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杭州、貴州等地相繼爆出“橋脆脆”事件后,近日,有市民向媒體報料,稱佛山南海也有一座“橋脆脆”,該橋多處出現裂縫,最寬的裂縫有近10厘米。記者隨后了解到,市民報料所指的橋梁是連接南海區桂城和大瀝的桂江大橋。該橋橫跨于佛山涌上,連接南海桂城和大瀝,雙向六車道,全長約300米。
“裂縫”不影響橋梁安全
12月23日下午2時許,記者來到桂江大橋。記者沿著從北往南方向的人行道行走,發現人行道中間位置存在一條斷斷續續的裂縫,裂縫最寬的地方達數厘米,透過裂縫還可見橋底的河水。
在橋的中部,幾位公路養路人員豎起了施工交通標志,在人行道上進行維修作業。其中,一位養路員正在焊接金屬板,另一位養路員正用鐵錘將金屬板敲打固定在人行道上。
據現場一位南海區高等級公路養務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市民所反映的裂縫,實際上是桂江大橋人行道水泥預制板縫隙間的灌縫砂漿脫落所致。他解釋建橋時,水泥預制板中間會留有一些伸縮縫,并用一些灌縫砂漿將預制板連接起來,而由于早晚溫差變化較大以及使用時間較長等原因,這些灌縫砂漿便出現脫落,也因此出現了市民所指的“橋脆脆”裂縫現象。
南海區交通局總工程師秦鵬飛解釋,該橋建于上世紀80年代,當時的橋多采取這種工藝,但這種砂漿脫落只會帶來外觀性的損失,并不是結構裂縫。“橋梁結構安全,并不影響橋梁的使用功能。”
將對人行道進行維修
記者在現場走訪時,發現桂江大橋車流密集,當有重型貨車經過時,可明顯感受到橋體有晃動。
對此,秦鵬飛解釋,這是橋梁結構正常的震動現象,設計時就會考慮到一個震動幅度,從目前情況來看,桂江大橋橋體的晃蕩屬于安全震動范圍內。“按照設計標準和有關規定,桂江大橋單車總重不超過30噸。”他表示,目前桂江大橋沒有使用安全問題。
南海區交通局表示,目前南海區高等級公路管理總站已對市民所投訴的裂縫進行維修。大橋設計之初就存在伸縮縫,此前本有金屬板覆蓋,但因部分金屬板被偷,施工人員正在重新進行覆蓋加固作業。
而由于桂江大橋使用時間較長,出于安全考慮,除了對砂漿脫落處的裂縫進行修補以及對覆蓋伸縮縫的金屬板進行修復外,人行道相應的維修工作也即將開展,預計開始維修后1個月左右可完工。
記者獲悉,有關部門會對其管轄范圍的橋梁進行日常檢查。橋梁的橋頭位置都豎有相應養護部門的名稱及電話的提示牌,如果市民發現有橋梁安全方面的問題,可撥打電話提供線索。
“裂縫”不影響橋梁安全
12月23日下午2時許,記者來到桂江大橋。記者沿著從北往南方向的人行道行走,發現人行道中間位置存在一條斷斷續續的裂縫,裂縫最寬的地方達數厘米,透過裂縫還可見橋底的河水。
在橋的中部,幾位公路養路人員豎起了施工交通標志,在人行道上進行維修作業。其中,一位養路員正在焊接金屬板,另一位養路員正用鐵錘將金屬板敲打固定在人行道上。
據現場一位南海區高等級公路養務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市民所反映的裂縫,實際上是桂江大橋人行道水泥預制板縫隙間的灌縫砂漿脫落所致。他解釋建橋時,水泥預制板中間會留有一些伸縮縫,并用一些灌縫砂漿將預制板連接起來,而由于早晚溫差變化較大以及使用時間較長等原因,這些灌縫砂漿便出現脫落,也因此出現了市民所指的“橋脆脆”裂縫現象。
南海區交通局總工程師秦鵬飛解釋,該橋建于上世紀80年代,當時的橋多采取這種工藝,但這種砂漿脫落只會帶來外觀性的損失,并不是結構裂縫。“橋梁結構安全,并不影響橋梁的使用功能。”
將對人行道進行維修
記者在現場走訪時,發現桂江大橋車流密集,當有重型貨車經過時,可明顯感受到橋體有晃動。
對此,秦鵬飛解釋,這是橋梁結構正常的震動現象,設計時就會考慮到一個震動幅度,從目前情況來看,桂江大橋橋體的晃蕩屬于安全震動范圍內。“按照設計標準和有關規定,桂江大橋單車總重不超過30噸。”他表示,目前桂江大橋沒有使用安全問題。
南海區交通局表示,目前南海區高等級公路管理總站已對市民所投訴的裂縫進行維修。大橋設計之初就存在伸縮縫,此前本有金屬板覆蓋,但因部分金屬板被偷,施工人員正在重新進行覆蓋加固作業。
而由于桂江大橋使用時間較長,出于安全考慮,除了對砂漿脫落處的裂縫進行修補以及對覆蓋伸縮縫的金屬板進行修復外,人行道相應的維修工作也即將開展,預計開始維修后1個月左右可完工。
記者獲悉,有關部門會對其管轄范圍的橋梁進行日常檢查。橋梁的橋頭位置都豎有相應養護部門的名稱及電話的提示牌,如果市民發現有橋梁安全方面的問題,可撥打電話提供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