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昆明引橋垮塌再添“地陷”說 此前不排除有天氣原因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01-07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南方都市報
核心提示:昆明引橋垮塌再添“地陷”說 此前不排除有天氣原因
  國家安全局已派人前來昆明調查新機場在建引橋垮塌事件,事發現場已圍起約2米高的封閉圍欄。據相關人士介紹,現場廢墟清理工作已經開展,但后來為等北京專家而暫停。

  國家安監總局新聞發言人黃毅前日表示,預計10天左右事故認定結果將會出來。在權威調查結果尚未出來之前,事故發生原因仍是眾說紛紜,有“天氣原因”、“鋼架不牢固”等說法。昨日,又有“地陷”說流傳:在建引橋下可能有溶洞或隧道,在重壓下導致地面塌陷引發事故。

  眾說紛紜

  “天氣原因”說

  工頭:下雪下雨施工都未出過事


  事故發生后,有網友發帖稱事故是否由于天氣原因造成,1月3日,云南建工集團總工程師甘永輝在接受《云南信息報》記者采訪時回應說,不排除有天氣原因,該集團市政公司質量安全監督部部長黃志斌則說,當時工地風大、灰大,但這是否引橋垮塌的原因,只有現場人員才清楚。

  此說法在網上受到抨擊。長安大學一名長期擔任橋梁建設監理的教師隨后對媒體表示,如果氣溫較低,砼強度增長過慢而施工考慮又不足,過早拆模板,就會導致引橋坍塌。

  對此,南都采訪了云南建工集團相關項目施工工頭段友志。事發時他就在100米外搭建另一個引橋支架,他手下有13個人被抽調到垮塌引橋澆灌混凝土,其中包括他的妻子。他妻子腰椎受傷,還是他從廢墟中抱出來的。

  段友志說,拆除模板最早要在澆灌完混凝土之后10天,所以長安大學教師的那個說法不存在。至于有風等天氣原因,是否能導致引橋垮塌,他認為也不可能。“我搭建引橋支架已經有5年,有時下雪、下雨還在施工,因為澆灌混凝土不能停,但從未出過事。”

  “鋼架不牢固”說

  多名受傷工友否認趕工期

  比較受到追捧的說法是,搭建的鋼架不牢固。搭建過程中,工人們不僅沒有嚴格按照要求進行加固,而且還出現為了趕工期而讓一些小工頭帶著婦女和沒有經過培訓的工人參與搭建鋼架的現象。搭建好后的鋼架,很多地方的橫鋼數量不夠,蝴蝶扣連接不緊。

  段友志否認有趕工期之說,也否認有婦女參與搭建鋼架,“她們都是打雜遞料,不能上去操作。”他表示,從業5年多,在昆明搭建了若干橋梁,昆明新機場對質量安全的要求比其他地方都要嚴格一點。此外,其他受訪的受傷工友也否認趕工期的說法。

  按照操作規范,在搭建完支架之后,市政公司技術員和機場監理都要來檢查,“沒有檢查合格,我們不敢繼續施工”。此后,在支架上鋪木板要檢查,在木板上鋪鋼筋也要檢查,在鋼筋上灌混凝土之前,還要再重新對支架是否水平、碗扣是否扣緊、剪刀撐是否完好再做一遍檢查,“生怕發生垮塌事件。”

  垮塌的引橋,是另一個支架組進行的操作。但在他看來,搭建鋼架不牢固之說,無法讓他信服。
  “地面塌陷”說

  有人曾在引橋附近發現溶洞

  前晚,困惑中的段友志特地搭車前往事發現場考察。他發現,廢墟的體積比他想象的要小得多。“是不是有一部分鋼架陷入了地下?”他有此懷疑,而部分工人已經開始傳播引橋下有隧道的耳語。
  “當時支架上才上了混凝土、鋼筋等重量的1/3,按說不應出事。”段友志說,他覺得工人的傳言未必沒有道理,4個月前,他剛剛介入新機場項目的搭建,就發現垮塌引橋附近四五十米遠的地方,有一個寬七八米、長十四五米的溶洞,內有積水,“也許溶洞下面有通道連接到垮塌引橋地下?”

  目前還無法判斷這一說法的可信度。云南建工集團總工程師甘永輝對南都記者說,因廢墟尚未清理,所以無法判斷橋下地面是否塌陷。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攀枝花市| 米易县| 柘城县| 开平市| 白沙| 黑龙江省| 巴彦县| 定州市| 调兵山市| 茂名市| 新昌县| 东台市| 梅河口市| 太仆寺旗| 贵阳市| 潢川县| 忻州市| 长子县| 丰宁| 凤冈县| 江陵县| 黄浦区| 尚义县| 陇南市| 吉首市| 阿城市| 资中县| 高安市| 兰坪| 册亨县| 池州市| 锡林郭勒盟| 邹平县| 望都县| 中方县| 琼中| 建德市| 安乡县| 苍南县| 镇平县| 马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