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市各級各部門緊緊圍繞加快突破發展主題,切實貫徹落實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和促進工業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強化措施,扎實工作,努力克服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工業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全市規模工業累計實現總產值66.11億元,增長22.1%;實現增加值25.57億元,增長16.5%。
一、工業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
1、縣區、中省屬工業實現兩位數增長。縣區工業完成產值48.94億元,增長44.4%;中省工業完成產值14.3億元,增長11.37%。其中石泉、紫陽、嵐皋、平利、漢濱、白河6縣區實現了高速增長,分別為86.36%、61.56%、48.21%、47.90%、44.15%、41.62%。
2、特色產業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全市清潔能源、新型材料、生物醫藥、富硒食品和安康絲綢五大特色工業完成產值58.9億元,增長31.6%,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89.09%。其中,生物醫藥完成產值5億元,增長78.5%;富硒食品完成產值13.3億元,增長35.2%;新型材料完成產值26.7億元,增長11.7%;清潔能源完成11.1億元,增長11.6%;安康絲綢完成產值2.8億元,增長6.2%。
3、“一體兩翼”工業貢獻突出。“一體兩翼”區域工業發展成效明顯,規模工業實現產值51.9億元,對全市規模工業的貢獻達78.5%。
4、培育規模企業取得新成效。繼上半年全市新增47戶規模企業之后,7月份,全市又新增了漢濱天實混凝土、天拓化工、興輝建材、江南印務、杜氏掛面、安泰煤礦、平利盛豐源、華美高礦業公司等8戶規模企業,累計新增規模工業企業總數達55戶,新增產值10億元,拉動規模工業增長18.5個百分點。
5、部分工業項目建成投產。旬陽、蜀河電站加快建設進度,白河電站進點開工,堯柏、江華、康寶和天實混凝土等一大批重點工業項目建成投產,至7月底,完成產值3.2億元,預計全年新增產值10.6億元。全市37個重點工業項目建設完成投資6.6億元,完成計劃的40%。漢濱萬噸醬醋生產線完成主體建設、洪山豆制品兩條生產線建成試產,石泉鎏金蠶絲絹生產線進行設備安裝調試,平利年產1.5億塊免燒磚項目進入試生產階段。
二、工業經濟后五個月的目標及措施
為確保完成全年規模工業130億元的目標任務,后5個月,工業月產水平必須達到12.8億元以上,為此,我們要抓好以下工作:
1、抓協調,為工業發展保駕護航。一是毫不松懈地抓好工業保增長各項政策的落實。繼續做好爭取中省市對工業企業流動資金貸款貼息等相關政策扶持。對成長性好的企業從資金、項目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工業企業開拓市場,降低庫存;二是進一步加強與統計部門的溝通銜接,及時掌握全市工業發展動態,找差距、添措施、促增長,對規模企業應統盡統;三是全力做好煤、電、油、運保障協調,確保工業經濟健康發展。完善行之有效的支持措施,堅持領導包抓重點企業制度,確保工業企業健康運行。
2、抓項目,促工業發展后勁。全力推進旬陽、白河水電站和旬陽大型鐵礦、3萬噸鋅焙砂、10萬噸納米氧化鋅、紫陽40萬噸鈦鐵精粉、紫陽鋯剛玉、漢陰新型建材、白河百萬噸硫鐵礦、鎮坪南江河梯級開發、石泉金礦、平利釩銅開發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力爭華電石泉火電廠、江鋅300萬噸硫酸/100萬噸不銹鋼、雨潤200萬頭生豬加工、陜汽旬陽專用車改裝、陜醫投石泉激素類原料藥、陜煤化石墨礦深加工等項目年內開工;集中力量,加快蜀河水電站、增盛化工、金龍建材等12個項目建設進度,力保年內投產。
3、抓規模,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按照下半年新增20戶,全年增加67戶規模工業企業的目標,全力做好規模企業的培育工作,力爭在三季度末,全市規模工業企業總數達到247戶,為工業保增長打下堅實基礎。
