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水泥是裝修、建筑工程的一大質量隱患,然而,隨著城市建設高峰到來,水泥造假日趨猖獗。據知情人士舉報,每天有近千噸假冒品牌水泥,正向武漢輸送。
事實真相究竟如何?
鄂州多家正規生產企業,日夜生產假冒偽劣產品;從鄂州華容到武漢,平均每天有20多臺貨車,拖著假水泥乘夜入城“門對門”走貨;假貨瘋狂流向武漢市內近60家水泥銷售網點,用于小區裝修、民房建設,甚至混入校園、醫院等中大型工程項目。
假水泥往往摻入了大量的品質差的粉煤灰以及工業、民用廢渣,違反國家標準,嚴重影響工程質量。用在家庭裝修將會造成墻磚、天花板脫落,墻皮“起灰”、“起砂”,地磚“脫離”,甚至帶來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質超標問題。
武漢市區57家售假窩點
6月初,武漢市質監局一份水泥不合格報告,引起武漢工商局、東湖高新區工商局注意,并要求位于黃石的華新水泥公司總部配合進行打擊。
檢測報告顯示,武漢市興業路口張喜紅經營部銷售的華新水泥,出現多項質量嚴重不合格問題。收到報告的華新水泥黃石公司工作人員十分不解。原來,黃石公司生產的低標號水泥根本沒有在武漢區域銷售。“有可能是假冒水泥混入市場。”華新公司打假辦金姓主任當即向工商部門舉報。工商人員到經營部檢查時,當場發現一輛車牌號為鄂AL9020的貨車正送來30噸“華新堡壘”復合硅酸鹽水泥,經鑒定,車上600包水泥全部為假冒貨。
事后發現,這不過揭開了假冒水泥的冰山一角。工商執法人員和廠家打假人員聯合對全市主要建材銷售門店摸查,發現武漢市場上幾乎所有品牌水泥都有假冒貨,包括亞東的洋房、大冶尖峰和華祥等。粗略統計,在中心城區就有57家銷售假冒水泥門店。
在黑名單上看到,售假門店分布非常廣,武昌區17家,漢陽3家,漢口21家,青山區3家,東湖高新區有9家,其中既有建材市場銷售門店,也有新建住宅小區的泥沙商販。
6月14日-16日,工商執法人員、華新水泥公司打假人員,一起走訪南湖長虹橋邊偉業佳園、雄楚大街井崗村027小區、靜安上城花園、珞獅南路華大佳園等小區,果然發現假冒水泥扎推,僅幾個小區周邊假冒水泥的存放量累計就有上百噸。
假冒水泥每噸便宜40元
就在調查展開的同時,東湖工商分局接到市民徐先生投訴,他在關山南湖大道清江山水小區裝修新居,剛從小區門口水泥銷售點訂購的華新水泥,外包裝印刷粗糙,字跡模糊不清。徐先生擔心買到假冒產品影響裝修質量。
在徐先生家裝修施工現場看到,水泥包裝袋上印刷的字跡果然很“山寨”,標注產地為黃石,經廠家打假人員現場認定為假冒產品。
假水泥流入1.42億元工程
普通市民不懂行,尚可理解,這些明顯有問題的產品,竟然能夠騙過“老江湖”,混入造價過億的工程,就令人匪夷所思了。
6月30日,工商執法人員接到舉報后來到中南民族大學,在學生游泳館施工現場,攪拌機旁邊一個窩棚內堆放著269袋“華新堡壘”牌水泥,攪拌機旁邊丟棄301袋已經使用的“華新堡壘”牌水泥空袋,均為50公斤裝。經華新水泥公司技術人員現場鑒定,全部都是假冒產品。
承建商四川省瀘縣建筑安裝工程總公司代理人張某向工商執法人員交代,2009年該公司與中南民族大學簽訂游泳館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總造價1.42億元。游泳館主體工程完工后,當地一個姓袁的“混混”主動找到該公司,推銷華新水泥。由于價格便宜,承建商從2010年4月開始采購,每次都是電話聯系,對方負責送貨到場。張某稱,以320元/噸購進95噸,目前已經用于墻體粉刷81.55噸,還剩13.5噸。
該公司項目經理錢某自稱,曾經懷疑袁某低價銷售假冒水泥,但考慮到產品不是用于主體工程,所以就使用了這種水泥。
醫院大樓也用上假冒水泥
7月1日,根據舉報線索,記者隨華新水泥公司打假人員來到同濟醫院住院醫技綜合樓施工現場。這棟大樓主體建筑地上24層,地下2層,占地面積為6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98000平方米。
在建筑工地和倉庫內,堆放著大量水泥,“這些都是冒牌貨。”華新水泥公司打假人員鑒定后表示。經初步清點現場共有20噸假冒水泥,工商執法人員當場貼封條就地封存。
鄂州市望茂物資有限公司經理程某,在接受工商詢問調查時表示,從2010年1月開始向同濟醫院住院醫技綜合樓項目提供華新水泥。據了解,該項目水泥使用量十分龐大,目前已經超過2000噸,而程某自稱,總共有40噸水泥是假冒的,其他水泥都是從正規渠道購進的。
