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長江二橋、三橋的設計壽命是100年,但是真的能撐這么久嗎?昨天,在東大舉辦的“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科技沙龍上,中國工程院孫偉院士指出,因為目前尚無科學的預測辦法,因此,二橋三橋究竟能“活”多少年,誰也說不準。
孫院士介紹,南京長江二橋、三橋的設計壽命是100年,而這100年的數據,主要是參照國外造橋的說法,屬于理論上的數據。但是實際上這座橋究竟能服役多久,卻要經過時間的檢驗。
“事實證明,因為結構、材料或者環境等各種原因,有的橋梁的服役時間要比設計壽命短多了。美國就有很多橋梁出過問題,比如密西西比橋,因為疲勞、超載,離退役期還早,就突然倒塌了。國內也有多起橋梁發生過倒塌事件,事先并無任何征兆。也就是說,當這些橋離退役時間越來越近時,人們還在渾然不覺地使用它。”
既然大橋能“活”多久難以預測,會不會說塌就塌,豈不是很危險?孫院士說,這個也不用過于擔心。目前已有手段可以即時監測大橋的“健康”。
南京有一批保存較好的古橋,如天生橋、七橋甕、玄津橋、蒲塘橋、長樂橋、飛虹橋,它們的年齡至少也有600歲了。說起古橋,孫院士也感慨:在古代,船只撞上了大橋,船壞了橋不壞;但是現在卻是相反,船撞橋,船好的,橋壞了。
時代進步了,為什么大橋卻不如古代橋梁那么堅固呢?孫院士表示,現代橋梁除了不堪重負之外,材料也是一個問題。現代的混凝土,加入了很多化學添加劑,摻入很多工業廢渣,化學添加劑加入后使得混凝土發生一連串的化學反應,存在很多不可知的因素。
孫院士還指出,現在我們的工程為了趕進度,工期太短了。“我們四五年就能造出一座大橋,這在國外是不可思議的。”孫院士建議,重大工程項目不能一味加速向前,一定要注意實時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