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區域內企業不進行價格協調或者協調不成功的話,這種血腥廝殺會持續下去,最后只能是“剩者為王”。
上周,“大胖子”臺風“莫拉克”席卷我國臺灣后正面登陸福建,之后北上侵襲浙江等地,最后“放了上海的鴿子”。不過,華東地區的水泥行業大佬們卻如期而至。“目前江蘇水泥市場可以用血腥的歲月形容,主要原因是以海螺、南方、金峰、盤固為主的大企業產能增長迅速,導致供需失衡。如果區域內企業不進行價格協調或者協調不成功,這種血腥廝殺會持續下去。”8月7日,興業證券在上海召開的水泥行業投策會上,江蘇盤固水泥集團副總經理徐宏斌語出驚人。
現狀:產能過剩3億噸
產能過剩才是目前水泥價格不振的癥結所在。
數據顯示,2008年建成投產的新型干法生產線132條,新增水泥產能達2億噸。其中,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70多條,新增水泥生產能力9000余萬噸。水泥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大型新型干法水泥,所占比例進一步提高到61.82%,較上年末提高9.25個百分點。這些新增生產能力在2009年會充分釋放,對水泥市場形成供給壓力。據統計,目前國內水泥總產能達到17億噸,而市場需求大約在14億噸,有3億噸過剩產能。
此前,工信部新聞發言人朱宏任公開表示,目前我國水泥行業不是一般意義的過剩,而是嚴重過剩。
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對水泥行業投資和產能過剩問題進行調研摸底,水泥調研組結束了對江蘇、浙江、上海、江西、福建等水泥產能和項目情況的實地調研。據悉,下一步地方會將情況上報給發改委,上報的范圍包括全國31個省所有水泥廠項目。經過前期的調研和匯總,國家將對水泥產業投資和布局進行系統研究,將在產業拐點臨近之前控制總量,限制水泥項目投資。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大力進行結構調整將成為今后政策著力點。
徐宏斌認為,國家的控制一般主要是控制民營企業,對于大型企業集團基本上不會控制,最終結果可能導致產能只會增加不會減少,這是因為控制產能會導致行業利潤上升,進而影響水泥行業投資的增加,從這個意義上說,控制產能對行業影響不大。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是,水泥行業的發展會提升裝備工藝的發展,基于這些考慮,國家不會對水泥行業產能控制過多。
公司調查:西邊歡喜東邊愁
記者從行業龍頭企業獲悉,產能過剩目前對大企業的影響很小。行業龍頭企業反倒希望國家采取限產措施。
海螺水泥的工作人員表示,雖然目前行業產能過剩3億噸,但有4億噸的落后產能有待淘汰。產能過剩對海螺水泥不會有影響,即使限產,也是限制落后產能,目前海螺水泥的產能完全釋放。限產會導致小企業和落后產能被淘汰,反而對大企業有利。
據記者了解,地處甘肅的祁連山目前產能也是完全釋放,產品銷售供不應求,價格也處于高位。在行業產能過程背景下,祁連山從來沒有停止過做大做強的腳步,先是在永登、平涼新建了3條日產2500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又并購重組武山水泥廠、蘭州大通河水泥公司、甘谷浴佛水泥公司等企業。在成縣、甘谷建設兩條日產3000噸的生產線,在西寧和永登開工建設兩條日產5000噸的生產線。目前,公司投資的青海日產2500噸項目已建成投產,永登、青海日產5000噸和漳縣日產3000噸等項目相繼開工建設,成縣、甘谷日產3000噸項目年底將建成投產。
祁連山的工作人員對此的解釋是,你不擴建產能,別人也在建,還不如自己建新生產線淘汰落后產能,給自己爭取主動權。限產應該是未來的事情,目前還沒聽說。
相對西部地區,長三角地區的水泥企業日子不是很好過。
上海建材水泥公司副總沈吉文表示,上海、江蘇、浙江三地的水泥市場是聯動的,總體而言,今年上半年需求還是比較好的,但是今年水泥價格則一路下跌,這主要是因為供應增加導致原有平衡被打破,并非是由于需求萎縮導致價格下跌。不過6月份以來由于受梅雨影響,需求還是出現一定的過剩,目前產能過剩達到20%~30%,所以競爭是比較激烈的。水泥行業是高負債、重資產的行業,該特點決定水泥行業退出不容易,而且也不能長期停窯,像我們公司如果停產一年,一年就要虧1億多,因此,大家只要虧損幅度不會超過變動成本,就會進行生產,從而導致競爭日趨激烈。
浙江中利達水泥營銷副總顧云峰認為,浙江產能過剩問題從2008年以來就已經出現,因此浙江每年各水泥企業都會探討限產保價問題,但總體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由于外省水泥的輸入如海螺水泥等,導致供需矛盾。今年8月份浙江省準備進行再次限產保價,目的是壓縮產能。雖然產能過剩,但浙江水泥市場,特別是杭州周邊區域市場,后市還是比較樂觀的,主要是由于以杭州為中心的三線一樞紐工程已經開始啟動,以杭州為中心帶的水泥需求會不錯。但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在浙江產能過剩的情況下,部分企業(如海螺準備在溫州新建200萬噸的粉磨站,8月12日建德的5000T/D的熟料線就要動工了)還是準備在浙江新建生產線,導致了浙江市場目前不容樂觀。
