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記者從市循環辦獲悉,去年鶴壁市又有15個循環經濟項目竣工。至此,鶴壁市試點以來規劃實施的77個循環經濟重點項目已竣工投產59個,產生了良好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最新數據顯示,去年鶴壁市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1%,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近25個百分點。
鶴壁市的循環經濟試點工作,重點通過拉長產業鏈條、推動產業間相互銜接、圍繞廢棄物開發新產品、創新生產工藝等措施,使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煤電化材、食品工業、金屬鎂等循環經濟產業鏈。
煤電化材產業方面,重點發展煤變電、煤化工和煤電廢棄物綜合利用等循環產業鏈。建設的2×13.5萬千瓦綜合利用熱電廠,年可消耗煤泥、劣質煤70萬噸,產生的21萬噸灰渣全部制成陶粒砂及砌塊,可減少灰場占地300畝;同時,該電廠替代新區原有46臺小鍋爐集中供熱,年節約標煤15萬噸,減排二氧化硫400多噸。建設的10個大型煤矸石燒結磚和粉煤灰制品項目,年消耗煤矸石、粉煤灰165萬噸,不僅能消耗當年新增的煤矸石,還可消耗往年堆存的煤矸石50萬噸。
規劃的22臺瓦斯發電機組項目,已建成16臺,全部建成后年可利用瓦斯2338萬立方米,發電6600萬度,使全市90%的煤層氣實現綜合利用。建成的礦井水綜合利用項目,可使鶴煤的礦井水全部得到處理,基本滿足電廠三期和鶴煤綜合利用熱電廠冷卻水的需要。同力水泥公司利用粉煤灰作為新型干法水泥的摻和料,年消耗粉煤灰和廢渣50萬噸,建成的余熱發電項目,可滿足自身用電量的40%左右。
食品加工產業方面,圍繞畜牧養殖業和食品加工業產生的糞便、下腳料等廢棄物綜合利用,建設了19家有機肥廠、兩個大型沼氣站和7座沼氣發電站,正在建設的沼氣發電站8座,年產有機肥40萬噸、沼氣1200萬立方米,年發電2200萬度。全市規模化畜禽養殖企業全部完成“無害化和資源化利用”工程,其中大用公司利用雞血生產血源性生物活性蛋白項目,綜合利用雞血1萬噸,可消化周圍150公里范圍內屠宰生產線產生的雞血。圍繞種植業廢棄物利用,建設了年消耗20萬噸秸稈的生物發電廠,諾華美生物制品、泰新秸稈科技、恒隆態等一批利用秸稈提取醣清、低聚木糖或生產新型有機肥的企業也已建成或部分建成。到去年底,我市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0%。
金屬鎂產業方面,關閉了62家年產1000噸以下的小金屬鎂廠,年減排二氧化碳約110萬噸、煤粉塵8000多噸、二氧化硫6000多噸。通過引進資金、整合資源、改進工藝,發展深加工產品,打造金屬鎂—高純鎂—鎂合金—鎂合金壓鑄件—鎂合金型材和板材及多種專用產品產業鏈。維恩克公司利用新型水煤漿冶煉法和蓄熱式還原爐技術改革傳統工藝,用于金屬鎂企業冶煉,使能源綜合利用率提高兩倍,節能達到50%以上,能耗和環保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河南東大高溫節能材料有限公司利用冶煉金屬鎂所排出的鎂渣和煤矸石等廢料,生產高性能新型陶瓷濾料,年回收利用金屬鎂冶煉廢渣和煤矸石等廢料10萬噸,使金屬鎂產業循環鏈條得到進一步完善。
大力推進循環經濟,使鶴壁市的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2009年,鶴壁市的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削減超額完成省定“十一五”目標,全市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2.6%,均創歷史最高水平。
鶴壁市的循環經濟試點工作,重點通過拉長產業鏈條、推動產業間相互銜接、圍繞廢棄物開發新產品、創新生產工藝等措施,使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煤電化材、食品工業、金屬鎂等循環經濟產業鏈。
煤電化材產業方面,重點發展煤變電、煤化工和煤電廢棄物綜合利用等循環產業鏈。建設的2×13.5萬千瓦綜合利用熱電廠,年可消耗煤泥、劣質煤70萬噸,產生的21萬噸灰渣全部制成陶粒砂及砌塊,可減少灰場占地300畝;同時,該電廠替代新區原有46臺小鍋爐集中供熱,年節約標煤15萬噸,減排二氧化硫400多噸。建設的10個大型煤矸石燒結磚和粉煤灰制品項目,年消耗煤矸石、粉煤灰165萬噸,不僅能消耗當年新增的煤矸石,還可消耗往年堆存的煤矸石50萬噸。
規劃的22臺瓦斯發電機組項目,已建成16臺,全部建成后年可利用瓦斯2338萬立方米,發電6600萬度,使全市90%的煤層氣實現綜合利用。建成的礦井水綜合利用項目,可使鶴煤的礦井水全部得到處理,基本滿足電廠三期和鶴煤綜合利用熱電廠冷卻水的需要。同力水泥公司利用粉煤灰作為新型干法水泥的摻和料,年消耗粉煤灰和廢渣50萬噸,建成的余熱發電項目,可滿足自身用電量的40%左右。
食品加工產業方面,圍繞畜牧養殖業和食品加工業產生的糞便、下腳料等廢棄物綜合利用,建設了19家有機肥廠、兩個大型沼氣站和7座沼氣發電站,正在建設的沼氣發電站8座,年產有機肥40萬噸、沼氣1200萬立方米,年發電2200萬度。全市規模化畜禽養殖企業全部完成“無害化和資源化利用”工程,其中大用公司利用雞血生產血源性生物活性蛋白項目,綜合利用雞血1萬噸,可消化周圍150公里范圍內屠宰生產線產生的雞血。圍繞種植業廢棄物利用,建設了年消耗20萬噸秸稈的生物發電廠,諾華美生物制品、泰新秸稈科技、恒隆態等一批利用秸稈提取醣清、低聚木糖或生產新型有機肥的企業也已建成或部分建成。到去年底,我市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0%。
金屬鎂產業方面,關閉了62家年產1000噸以下的小金屬鎂廠,年減排二氧化碳約110萬噸、煤粉塵8000多噸、二氧化硫6000多噸。通過引進資金、整合資源、改進工藝,發展深加工產品,打造金屬鎂—高純鎂—鎂合金—鎂合金壓鑄件—鎂合金型材和板材及多種專用產品產業鏈。維恩克公司利用新型水煤漿冶煉法和蓄熱式還原爐技術改革傳統工藝,用于金屬鎂企業冶煉,使能源綜合利用率提高兩倍,節能達到50%以上,能耗和環保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河南東大高溫節能材料有限公司利用冶煉金屬鎂所排出的鎂渣和煤矸石等廢料,生產高性能新型陶瓷濾料,年回收利用金屬鎂冶煉廢渣和煤矸石等廢料10萬噸,使金屬鎂產業循環鏈條得到進一步完善。
大力推進循環經濟,使鶴壁市的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2009年,鶴壁市的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削減超額完成省定“十一五”目標,全市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2.6%,均創歷史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