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本站動態 » 正文

[砼網關注]全國民用機場布局規劃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12-12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混凝土網
核心提示:[砼網關注]全國民用機場布局規劃

  根據布局規劃的指導思想、目標和原則,依據已形成的機場布局,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民航區域管理體制現狀,按照“加強資源整合、完善功能定位、擴大服務范圍、優化體系結構”的布局思路,重點培育國際樞紐、區域中心和門戶機場,完善干線機場功能,適度增加支線機場布點,構筑規模適當、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的北方(華北、東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五大區域機場群。通過新增布點機場的分期建設和既有機場的改擴建,以及各區域內航空資源的有效整合,機場群整體功能實現樞紐、干線和支線有機銜接,客、貨航空運輸全面協調,大、中、小規模合理的發展格局,并與鐵路、公路、水運以及相關城市交通相銜接,搞好集疏運,共同構成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規劃圖點擊下載: 全國民用機場布局規劃分布圖.rar

  至2020年,布局規劃民用機場總數達244個,其中新增機場97個。具體是:

  北方機場群:布局規劃機場總數54個,其中新增24個。

  北方機場群由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內各機場構成。在既有30個機場的基礎上,布局規劃新增北京第二機場、邯鄲、五臺山、阿爾山、長白山、漠河、撫遠等24個機場,機場總數達到54個,為促進華北、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東北亞經濟合作和對外開放提供有力的航空運輸保障。在此機場群中,重點培育北京首都機場為國際樞紐機場,進一步增強其國際競爭力;提升和發揮天津、沈陽機場分別在濱海新區發展和東北振興中的地位作用;進一步完善哈爾濱、大連、長春、石家莊、太原、呼和浩特等機場在區域中的干線機場功能,穩步發展阿爾山、長白山、漠河、大慶等區域內支線機場。

  華東機場群:布局規劃機場總數49個,其中新增12個。

  華東機場群由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7個省(直轄市)內各機場構成。在既有37個機場基礎上,布局規劃新增蘇中、麗水、蕪湖、三明、贛東、濟寧等12個機場,機場總數達到49個,以滿足華東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對外開放和對臺“三通”的交通需要。在此機場群中,重點培育上海浦東機場為國際樞紐,增強其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完善上海虹橋、杭州、廈門、南京、福州、濟南、青島、南昌、合肥等機場的干線機場功能;穩步發展蘇中、三明、宜春、濟寧等區域內支線機場。

  中南機場群:布局規劃機場總數39個,其中新增14個。

  中南機場群由廣東、廣西、海南、河南、湖北、湖南6省(自治區)內各機場構成。在既有25個機場基礎上,布局規劃新增信陽、岳陽、衡陽、邵東、河池等14個機場,機場總數達到39個,以滿足中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促進東南亞經濟合作、泛珠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對外開放。在此機場群中,重點培育廣州白云機場為國際樞紐,增強其國際競爭力;提升武漢、鄭州機場在中部崛起中的地位;完善長沙、南寧、海口、三亞、深圳、桂林等機場在區域中的干線機場功能;進一步穩步發展河池、神農架等區域內支線機場。

  西南機場群:布局規劃機場總數52個,其中新增21個。

  西南機場群由重慶、四川、云南、貴州、西藏5省(自治區、直轄市)內各機場構成。在既有31個機場的基礎上,布局規劃新增黔江、康定、騰沖、六盤水等21個機場,機場總數達到52個,以適應西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促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合作發展,以及為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旅游資源開發提供交通保障。在此機場群中,重點培育昆明機場成為連接南亞和東南亞的門戶機場,強化成都、重慶機場的樞紐功能,發揮其在西南地區和長江中上游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中心地位作用;完善貴陽、拉薩等機場功能;穩步發展黔江、康定、騰沖、六盤水等其他支線機場。

  西北機場群:布局規劃機場總數50個,其中新增26個。

  西北機場群由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5省(自治區)內各機場構成。在既有24個機場的基礎上,布局規劃新增天水、隴南、玉樹、喀納斯等26個機場,機場總數達到50個,以滿足西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促進中國-中亞地區貿易的發展,以及為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和旅游資源開發提供航空運輸保障。在此機場群中,重點加快培育烏魯木齊機場為連接中亞的西北門戶機場,提升西安機場在區域內的中心地位;進一步完善蘭州、銀川、西寧等機場的功能;穩步發展天水、固原、玉樹、喀納斯等區域內支線機場。

  近期實施方案

  2010年前,主要通過部分新增機場的建設和既有機場的改擴建,逐步完善各區域機場體系,近期完成北京、浦東、廣州、太原、呼和浩特、九寨溝等機場擴建及鄂爾多斯、阿爾山、長白山、騰沖、康定、荔波、喀納斯等機場新建;實施天津、虹橋、杭州、南昌、深圳、長沙、南寧、成都、烏魯木齊、西安、銀川、西寧等既有機場的改擴建,昆明、合肥、汕頭、庫車等機場的遷建及三明、河池、阿里、玉樹等機場的新建;積極推進沈陽、哈爾濱、南京、廈門、海口、重慶、蘭州等機場擴建及北京第二機場、蘇中、亞丁、六盤水、夏河等新建機場項目的前期工作并適時開工建設,新設良鄉、濟寧、日喀則等軍民合用機場。至2010年機場總數預計達到190個左右,其中軍民合用機場達到55個,五大區域機場群的整體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水平進一步提高,基本滿足我國航空運輸發展需求,基本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其建設和發展重點為:

