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海陽至即墨跨海大橋工程項目部了解到,跨海大橋560個主、引橋樁將于8月全部完成,這標志著從海陽至即墨跨海大橋進入了關鍵施工階段。據項目部負責人介紹,整個工程預計明年10月全部合攏,明年年底全線通車。屆時,海陽市民只需5分鐘就可從通過跨海大橋進入即墨濱海公路。在青島、煙臺、威海形成半日旅游圈。
昨天(21日)下午,海陽至即墨跨海大橋工程項目部于經理告訴記者,跨海大橋項目總投資5億元,位于黃海與丁字灣交接的丁字河口,從海陽經過海上的鴨島直接通向即墨豐城鎮的栲栳島,與青島濱海公路相連接。大橋設計時速為80公里的雙向四車道,公路一級標準;寬度24.5米,總長度為3290米,橋塔總高度105米,引橋為30米至40米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橋。即墨段長度為2000米,海陽段長度近1000米。工程去年3月開工以來,已經完成主、引橋樁423個。預計到今年8月份,整座大橋的560個引、主橋樁將全部完成后,將進入主橋路面施工階段。
“據即墨豐城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海陽與青島的直線距離是100多公里,海陽至即墨跨海大橋是山東省濱海公路海陽段的重要組成部分。跨海大橋和濱海公路建成后,海陽至青島更加便捷,以前從海陽到青島需要近兩個小時,跨海大橋通車后,將縮短為30分鐘到40分鐘車程,開車通過跨海大橋只需5分鐘。
昨天(21日)下午,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從即墨栲栳島放眼望去,就能清楚看到海陽的建筑物,正在架設的跨海大橋在海面上形成一條巨龍。據項目部于經理介紹,他們分別在海陽、即墨和海上分三個施工段,整個工程將于明年10月全面合攏,同年底全線通車。
海陽市交通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大橋建成以后,不僅方便了海陽市民,而且煙臺和威海的市民通過大橋也只需一個小時就能到達青島,將貫通煙臺、威海、青島三市的濱海路,縮短半島城市間的距離,打造半島“半日游圈”。跨海大橋也將成為一條海上黃金大橋和海上旅游的景觀大道,是我省環海旅游大通道的標志性建筑。
昨天(21日)下午,海陽至即墨跨海大橋工程項目部于經理告訴記者,跨海大橋項目總投資5億元,位于黃海與丁字灣交接的丁字河口,從海陽經過海上的鴨島直接通向即墨豐城鎮的栲栳島,與青島濱海公路相連接。大橋設計時速為80公里的雙向四車道,公路一級標準;寬度24.5米,總長度為3290米,橋塔總高度105米,引橋為30米至40米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橋。即墨段長度為2000米,海陽段長度近1000米。工程去年3月開工以來,已經完成主、引橋樁423個。預計到今年8月份,整座大橋的560個引、主橋樁將全部完成后,將進入主橋路面施工階段。
“據即墨豐城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海陽與青島的直線距離是100多公里,海陽至即墨跨海大橋是山東省濱海公路海陽段的重要組成部分。跨海大橋和濱海公路建成后,海陽至青島更加便捷,以前從海陽到青島需要近兩個小時,跨海大橋通車后,將縮短為30分鐘到40分鐘車程,開車通過跨海大橋只需5分鐘。
昨天(21日)下午,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從即墨栲栳島放眼望去,就能清楚看到海陽的建筑物,正在架設的跨海大橋在海面上形成一條巨龍。據項目部于經理介紹,他們分別在海陽、即墨和海上分三個施工段,整個工程將于明年10月全面合攏,同年底全線通車。
海陽市交通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大橋建成以后,不僅方便了海陽市民,而且煙臺和威海的市民通過大橋也只需一個小時就能到達青島,將貫通煙臺、威海、青島三市的濱海路,縮短半島城市間的距離,打造半島“半日游圈”。跨海大橋也將成為一條海上黃金大橋和海上旅游的景觀大道,是我省環海旅游大通道的標志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