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規劃方案是早都報上去了,但最近一直沒什么動靜,也不太說這件事了。”5月20日,中國建材工業規劃院院長劉長發對記者表示,2010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的“建材下鄉”或面臨擱淺局面。
工信部一位內部人士也對記者坦言,“建材下鄉”最快也只能于今年下半年在個別市縣進行試點,年內全面推出已無可能。
此前,作為“家電下鄉”、“汽車下鄉”之后擴大內需的又一重大舉措,“建材下鄉”被寫入1月31日發布的《2010年中央1號文件》,被業界認為是帶動農村市場水泥、鋼材及玻璃等需求的重大利好。
然而,近4個月的時間過去,“建材下鄉”在初步調研后卻一直未有進展。劉長發說:“現在跟當初建材下鄉政策推出時的情況發生了變化,尤其是一季度的經濟數據已有過熱趨勢;另外,目前財政也比較緊張,所以這個事就擱淺下來了。”
細則爭議年初出爐的“建材下鄉”政策提出,應抓住當前農村建房快速增長和建筑材料供給充裕的時機,把支持農民建房作為擴大內需的重大舉措,采取有效措施推動“建材下鄉”,鼓勵農民依法依規建設自用住房。
劉長發介紹,“1號文件出來以后,我們很快就把建材下鄉方案的初稿交上去了。”據其介紹,方案在具體的下鄉目錄、補貼對象、補貼數額和補貼方式上都做出了詳細規定。其中,進入“下鄉目錄”的品類包括水泥、玻璃、陶瓷、石膏板、塑鋼、門窗六大類。
而在補貼方式方面,該方案建議,凡農民新建住房,憑宅基地建房證明和購買建材發票,限定補貼的起步消費額和每戶最高補貼額之后,在規定限額內一律根據發票累計金額按比例給予財政補貼。同時,對新型節能房屋給予更高比例的補貼。補貼標準也提出了一個框架,根據不同的建房性質,補貼比例為13%-20%.
不過,對于目錄及補貼方式等細節,業界分歧頗大。中國水泥協會會長雷前治表示,應打破“家電下鄉”貨幣補貼到人頭的模式,采取貨幣補貼到水庫、公路等農村具體建設項目上。而住建部人士則認為,各省實際情況差異較大,對于建材產品的需求差異也較大,“就業界關心的建材下鄉名錄,目前正在考慮能否由各省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制定。”
對于這些爭議,工信部人士對記者表示,建材行業由于包含品類眾多,產品也復雜,所以需要確定的細節很多。
年內難出而現在捆住“建材下鄉”政策的已不僅僅是政策細節問題。
劉長發對記者表示,之前出臺的家電下鄉、汽車下鄉政策均是為了拉動消費,實現國民經濟“保八”的目標。現在,這個目標已經實現,我國宏觀經濟狀況已經好轉。因此,加速調整和優化結構,將成為中國經濟亟待解決的問題;所以,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短期內中央再次投入巨資刺激經濟的可能性不大。“3月份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沒有提及‘建材下鄉,所以政策出臺沒有那么迫切了。”
“此外,財政緊張也是一個因素。”劉長發說。在經過上一輪刺激政策后,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公布的2010年度國家財政赤字將首次突破萬億,達到10500億元。如果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達到預期的8%,那么我國中央財政赤字將占GDP的2.8%.
