來說的思路是推動住宅產業化的發展,用住宅工廠化的生產方式提高生產率,降低勞動強度,保證質量、縮短工期,節約能源與原材料消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华县| 龙南县| 正安县| 鹤壁市| 原阳县| 烟台市| 长泰县| 如东县| 绥滨县| 讷河市| 南昌市| 公主岭市| 花莲县| 阿坝县| 平阳县| 巴彦淖尔市| 隆尧县| 改则县| 封丘县| 绥宁县| 屏东市| 大厂| 霸州市| 诏安县| 海丰县| 武定县| 黔南| 盖州市| 沈阳市| 景德镇市| 绵竹市| 海南省| 合阳县| 延寿县| 佛学| 开原市| 新野县| 贵港市| 资中县| 喜德县| 申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