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滬申高速公路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獲悉,上海S32申嘉湖高速公路將于年內建成通車。該工程全長83.5公里,是上海東西走向一次性建成的最長高速公路。
橫貫上海中南部市域年內通車
上海S32申嘉湖高速公路東起浦東國際機場、接南進場路,西至楓涇鎮北市界、通浙江申嘉湖(杭)高速公路,橫貫上海中南部市域,途經浦東新區、閔行區、松江區、青浦區和金山區,在閔行區境內跨越黃浦江,全長83.5km。工程總投資約163億元,其中浦西段83億元,閔浦大橋29億元,浦東段51億元。
基于閔浦大橋為全線關鍵的控制性工程,在閔浦大橋中跨,更采用鋼桁梁與正交異性板結合的組合結構形式,為國內大跨斜拉橋首次采用;邊跨加勁梁采用桁式腹桿組合梁體系且上下弦桿以及節點外包混凝土,形成型鋼混凝土結構,其結構形式新穎,在世界上亦不多見。東方網記者從上海滬申高速公路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獲悉,上海S32申嘉湖高速公路將于年內建成通車。
環保概念貫穿始末
在上海S32申嘉湖高速公路的工程建設中,參建單位將環境保護貫穿于施工生產環節,把工地當作“公園”一樣建設。記者了解到,施工中,參建單位設立了文明施工監督員,建立了“不文明施工曝光臺”,發現問題及時整改處理。并將樁基施工中形成的泥漿進行凈化分離,泥渣外運,泥漿排入泥漿池,用作樁基護壁,沉淀后的清水“循環利用”,進行場地灑水降塵和鮮花綠草的灌溉。
此外,為了防止災害事故情況下有毒物流入河道,參建單位還在水源保護區沿線設置了18座蓄毒沉淀池,路面的雨水經蓄毒沉淀后集中排入水源保護區外的河道中。在距離居民區較近的路段嚴格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結合周邊建筑特點,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凡有噪音敏感點路段都同步實施了聲屏障和隔聲窗,將環保措施一步落實到位,讓緊鄰高速公路的居民盡量不受車輛噪聲之擾。據了解,將所有聲屏障在通車前一次性全面安裝到位,這在上海高速公路建設中尚屬首次。
據悉,上海S32申嘉湖高速公路原名A15公路,其前期研究始于2003年,曾暫名東塔高速公路、浦東機場高速公路,由浦東段、閔浦大橋和浦西段三個建設項目組成。主線全線采用高速公路標準,設計車速除浦東主線收費站以東約3 km路段為80km/h外,其余均為120km/h,雙向八或六車道,沈海高速(即嘉金高速)立交橋以東八車道、沈海高速立交橋及以西六車道;閔浦大橋結合了地方道路越江通道,設計為雙層公路橋梁,地方道路從下層通過,采用二級公路標準,設計車速60km/h,雙向六車道。
浦東段:主線32.17km,其中橋梁17.72km(為浦東段主線的55%以上)。設樞紐互通式立交2座(1座為項目外)、互通式立交2座、部分互通式立交2座、分離式立交5座、主線收費站1處(含單向出入口)、立交匝道收費站4處、服務區1處(雙側)。
閔浦大橋:主線3.98 km,其中主橋1212m、為跨度708m雙塔雙索面雙層橋面斜拉橋。鋼筋砼直柱式H型主塔高210m;中跨主梁為板桁結合鋼桁梁,倒梯形斷面;邊跨主梁為鋼砼復合桁架梁,斷面與主跨相同。
浦西段:主線47.35km(經原市市政局與浙江省交通廳協商確定:省市交界處的白灘港大橋委托浙江建設;主線收費站合并設于浙江省境內),其中橋梁40 km(包括白灘港大橋,為浦西段主線的近85%)。設樞紐互通式立交3座、互通式立交3座、部分互通式立交1座、預留互通立交出入口1對、立交匝道收費站3處、服務區1處(單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