根據工商執法人員提供的詢問記錄,程某從6月20日起,委托鄂州一王姓司機,從華新水泥陽新公司購進40噸水泥送貨上門。他解釋,之所以找這個司機進貨,是因為對方承諾水泥價格可以比武鋼華新公司每噸便宜10元錢,進價295元/噸,銷售給工地315元/噸。
在檢查中,多家涉事施工單位均對工商執法人員表示,假冒水泥沒有在建筑主體結構上使用,僅用在內部裝修上,并認為“不會對建筑物的安全構成影響”。
對此說法是否屬實,有關部門正在進一步調查中,不過這已經明確敲響警鐘:冒牌產品已接二連三侵入建筑工程內部。
華新水泥公司相關負責人稱,假冒水泥猖獗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此前該公司還接到舉報,發現某市政工程竟在使用假冒水泥,同時現場還發現大量假冒其他品牌的假水泥也進入了工地。
新聞背景
假水泥摻入粉煤灰容易變形甚至解體
今年上半年,國家質檢總局部署對水泥產品質量實施國家監督抽查。此次共抽查了湖北、湖南、四川、云南、陜西、甘肅等6個省289家企業生產的290種水泥產品,其中武漢市質監局對興業路實達建材銷售的假冒華新水泥檢測發現,其產品抗壓抗折強度出現多項不合格。
抗壓抗折均不過關
國家規定水泥產品3天抗折強度必須大于等于2.5兆帕,但假冒水泥實際測量最低只有2兆帕;28天抗折強度必須大于等于5.5兆帕,實測最低只有4.5兆帕;28天抗壓強度必須大于等于32.5兆帕,實際測量該水泥最低只有22.1兆帕。
這也就是說,該水泥成型后,受到外界壓力還沒有達到國家標準強度的七成時,就會出現剝離、形變甚至解體。
墻皮起灰地磚起拱
華新水泥工程師技術服務張姓經理對記者稱,水泥質量的優劣對于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保護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關系極大。假冒水泥為了降低成本,用低品質或質量不穩定的水泥熟料,摻入大量品質差的粉煤灰以及工業、民用廢渣,使水泥的強度和物理性能大大減弱。
對于普遍市民而言,裝修時因價格便宜,往往也忽視水泥問題,實際上不合格的水泥強度較低、粘結力低,可能造成裝修后墻磚和天花板脫落,墻皮“起灰”,地磚“起拱、開裂”等。假冒水泥中摻入未經檢測的廢渣,還有可能含有放射源或者硫化物超標。
事實真相究竟如何?
鄂州多家正規生產企業,日夜生產假冒偽劣產品;從鄂州華容到武漢,平均每天有20多臺貨車,拖著假水泥乘夜入城“門對門”走貨;假貨瘋狂流向武漢市內近60家水泥銷售網點,用于小區裝修、民房建設,甚至混入校園、醫院等中大型工程項目。
假水泥往往摻入了大量的品質差的粉煤灰以及工業、民用廢渣,違反國家標準,嚴重影響工程質量。用在家庭裝修將會造成墻磚、天花板脫落,墻皮“起灰”、“起砂”,地磚“脫離”,甚至帶來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質超標問題。
武漢市區57家售假窩點
6月初,武漢市質監局一份水泥不合格報告,引起武漢工商局、東湖高新區工商局注意,并要求位于黃石的華新水泥公司總部配合進行打擊。
檢測報告顯示,武漢市興業路口張喜紅經營部銷售的華新水泥,出現多項質量嚴重不合格問題。收到報告的華新水泥黃石公司工作人員十分不解。原來,黃石公司生產的低標號水泥根本沒有在武漢區域銷售。“有可能是假冒水泥混入市場。”華新公司打假辦金姓主任當即向工商部門舉報。工商人員到經營部檢查時,當場發現一輛車牌號為鄂AL9020的貨車正送來30噸“華新堡壘”復合硅酸鹽水泥,經鑒定,車上600包水泥全部為假冒貨。
事后發現,這不過揭開了假冒水泥的冰山一角。工商執法人員和廠家打假人員聯合對全市主要建材銷售門店摸查,發現武漢市場上幾乎所有品牌水泥都有假冒貨,包括亞東的洋房、大冶尖峰和華祥等。粗略統計,在中心城區就有57家銷售假冒水泥門店。
在黑名單上看到,售假門店分布非常廣,武昌區17家,漢陽3家,漢口21家,青山區3家,東湖高新區有9家,其中既有建材市場銷售門店,也有新建住宅小區的泥沙商販。
6月14日-16日,工商執法人員、華新水泥公司打假人員,一起走訪南湖長虹橋邊偉業佳園、雄楚大街井崗村027小區、靜安上城花園、珞獅南路華大佳園等小區,果然發現假冒水泥扎推,僅幾個小區周邊假冒水泥的存放量累計就有上百噸。
假冒水泥每噸便宜40元
就在調查展開的同時,東湖工商分局接到市民徐先生投訴,他在關山南湖大道清江山水小區裝修新居,剛從小區門口水泥銷售點訂購的華新水泥,外包裝印刷粗糙,字跡模糊不清。徐先生擔心買到假冒產品影響裝修質量。
