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威海公路部門狠抓節能降耗打造生態公路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03-08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新華網
核心提示:威海公路部門狠抓節能降耗打造生態公路 
  近幾年來,威海公路不斷進行升級改造,有大量的舊瀝青路面材料閑置,既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又很容易造成生態環境的污染。隨著近年來瀝青和石子價格的大幅上漲,廢舊瀝青路面材料不加以有效利用,必將造成瀝青和礦石料的重大資源浪費,同時開采礦石將導致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和生態環境的破壞。如何實現循環經濟,讓舊瀝青路面材料能夠再生利用變廢為寶?威海市公路部門與相關單位聯合進行課題攻關,投資近千萬元引進了一套瀝青熱再生攪拌設備。同時,充分利用青威二級汽車專用路改造工作中收集的15萬噸舊瀝青路面材料,以30%舊料的添加比率進行再利用,經過多次的試驗、對比,所有數據表明,生產的再生料完全達到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標準,并已成功的應用到公路建設中。據保守估算,僅在青威二級汽車專用路改造工程中回收的舊瀝青路面材料就可為國家節約2000多萬元。在去年威青路江家寨至文登段大中橋路面工程和長會口大橋連接線工程等4項公路重點工程中,共利用廢舊瀝青混合料7896噸,路用材料循環利用率達到50%。

  在公路建設中,為確保做到有效減少對土地和生態環境的破壞,他們從修建每一條路的論證、規劃、設計、修建到綠化配備,都體現著一個主題,那就是最大可能地保護生態資源,維護生態平衡,保護公路沿線原生態地質地貌、達到"人、路、環境"的自然和諧。由于公路建設的特殊性,有時必須經過一些森林地或山林地,為保護環境,他們寧肯多花一些錢,多費一些力也要減少對生態的破壞。在環山公路的首期設計中,計劃有一段須走山林地,這樣既省工期又節省建設資金,但要破壞大量的山林地,為此,他們先后經過2次勘察,3次變更設計方案,最終確定了打兩座隧道,穿山而過的施工方案,僅此一項就保護了180多畝山林地。2009年,威海市公路擴建里程95.2公里,利用老路里程95.2公里,老路利用率達到100%。為改變路面基礎要到良田中取土鋪設的浪費現象,該市公路部門組織科技人員進行科研攻關,用天然風化料成功地取代了以優質泥土做路面基礎的做法,既提高了工程質量,又可使每公里節約泥土約6000方。他們還利用在公路建設中廢棄的落坡土,把公路周圍的荒坡、荒灘和土溝采取深埋的方法改造成良田,交還給當地村莊。在近幾年的公路工程建設中,就改建良田100多畝,既解決了工程落坡土存放的難題,又增加了耕地面積。僅在2009年,威海市公路擴建工程臨時占地160畝,復墾160畝,復墾率達到100%。

  瀝青拌和料的加熱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尖污染一直是困擾公路部門的老大難問題。為保護大氣環境,減少對周邊群眾和產生活的影響,他們對機組進行改進的同時,選擇遠離村莊、良田、海洋、公路的地方設立拌合機組,寧肯在運輸費用和運輸時間上吃一些虧,也決不急功近利,一定要把對生態環境的污染降到最低點。在濱海公路榮成段的路面工程建設中,榮成公路局斥資800多萬元購進了具有國內先進技術水平的環保式3000型瀝青混凝土拌和機組,由于該機組運用電腦程序自動控制油溫并采用布袋粉塵處理技術,生產過程中粉塵過濾達到90%以上,大大減少了對大氣的污染,他們把凈化沉積下來的粉塵用于路基填方,形成除塵、回收、填埋循環生態作業模式,既保護了環境又創造了效益。另外,為保護沿海灘涂養殖水體,在填筑跨海大壩時,他們挖掘遠離城區及工廠區域的回填料以減少對水體污染。在養殖區與外海之間設立水體交換通道,防止養殖區因海水靜滯造成水體變質,努力把因公路建設對環境的影響降低到最低點。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江县| 株洲县| 河北省| 元氏县| 铜川市| 黎川县| 和政县| 岳阳县| 玛多县| 曲周县| 泰州市| 龙川县| 徐闻县| 青神县| 临桂县| 施秉县| 桐梓县| 绥阳县| 万州区| 盐亭县| 新宾| 青龙| 宁陕县| 石泉县| 麻栗坡县| 武山县| 长治县| 井陉县| 灵台县| 平凉市| 崇左市| 郸城县| 兴安县| 松阳县| 新竹市| 沐川县| 平湖市| 成都市| 桓台县| 大港区| 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