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獲悉,甘肅蘭州市援建甘肅隴南市武都區災后重建項目——渭子溝白龍江大橋奠基儀式于日前在武都區白龍江畔舉行,標志著該地區將增加一座公路大橋。
此間舉行的大橋奠基儀式上,隴南市武都區委常委、副區長馬潤說,武都區渭子溝白龍江大橋位于該區渭子溝村,是連接國道212線和白龍江南岸兩個鄉鎮的重要通道。該橋結構為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連續箱梁橋,橋長188.16米,設計荷載公路I級,抗洪能力為百年一遇,工程總投資為1000萬元。在此前,沿線群眾僅依靠橋位下游500米處一座人行吊橋通行。
據了解,汶川地震發生后,蘭州市承擔了隴南災區8大類10項重點援建工作,渭子溝白龍江大橋是其中重要的一項基礎性工程。大橋建成后,輻射區域將達12公里,直接受益人口近10萬人,可根本解決白龍江南岸沿線群眾的“出行難、運輸難”問題,同時還能夠完善隴南市區的路網結構,提升周邊道路的輻射能力。
此間舉行的大橋奠基儀式上,隴南市武都區委常委、副區長馬潤說,武都區渭子溝白龍江大橋位于該區渭子溝村,是連接國道212線和白龍江南岸兩個鄉鎮的重要通道。該橋結構為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連續箱梁橋,橋長188.16米,設計荷載公路I級,抗洪能力為百年一遇,工程總投資為1000萬元。在此前,沿線群眾僅依靠橋位下游500米處一座人行吊橋通行。
據了解,汶川地震發生后,蘭州市承擔了隴南災區8大類10項重點援建工作,渭子溝白龍江大橋是其中重要的一項基礎性工程。大橋建成后,輻射區域將達12公里,直接受益人口近10萬人,可根本解決白龍江南岸沿線群眾的“出行難、運輸難”問題,同時還能夠完善隴南市區的路網結構,提升周邊道路的輻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