  (一)北方機場群

  完成北京、太原、呼和浩特等機場擴建以及新建鄂爾多斯、長白山、漠河、雞西機場等一批工程;實施天津、大連等機場擴建工程及阿爾山、二連浩特、大慶、伊春等新建機場項目;積極推進沈陽、哈爾濱、包頭、延吉等機場擴建項目及北京第二、白城、呂梁等新建機場項目的前期工作,并適時開工建設;新設良鄉等軍民合用機場。

  (二)華東機場群

  完成上海浦東、杭州機場擴建工程;實施虹橋、南昌、無錫、溫州等機場擴建工程,合肥機場遷建及三明、宜春等新建機場項目;積極推進南京、廈門、青島、常州、晉江、舟山、武夷山等機場擴建項目及淮安、蘇中、九華山等新建機場的前期工作,適時開工建設。新設濟寧等軍民合用機場。

  (三)中南機場群

  完成廣州、深圳機場擴建工程;實施長沙、南寧、張家界等機場擴建工程,汕頭機場遷建及新建河池機場項目;積極推進海口、桂林、湛江、三亞改擴建工程及新建神農架機場等項目的前期工作,適時開工建設。

  (四)西南機場群

  完成九寨溝機場擴建以及荔波、康定、黔江、騰沖等機場新建;實施成都、重慶、麗江、大理等機場擴建工程,遷建昆明機場及新建阿里機場等項目;積極推進貴陽等機場擴建工程及六盤水、亞丁等新建機場項目的前期工作,適時開工建設;新設日喀則、紅河等軍民合用機場。

  (五)西北機場群

  完成新建喀納斯機場、銀川機場擴建工程;實施烏魯木齊、西安等機場擴建工程、庫車遷建及新建固原、中衛、玉樹機場以及天水、哈密等軍民合用機場項目;積極推進西寧、蘭州機場擴建工程項目的前期工作,適時開工建設。

全國民用機場布局規劃圖請點擊下載:全國民用機場布局規劃分布圖.rar

《全國民用機場布局規劃》獲國務院批準出臺

  《全國民用機場布局規劃》同前獲得國務院批準出臺。根據該規劃,到2020年,我國民航運輸機場總數將達到244個,新增機場97個(以2006年為基數),形成北方、華東、中南、西南、西北五大區域機場群。

  上述布局規劃實施后,全國80%以上的縣級行政單元能夠在地面交通100公里或1.5小時車程內享受到航空服務,所服務區域的人口數量占全國總人口的82%、國內生產總值(GDP)占全國總量的96%。全國省會城市(自治區首府、直轄市)、主要開放城市、重要旅游地區、交通不便中小城市等均有機場連接,形成功能完善的樞紐、干線、支線機場網絡體系,大、中、小層次清晰的機場結構,航空運輸整體發展能力和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與其他交通方式的銜接更加緊密,與城市發展更加融洽,服務范圍進一步擴大,服務水平顯著提高,將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和發展,我國機場體系已初具規模,機場密度逐漸加大,機場等級和規模逐步提高,現代化程度不斷增強,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廣州等樞紐機場為中心,以成都、昆明、重慶、西安、烏魯木齊、武漢、沈陽、深圳、杭州等省會或重點城市機場為骨干以及眾多其他城市干、支線機場相配合的基本格局。截至2006年底,我國共有民航運輸機場147個(不含港澳臺地區)。其中,東部地區41個、中部地區25個、西部地區69個、東北地區12個。全國52%的縣級行政單元能夠在地面交通100公里或1.5小時車程內享受到航空服務,服務的人口數量占全國總人口的61%、國內生產總值(GDP)占全國總量的82%。機場總體布局基本合理,區域布局與我國經濟地理格局基本適應,機場體系的功能層次日趨清晰,航空運輸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地位也不斷提高,基本符合我國國情和民航發展方向,基本適應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但是,還存在不少問題和矛盾,諸如:機場數量仍然較少、服務地域不廣、大部分干線機場容量飽和或接近飽和、軍民航空域使用矛盾同益突出、區域內各機場定位分工不明確以及樞紐機場國際競爭力不強等。

  據預測,到2020年,全國機場貨郵吞吐量、旅客吞吐量將分別保持15%和11.4%的年均增長速度。年旅客吞吐量超過3000萬人次的機場將達到13個(目前只有3個),旅客吞吐量2000—3000萬人次的機場將達到6個(目前只有2個),1 000—2000萬人次的機場將達到10個(目前只有5個)。

  全國民用機場將按照近期(到2010年)和遠期時序建設。2010年前實施重點是:強化主要樞紐機場的建設,提高服務水平和競爭力;改擴建能力不足的骨干機場,緩解機場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突出矛盾;增建部分新機場,完善機場網絡布局。

  據初步匡算,完成上述規劃,需要投資4500億元(靜態投資)。其中“十一五”末,民航運輸機場總數將達到190個左右,新增機場45個左右,建設資金需求約1400億元。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间市| 杂多县| 都兰县| 清流县| 石门县| 凌云县| 凯里市| 通榆县| 威信县| 同德县| 赞皇县| 南乐县| 若尔盖县| 滁州市| 淮阳县| 自贡市| 宁武县| 肥城市| 枣庄市| 靖边县| 南郑县| 丹棱县| 拉萨市| 商水县| 秭归县| 双桥区| 舞钢市| 卢氏县| 安阳县| 山西省| 邢台县| 德保县| 望江县| 方山县| 汾阳市| 清镇市| 余干县| 苏尼特右旗| 桐乡市| 富蕴县| 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