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哈市以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速做大工業經濟總量以實現位次前移。市經委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442.5億元,增長13.4%,持續實現兩位數增長;實現利潤80.3億元,同比增長119.1%,持續實現倍數增長。
全力建設千億元產業鏈
圍繞實現趕超目標,謀求工業經濟快發展、大跨越,哈爾濱市把推進新型工業化作為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進一步明確了工業產業布局調整方向,確定以產業鏈為紐帶,以產業基地為載體,加快產業集聚,推進產業布局調整,推動產業向高端攀升,在“十二五”期間大力打造千億元產業鏈。
在推進新型工業化過程中,哈爾濱市致力于做強裝備制造、食品、醫藥、化工4個主導產業,培育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裝備、生物4個新興產業;乳制品和飲料制造、農副產品加工、醫藥、建筑材料及木材加工家具制造、電子信息制造、新材料、生物、基礎功能部件8個產業集群;打造電站設備制造、風電裝備、輸變電、汽車制造、飛機制造、農機裝備制造、專用設備、精細化工8條產業鏈。建設城區南部、“動力之鄉”、呼蘭、松北、城區東部、城區西部、城區中部、阿城8個工業集中區。
力促工業企業向園區集中
為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哈爾濱市力促工業企業向園區集中,拓展工業園區發展空間。完善物流政策法規及統計指標體系,保障重點鐵路運輸企業的產品發運。健全政策體系,發揮現有政策的綜合效應。逐年增加新型工業化發展資金,主要用于對重大關鍵項目建設貸款貼息、進口關鍵設備國內物流運輸費補貼、列入省的首臺套產品獎勵等。制定調控政策,對現有限制和禁止的產業逐步減少比重,對不按產業集聚要求而無序競爭的園區在規模上進行嚴格控制。
為破解非常時期中小企業融資難,哈爾濱市在全國率先設立了應對金融危機風險備付資金。今年前10個月為309戶企業提供擔保貸款14.8億元。同時,組織、推薦了一批項目爭取國家和省的專項資金扶持,目前全市已有29個項目獲得國家專項資金支持2.86億元,33個項目獲得省新型工業化發展專項資金1.5億元。同時圍繞工業大項目建設加大協調服務工作力度,為東安集團小型燃機、哈煙廠搬遷等項目落地前就落實了項目用地問題,保證項目如期開工。
大力打造“綠色GDP”
哈爾濱市在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中,注重推動發展方式轉變,提高區域工業內在素質,打造“綠色GDP”。
面對工業企業中能耗大戶多、節能降耗形勢嚴峻的狀況,哈爾濱市從抓好重點用能行業和企業的節能工作入手加快推進節能降耗進程。在冶金、電力、化工、醫藥、建材等高耗能行業,以西鋼集團阿城鋼鐵公司、亞泰集團哈爾濱水泥有限公司等企業為重點,加快資源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探索“綠色煤電”循環經濟增長模式。對30家重點用能企業開展了節能監察,并不斷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工作。
同時哈爾濱市大力推廣了資源、能源節約和替代技術、能量梯級利用技術、延長產業鏈相關技術等重大節能新工藝、新技術。大力推進企業開展節能技術改造,組織實施了亞泰集團哈爾濱水泥有限公司、黑龍江省賓州水泥有限公司和黑龍江歲寶熱電有限公司等企業的多項重點節能改造項目。重點推廣了電機變頻調速技術、鍋爐窯爐提效等節能技術。
哈爾濱市還加大了開展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的力度,通過落實國家優惠政策,鼓勵企業不斷擴大資源綜合利用范圍,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實現節約資源、減少環境污染的目標。有百余戶(次)企業通過了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的認定,獲得國家稅收優惠億元左右。目前哈爾濱市已提前一年半完成了“十一五”全市工業節能任務。
全力建設千億元產業鏈
圍繞實現趕超目標,謀求工業經濟快發展、大跨越,哈爾濱市把推進新型工業化作為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進一步明確了工業產業布局調整方向,確定以產業鏈為紐帶,以產業基地為載體,加快產業集聚,推進產業布局調整,推動產業向高端攀升,在“十二五”期間大力打造千億元產業鏈。
在推進新型工業化過程中,哈爾濱市致力于做強裝備制造、食品、醫藥、化工4個主導產業,培育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裝備、生物4個新興產業;乳制品和飲料制造、農副產品加工、醫藥、建筑材料及木材加工家具制造、電子信息制造、新材料、生物、基礎功能部件8個產業集群;打造電站設備制造、風電裝備、輸變電、汽車制造、飛機制造、農機裝備制造、專用設備、精細化工8條產業鏈。建設城區南部、“動力之鄉”、呼蘭、松北、城區東部、城區西部、城區中部、阿城8個工業集中區。
力促工業企業向園區集中
為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哈爾濱市力促工業企業向園區集中,拓展工業園區發展空間。完善物流政策法規及統計指標體系,保障重點鐵路運輸企業的產品發運。健全政策體系,發揮現有政策的綜合效應。逐年增加新型工業化發展資金,主要用于對重大關鍵項目建設貸款貼息、進口關鍵設備國內物流運輸費補貼、列入省的首臺套產品獎勵等。制定調控政策,對現有限制和禁止的產業逐步減少比重,對不按產業集聚要求而無序競爭的園區在規模上進行嚴格控制。
為破解非常時期中小企業融資難,哈爾濱市在全國率先設立了應對金融危機風險備付資金。今年前10個月為309戶企業提供擔保貸款14.8億元。同時,組織、推薦了一批項目爭取國家和省的專項資金扶持,目前全市已有29個項目獲得國家專項資金支持2.86億元,33個項目獲得省新型工業化發展專項資金1.5億元。同時圍繞工業大項目建設加大協調服務工作力度,為東安集團小型燃機、哈煙廠搬遷等項目落地前就落實了項目用地問題,保證項目如期開工。
大力打造“綠色GDP”
哈爾濱市在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中,注重推動發展方式轉變,提高區域工業內在素質,打造“綠色GDP”。
面對工業企業中能耗大戶多、節能降耗形勢嚴峻的狀況,哈爾濱市從抓好重點用能行業和企業的節能工作入手加快推進節能降耗進程。在冶金、電力、化工、醫藥、建材等高耗能行業,以西鋼集團阿城鋼鐵公司、亞泰集團哈爾濱水泥有限公司等企業為重點,加快資源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探索“綠色煤電”循環經濟增長模式。對30家重點用能企業開展了節能監察,并不斷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工作。
同時哈爾濱市大力推廣了資源、能源節約和替代技術、能量梯級利用技術、延長產業鏈相關技術等重大節能新工藝、新技術。大力推進企業開展節能技術改造,組織實施了亞泰集團哈爾濱水泥有限公司、黑龍江省賓州水泥有限公司和黑龍江歲寶熱電有限公司等企業的多項重點節能改造項目。重點推廣了電機變頻調速技術、鍋爐窯爐提效等節能技術。
哈爾濱市還加大了開展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的力度,通過落實國家優惠政策,鼓勵企業不斷擴大資源綜合利用范圍,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實現節約資源、減少環境污染的目標。有百余戶(次)企業通過了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的認定,獲得國家稅收優惠億元左右。目前哈爾濱市已提前一年半完成了“十一五”全市工業節能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