對此,工信部人士也稱:“現在財政上也確實是沒有更多的資金。”不過,對于經濟有向熱趨勢導致政策難出,其則不太認同。“出臺建材下鄉也不完全是為了拉動內需,促進建材行業結構調整,推進新農村建設,這些都是目的,這些目的也沒有變化。”
不過,在經濟轉暖之后,這一政策的出臺也確實開始靠后。據了解,近期一系列房產調控政策的制定出臺、玉樹地震的災后重建都牽扯了相關部委的很多精力,“建材下鄉”也因此被擱置。
“前段時間剛剛在寧夏、山東、重慶做了調研,接下來還要做進一步的調研。調研后最快下半年會在一些省市的縣城進行試點,但年內鋪開肯定是做不到了。”工信部人士表示。
工信部一位內部人士也對記者坦言,“建材下鄉”最快也只能于今年下半年在個別市縣進行試點,年內全面推出已無可能。
此前,作為“家電下鄉”、“汽車下鄉”之后擴大內需的又一重大舉措,“建材下鄉”被寫入1月31日發布的《2010年中央1號文件》,被業界認為是帶動農村市場水泥、鋼材及玻璃等需求的重大利好。
然而,近4個月的時間過去,“建材下鄉”在初步調研后卻一直未有進展。劉長發說:“現在跟當初建材下鄉政策推出時的情況發生了變化,尤其是一季度的經濟數據已有過熱趨勢;另外,目前財政也比較緊張,所以這個事就擱淺下來了。”
細則爭議年初出爐的“建材下鄉”政策提出,應抓住當前農村建房快速增長和建筑材料供給充裕的時機,把支持農民建房作為擴大內需的重大舉措,采取有效措施推動“建材下鄉”,鼓勵農民依法依規建設自用住房。
劉長發介紹,“1號文件出來以后,我們很快就把建材下鄉方案的初稿交上去了。”據其介紹,方案在具體的下鄉目錄、補貼對象、補貼數額和補貼方式上都做出了詳細規定。其中,進入“下鄉目錄”的品類包括水泥、玻璃、陶瓷、石膏板、塑鋼、門窗六大類。
而在補貼方式方面,該方案建議,凡農民新建住房,憑宅基地建房證明和購買建材發票,限定補貼的起步消費額和每戶最高補貼額之后,在規定限額內一律根據發票累計金額按比例給予財政補貼。同時,對新型節能房屋給予更高比例的補貼。補貼標準也提出了一個框架,根據不同的建房性質,補貼比例為13%-20%.
不過,對于目錄及補貼方式等細節,業界分歧頗大。中國水泥協會會長雷前治表示,應打破“家電下鄉”貨幣補貼到人頭的模式,采取貨幣補貼到水庫、公路等農村具體建設項目上。而住建部人士則認為,各省實際情況差異較大,對于建材產品的需求差異也較大,“就業界關心的建材下鄉名錄,目前正在考慮能否由各省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制定。”
對于這些爭議,工信部人士對記者表示,建材行業由于包含品類眾多,產品也復雜,所以需要確定的細節很多。
年內難出而現在捆住“建材下鄉”政策的已不僅僅是政策細節問題。
劉長發對記者表示,之前出臺的家電下鄉、汽車下鄉政策均是為了拉動消費,實現國民經濟“保八”的目標。現在,這個目標已經實現,我國宏觀經濟狀況已經好轉。因此,加速調整和優化結構,將成為中國經濟亟待解決的問題;所以,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短期內中央再次投入巨資刺激經濟的可能性不大。“3月份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沒有提及‘建材下鄉,所以政策出臺沒有那么迫切了。”
“此外,財政緊張也是一個因素。”劉長發說。在經過上一輪刺激政策后,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公布的2010年度國家財政赤字將首次突破萬億,達到10500億元。如果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達到預期的8%,那么我國中央財政赤字將占GDP的2.8%.
對此,工信部人士也稱:“現在財政上也確實是沒有更多的資金。”不過,對于經濟有向熱趨勢導致政策難出,其則不太認同。“出臺建材下鄉也不完全是為了拉動內需,促進建材行業結構調整,推進新農村建設,這些都是目的,這些目的也沒有變化。”
不過,在經濟轉暖之后,這一政策的出臺也確實開始靠后。據了解,近期一系列房產調控政策的制定出臺、玉樹地震的災后重建都牽扯了相關部委的很多精力,“建材下鄉”也因此被擱置。
“前段時間剛剛在寧夏、山東、重慶做了調研,接下來還要做進一步的調研。調研后最快下半年會在一些省市的縣城進行試點,但年內鋪開肯定是做不到了。”工信部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