上周,“大胖子”臺風“莫拉克”席卷我國臺灣后正面登陸福建,之后北上侵襲浙江等地,最后“放了上海的鴿子”。不過,華東地區的水泥行業大佬們卻如期而至。“目前江蘇水泥市場可以用血腥的歲月形容,主要原因是以海螺、南方、金峰、盤固為主的大企業產能增長迅速,導致供需失衡。如果區域內企業不進行價格協調或者協調不成功,這種血腥廝殺會持續下去。”8月7日,興業證券在上海召開的水泥行業投策會上,江蘇盤固水泥集團副總經理徐宏斌語出驚人。
現狀:產能過剩3億噸
產能過剩才是目前水泥價格不振的癥結所在。
數據顯示,2008年建成投產的新型干法生產線132條,新增水泥產能達2億噸。其中,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70多條,新增水泥生產能力9000余萬噸。水泥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大型新型干法水泥,所占比例進一步提高到61.82%,較上年末提高9.25個百分點。這些新增生產能力在2009年會充分釋放,對水泥市場形成供給壓力。據統計,目前國內水泥總產能達到17億噸,而市場需求大約在14億噸,有3億噸過剩產能。
此前,工信部新聞發言人朱宏任公開表示,目前我國水泥行業不是一般意義的過剩,而是嚴重過剩。
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對水泥行業投資和產能過剩問題進行調研摸底,水泥調研組結束了對江蘇、浙江、上海、江西、福建等水泥產能和項目情況的實地調研。據悉,下一步地方會將情況上報給發改委,上報的范圍包括全國31個省所有水泥廠項目。經過前期的調研和匯總,國家將對水泥產業投資和布局進行系統研究,將在產業拐點臨近之前控制總量,限制水泥項目投資。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大力進行結構調整將成為今后政策著力點。
徐宏斌認為,國家的控制一般主要是控制民營企業,對于大型企業集團基本上不會控制,最終結果可能導致產能只會增加不會減少,這是因為控制產能會導致行業利潤上升,進而影響水泥行業投資的增加,從這個意義上說,控制產能對行業影響不大。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是,水泥行業的發展會提升裝備工藝的發展,基于這些考慮,國家不會對水泥行業產能控制過多。
公司調查:西邊歡喜東邊愁
記者從行業龍頭企業獲悉,產能過剩目前對大企業的影響很小。行業龍頭企業反倒希望國家采取限產措施。
海螺水泥的工作人員表示,雖然目前行業產能過剩3億噸,但有4億噸的落后產能有待淘汰。產能過剩對海螺水泥不會有影響,即使限產,也是限制落后產能,目前海螺水泥的產能完全釋放。限產會導致小企業和落后產能被淘汰,反而對大企業有利。
據記者了解,地處甘肅的祁連山目前產能也是完全釋放,產品銷售供不應求,價格也處于高位。在行業產能過程背景下,祁連山從來沒有停止過做大做強的腳步,先是在永登、平涼新建了3條日產2500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又并購重組武山水泥廠、蘭州大通河水泥公司、甘谷浴佛水泥公司等企業。在成縣、甘谷建設兩條日產3000噸的生產線,在西寧和永登開工建設兩條日產5000噸的生產線。目前,公司投資的青海日產2500噸項目已建成投產,永登、青海日產5000噸和漳縣日產3000噸等項目相繼開工建設,成縣、甘谷日產3000噸項目年底將建成投產。
祁連山的工作人員對此的解釋是,你不擴建產能,別人也在建,還不如自己建新生產線淘汰落后產能,給自己爭取主動權。限產應該是未來的事情,目前還沒聽說。
相對西部地區,長三角地區的水泥企業日子不是很好過。
上海建材水泥公司副總沈吉文表示,上海、江蘇、浙江三地的水泥市場是聯動的,總體而言,今年上半年需求還是比較好的,但是今年水泥價格則一路下跌,這主要是因為供應增加導致原有平衡被打破,并非是由于需求萎縮導致價格下跌。不過6月份以來由于受梅雨影響,需求還是出現一定的過剩,目前產能過剩達到20%~30%,所以競爭是比較激烈的。水泥行業是高負債、重資產的行業,該特點決定水泥行業退出不容易,而且也不能長期停窯,像我們公司如果停產一年,一年就要虧1億多,因此,大家只要虧損幅度不會超過變動成本,就會進行生產,從而導致競爭日趨激烈。
浙江中利達水泥營銷副總顧云峰認為,浙江產能過剩問題從2008年以來就已經出現,因此浙江每年各水泥企業都會探討限產保價問題,但總體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由于外省水泥的輸入如海螺水泥等,導致供需矛盾。今年8月份浙江省準備進行再次限產保價,目的是壓縮產能。雖然產能過剩,但浙江水泥市場,特別是杭州周邊區域市場,后市還是比較樂觀的,主要是由于以杭州為中心的三線一樞紐工程已經開始啟動,以杭州為中心帶的水泥需求會不錯。但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在浙江產能過剩的情況下,部分企業(如海螺準備在溫州新建200萬噸的粉磨站,8月12日建德的5000T/D的熟料線就要動工了)還是準備在浙江新建生產線,導致了浙江市場目前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