4、抓管理,確保行業平穩有序發展。一是繼續抓好秋蠶喂養。爭取秋蠶發種不低于20萬張,產鮮繭1400萬斤,折干繭3000噸;二是加強鮮繭收烘監管,強化質量監督,提高蠶繭質量,取締無證非法經營。堅決杜絕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和蠶桑協會非法收烘行為,打擊秋繭收購中競價收購,倒買倒賣行為,切實保障蠶農利益;三是加強水泥建材企業產能的總量控制,實行科學規劃,不搞一哄而起。
一、工業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
1、縣區、中省屬工業實現兩位數增長。縣區工業完成產值48.94億元,增長44.4%;中省工業完成產值14.3億元,增長11.37%。其中石泉、紫陽、嵐皋、平利、漢濱、白河6縣區實現了高速增長,分別為86.36%、61.56%、48.21%、47.90%、44.15%、41.62%。
2、特色產業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全市清潔能源、新型材料、生物醫藥、富硒食品和安康絲綢五大特色工業完成產值58.9億元,增長31.6%,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89.09%。其中,生物醫藥完成產值5億元,增長78.5%;富硒食品完成產值13.3億元,增長35.2%;新型材料完成產值26.7億元,增長11.7%;清潔能源完成11.1億元,增長11.6%;安康絲綢完成產值2.8億元,增長6.2%。
3、“一體兩翼”工業貢獻突出。“一體兩翼”區域工業發展成效明顯,規模工業實現產值51.9億元,對全市規模工業的貢獻達78.5%。
4、培育規模企業取得新成效。繼上半年全市新增47戶規模企業之后,7月份,全市又新增了漢濱天實混凝土、天拓化工、興輝建材、江南印務、杜氏掛面、安泰煤礦、平利盛豐源、華美高礦業公司等8戶規模企業,累計新增規模工業企業總數達55戶,新增產值10億元,拉動規模工業增長18.5個百分點。
5、部分工業項目建成投產。旬陽、蜀河電站加快建設進度,白河電站進點開工,堯柏、江華、康寶和天實混凝土等一大批重點工業項目建成投產,至7月底,完成產值3.2億元,預計全年新增產值10.6億元。全市37個重點工業項目建設完成投資6.6億元,完成計劃的40%。漢濱萬噸醬醋生產線完成主體建設、洪山豆制品兩條生產線建成試產,石泉鎏金蠶絲絹生產線進行設備安裝調試,平利年產1.5億塊免燒磚項目進入試生產階段。
二、工業經濟后五個月的目標及措施
為確保完成全年規模工業130億元的目標任務,后5個月,工業月產水平必須達到12.8億元以上,為此,我們要抓好以下工作:
1、抓協調,為工業發展保駕護航。一是毫不松懈地抓好工業保增長各項政策的落實。繼續做好爭取中省市對工業企業流動資金貸款貼息等相關政策扶持。對成長性好的企業從資金、項目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工業企業開拓市場,降低庫存;二是進一步加強與統計部門的溝通銜接,及時掌握全市工業發展動態,找差距、添措施、促增長,對規模企業應統盡統;三是全力做好煤、電、油、運保障協調,確保工業經濟健康發展。完善行之有效的支持措施,堅持領導包抓重點企業制度,確保工業企業健康運行。
2、抓項目,促工業發展后勁。全力推進旬陽、白河水電站和旬陽大型鐵礦、3萬噸鋅焙砂、10萬噸納米氧化鋅、紫陽40萬噸鈦鐵精粉、紫陽鋯剛玉、漢陰新型建材、白河百萬噸硫鐵礦、鎮坪南江河梯級開發、石泉金礦、平利釩銅開發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力爭華電石泉火電廠、江鋅300萬噸硫酸/100萬噸不銹鋼、雨潤200萬頭生豬加工、陜汽旬陽專用車改裝、陜醫投石泉激素類原料藥、陜煤化石墨礦深加工等項目年內開工;集中力量,加快蜀河水電站、增盛化工、金龍建材等12個項目建設進度,力保年內投產。
3、抓規模,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按照下半年新增20戶,全年增加67戶規模工業企業的目標,全力做好規模企業的培育工作,力爭在三季度末,全市規模工業企業總數達到247戶,為工業保增長打下堅實基礎。
4、抓管理,確保行業平穩有序發展。一是繼續抓好秋蠶喂養。爭取秋蠶發種不低于20萬張,產鮮繭1400萬斤,折干繭3000噸;二是加強鮮繭收烘監管,強化質量監督,提高蠶繭質量,取締無證非法經營。堅決杜絕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和蠶桑協會非法收烘行為,打擊秋繭收購中競價收購,倒買倒賣行為,切實保障蠶農利益;三是加強水泥建材企業產能的總量控制,實行科學規劃,不搞一哄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