在徐先生家裝修施工現場看到,水泥包裝袋上印刷的字跡果然很“山寨”,標注產地為黃石,經廠家打假人員現場認定為假冒產品。
假水泥流入1.42億元工程
普通市民不懂行,尚可理解,這些明顯有問題的產品,竟然能夠騙過“老江湖”,混入造價過億的工程,就令人匪夷所思了。
6月30日,工商執法人員接到舉報后來到中南民族大學,在學生游泳館施工現場,攪拌機旁邊一個窩棚內堆放著269袋“華新堡壘”牌水泥,攪拌機旁邊丟棄301袋已經使用的“華新堡壘”牌水泥空袋,均為50公斤裝。經華新水泥公司技術人員現場鑒定,全部都是假冒產品。
承建商四川省瀘縣建筑安裝工程總公司代理人張某向工商執法人員交代,2009年該公司與中南民族大學簽訂游泳館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總造價1.42億元。游泳館主體工程完工后,當地一個姓袁的“混混”主動找到該公司,推銷華新水泥。由于價格便宜,承建商從2010年4月開始采購,每次都是電話聯系,對方負責送貨到場。張某稱,以320元/噸購進95噸,目前已經用于墻體粉刷81.55噸,還剩13.5噸。
該公司項目經理錢某自稱,曾經懷疑袁某低價銷售假冒水泥,但考慮到產品不是用于主體工程,所以就使用了這種水泥。
醫院大樓也用上假冒水泥
7月1日,根據舉報線索,記者隨華新水泥公司打假人員來到同濟醫院住院醫技綜合樓施工現場。這棟大樓主體建筑地上24層,地下2層,占地面積為6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98000平方米。
在建筑工地和倉庫內,堆放著大量水泥,“這些都是冒牌貨。”華新水泥公司打假人員鑒定后表示。經初步清點現場共有20噸假冒水泥,工商執法人員當場貼封條就地封存。
鄂州市望茂物資有限公司經理程某,在接受工商詢問調查時表示,從2010年1月開始向同濟醫院住院醫技綜合樓項目提供華新水泥。據了解,該項目水泥使用量十分龐大,目前已經超過2000噸,而程某自稱,總共有40噸水泥是假冒的,其他水泥都是從正規渠道購進的。
根據工商執法人員提供的詢問記錄,程某從6月20日起,委托鄂州一王姓司機,從華新水泥陽新公司購進40噸水泥送貨上門。他解釋,之所以找這個司機進貨,是因為對方承諾水泥價格可以比武鋼華新公司每噸便宜10元錢,進價295元/噸,銷售給工地315元/噸。
在檢查中,多家涉事施工單位均對工商執法人員表示,假冒水泥沒有在建筑主體結構上使用,僅用在內部裝修上,并認為“不會對建筑物的安全構成影響”。
對此說法是否屬實,有關部門正在進一步調查中,不過這已經明確敲響警鐘:冒牌產品已接二連三侵入建筑工程內部。
華新水泥公司相關負責人稱,假冒水泥猖獗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此前該公司還接到舉報,發現某市政工程竟在使用假冒水泥,同時現場還發現大量假冒其他品牌的假水泥也進入了工地。
新聞背景
假水泥摻入粉煤灰容易變形甚至解體
今年上半年,國家質檢總局部署對水泥產品質量實施國家監督抽查。此次共抽查了湖北、湖南、四川、云南、陜西、甘肅等6個省289家企業生產的290種水泥產品,其中武漢市質監局對興業路實達建材銷售的假冒華新水泥檢測發現,其產品抗壓抗折強度出現多項不合格。
抗壓抗折均不過關
國家規定水泥產品3天抗折強度必須大于等于2.5兆帕,但假冒水泥實際測量最低只有2兆帕;28天抗折強度必須大于等于5.5兆帕,實測最低只有4.5兆帕;28天抗壓強度必須大于等于32.5兆帕,實際測量該水泥最低只有22.1兆帕。
這也就是說,該水泥成型后,受到外界壓力還沒有達到國家標準強度的七成時,就會出現剝離、形變甚至解體。
墻皮起灰地磚起拱
華新水泥工程師技術服務張姓經理對記者稱,水泥質量的優劣對于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保護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關系極大。假冒水泥為了降低成本,用低品質或質量不穩定的水泥熟料,摻入大量品質差的粉煤灰以及工業、民用廢渣,使水泥的強度和物理性能大大減弱。
對于普遍市民而言,裝修時因價格便宜,往往也忽視水泥問題,實際上不合格的水泥強度較低、粘結力低,可能造成裝修后墻磚和天花板脫落,墻皮“起灰”,地磚“起拱、開裂”等。假冒水泥中摻入未經檢測的廢渣,還有可能含有放射源或者硫化物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