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陽新縣王英鎮泉豐村水庫移民扶貧搬遷黃濟堂組安置點部分村民,向本報反映:村里賣給他們的房屋基地梁紛紛斷裂,產生安全隱患。
在該安置點佇立醒目的公示牌,稱該扶貧項目共投資380萬元,解決王英水庫島上等村民居住環境。
在該安置點走訪時發現,不少房屋的基地梁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斷裂,有些房屋半途停工,有的房屋建好了也沒住人。
村民尹山說,他2008年共花了5360元,從村里買了一塊做好基地梁的地基,房屋封頂后才發現基地梁有多處裂縫。村民尹合友以妻子石水紅的名義申辦了地基,2008年10月開建,2個月后做到第三層,也發現了同樣問題,花了12萬元建的新房一直不敢裝修。村民尹定才只建了兩面墻就發現問題,嚇得停了工。
泉豐村委會主任石則龍介紹,為解決水庫庫民建房難,加快移民搬遷,陽新縣水庫移民局、王英鎮政府共投資380萬元,用于平基、建涵洞,以及通組、通戶道路硬化、下水道護坡建設等。2008年4月26日,經過鎮招標委員會公開招標,將47幢基地梁基礎工程,分別承包給該縣的永發建筑工程有限公司(17幢)和恒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30幢)。
2009年8月10日,陽新縣建設局接到村民舉報后,對該移民安置點房屋進行“基地梁裂縫技術鑒定”,原因分析認為:建設單位王英鎮、泉豐村不依法報建和不委托地質勘察、圖紙設計、質量監督、工程監理等,對房屋質量失控埋下了隱患。施工單位不對有關材料進行檢測,盲目施工,且基礎施工程序不當,施工完后僅一至兩天就先進行土方回填,再澆基地梁混凝土。
2009年11月16日,通山誠信建筑工程質量司法鑒定所出具司法鑒定意見書,鑒定結論為,因該處移民戶主體結構產生裂縫,系基礎不均勻沉降和基礎梁配筋不夠所致,24戶基地不均勻沉降,必須對基礎和基地梁進行加固。
陽新縣建設局表示,凡有裂縫的房屋,必須委托具備資質的設計單位出具整改補救方案,依照規范科學處理,確保房屋質量安全和村民安居樂業。
石則龍稱,目前村里準備通過法律途徑為村民向施工單位討個說法。
在該安置點佇立醒目的公示牌,稱該扶貧項目共投資380萬元,解決王英水庫島上等村民居住環境。
在該安置點走訪時發現,不少房屋的基地梁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斷裂,有些房屋半途停工,有的房屋建好了也沒住人。
村民尹山說,他2008年共花了5360元,從村里買了一塊做好基地梁的地基,房屋封頂后才發現基地梁有多處裂縫。村民尹合友以妻子石水紅的名義申辦了地基,2008年10月開建,2個月后做到第三層,也發現了同樣問題,花了12萬元建的新房一直不敢裝修。村民尹定才只建了兩面墻就發現問題,嚇得停了工。
泉豐村委會主任石則龍介紹,為解決水庫庫民建房難,加快移民搬遷,陽新縣水庫移民局、王英鎮政府共投資380萬元,用于平基、建涵洞,以及通組、通戶道路硬化、下水道護坡建設等。2008年4月26日,經過鎮招標委員會公開招標,將47幢基地梁基礎工程,分別承包給該縣的永發建筑工程有限公司(17幢)和恒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30幢)。
2009年8月10日,陽新縣建設局接到村民舉報后,對該移民安置點房屋進行“基地梁裂縫技術鑒定”,原因分析認為:建設單位王英鎮、泉豐村不依法報建和不委托地質勘察、圖紙設計、質量監督、工程監理等,對房屋質量失控埋下了隱患。施工單位不對有關材料進行檢測,盲目施工,且基礎施工程序不當,施工完后僅一至兩天就先進行土方回填,再澆基地梁混凝土。
2009年11月16日,通山誠信建筑工程質量司法鑒定所出具司法鑒定意見書,鑒定結論為,因該處移民戶主體結構產生裂縫,系基礎不均勻沉降和基礎梁配筋不夠所致,24戶基地不均勻沉降,必須對基礎和基地梁進行加固。
陽新縣建設局表示,凡有裂縫的房屋,必須委托具備資質的設計單位出具整改補救方案,依照規范科學處理,確保房屋質量安全和村民安居樂業。
石則龍稱,目前村里準備通過法律途徑為村民向施工單位討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