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GPS?英文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翻譯成中文就是“全球位置測定系統”。說起GPS,你一定馬上想到好萊塢大片里,情報員們利用這些最尖端的技術來完成“不可能的任務”。而實際上,為了整治工程車,杭州市請出衛星來幫忙,利用這項“高科技”給將“狂奔”的工程車套上“韁繩”。
截至目前,全市1800余輛混凝土攪拌車已全部加裝了GPS。拱墅區、下沙經濟開發區、西湖區以及江干區已經分別建立了GPS定位系統監測工作站,利用統一的平臺,對車輛實施監控,規范混凝土攪拌車行駛路線、車速。這些遠在萬里高空的衛星,將成為杭州市民24小時不間斷巡邏的“守護神”。
“如果效果好,還將在行業內推廣。”杭州市安監局副局長呂立先肯定地說,最終要建立市大型運輸車輛監控中心,實行市場化管理的模式。加強管理是有效果的,今年1—7月份,全市發生涉及工程運輸車的道路交通事故共造成33人死亡,同比減少7人。下一步,杭州市將把這套管理辦法從老城區推廣到其他縣(市、區)。
核心提示:今后,杭州凡是從事散裝水泥運輸、混凝土攪拌、渣土運輸的車輛,都要全部安裝GPS系統、左右呼叫系統、加裝安全防護網、安裝監督電話;黃沙運輸車和石料運輸車力爭50%左右的車輛安裝GPS系統;每個區都要建立一個GPS工作站,還將建立杭州市大型運輸車輛監控中心。
公司實時監控出廠工程車
“這次工程車專項整治,著重推廣一些科技手段,比如拱墅區混凝土安全協會在380輛車上都裝上了GPS。GPS不僅能防止司機沿途偷偷‘卸貨’,還能監管車輛行駛路線、車速。”市安監局局長陳伯雄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市區(含蕭山、余杭)發生工程車事故28起,死亡29人,沒有一起交通事故是由拱墅區的混凝土攪拌車闖的禍。
近日,記者在位于拱墅區的一家混凝土公司看到,攪拌車一旦出廠,公司調度室可以實時對車輛運行進行監控。若攪拌車超速,駕駛室內的蜂鳴器就會不斷地鳴叫,直至車速降到限定車速之內。超速信息還會即時在公司GPS超速跟蹤報警系統平臺顯示,車隊長的手機會收到該車超速的短信。
“除了公司有這套報警系統,我們協會的GPS超速跟蹤報警系統平臺也會收到超速提示。我們有專人在實時監控,并及時把超速信息告知該車所屬的車隊長。”拱墅區混凝土安全協會一位工作人員如是說。
拱墅區一家混凝土企業的車隊長說,我們設的最高時速為50公里/小時。一旦超過,GPS就會發出語音提醒,記錄會傳到公司。第二天,公司就會扣當班司機10元獎金,并扣當月安全獎。
“車上有GPS全天24小時監控著,我們開車自然會小心很多。否則,被投訴處罰不說,搞不好還會丟了飯碗,不劃算的。”面對人大代表的詢問,一位姓黃的司機師傅憨厚地笑著說。
安全就是盈利,“這筆賬劃得來”
“為一輛混凝土攪拌車安裝GPS的費用,包括改裝防護網,加裝頂燈、語音提示器,大約是1萬元。但我們毫不猶豫地花了這筆錢,并將公司所屬的36臺車全部安裝了這套系統。”日前,面對上門檢查的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和市民代表,杭州欣達混凝土有限公司總經理周軍說,公司雖然一次性投入了不小的成本,但收益也是明顯的。
據統計,該公司2008年1—7月發生車輛安全事故次數9起,傷人事故0起,死亡事故1起,經濟損42.28萬元;而2009年1—7月發生車輛安全事故次數6起,傷人事故0起,死亡事故0起,經濟損失1.39萬元,同比下降了328%。
“所有成本都找回來了。因為發生一起死亡事故,損失起碼30萬元以上,更不要說發生事故后所耗費的精力,對企業正常經營的不利影響。”拱墅區混凝土安全協會會長沈金根表示,對工程車行業來說,安全就是贏利。
就是這筆賬,讓拱墅區混凝土安全協會下屬13家企業的老板全部被說服了。 “停車回看”、改裝防護欄、裝GPS,所有這些措施,他們都一一響應。
杭州將建立大型運輸車輛監控中心
據市安監局調查顯示:截至8月10日,全市共有工程運輸企業201家,工程運輸車輛3217臺,其中主城區1947臺,屬專項整治范圍的四類車1848臺,目前全市已有1800余輛混凝土攪拌車加裝了GPS。
陳伯雄說,杭州整治工程車要打“科技牌”,用科技手段給狂奔的工程車套上“韁繩”。凡是在杭州從事散裝水泥運輸、混凝土攪拌、渣土運輸的車輛,都要全部安裝GPS系統、左右呼叫系統、加裝安全防護網、安裝監督電話。黃沙運輸車和石料運輸車,力爭50%左右的車輛安裝GPS系統。
截至目前,工程運輸企業較為集中的拱墅區、江干區、西湖區和下沙經濟開發區都已經建立了GPS工作站,利用這一監管平臺,管住車輛行駛路線、速度。
“下沙和拱墅的工程車加裝GPS后,沒有發生一起重大的工程車事故。今后將推廣他們的經驗,在每個區都建立一個GPS工作站。”呂立先說,最終要建立杭州市大型運輸車輛監控中心,實行市場化管理的模式。
截至目前,全市1800余輛混凝土攪拌車已全部加裝了GPS。拱墅區、下沙經濟開發區、西湖區以及江干區已經分別建立了GPS定位系統監測工作站,利用統一的平臺,對車輛實施監控,規范混凝土攪拌車行駛路線、車速。這些遠在萬里高空的衛星,將成為杭州市民24小時不間斷巡邏的“守護神”。
“如果效果好,還將在行業內推廣。”杭州市安監局副局長呂立先肯定地說,最終要建立市大型運輸車輛監控中心,實行市場化管理的模式。加強管理是有效果的,今年1—7月份,全市發生涉及工程運輸車的道路交通事故共造成33人死亡,同比減少7人。下一步,杭州市將把這套管理辦法從老城區推廣到其他縣(市、區)。
核心提示:今后,杭州凡是從事散裝水泥運輸、混凝土攪拌、渣土運輸的車輛,都要全部安裝GPS系統、左右呼叫系統、加裝安全防護網、安裝監督電話;黃沙運輸車和石料運輸車力爭50%左右的車輛安裝GPS系統;每個區都要建立一個GPS工作站,還將建立杭州市大型運輸車輛監控中心。
公司實時監控出廠工程車
“這次工程車專項整治,著重推廣一些科技手段,比如拱墅區混凝土安全協會在380輛車上都裝上了GPS。GPS不僅能防止司機沿途偷偷‘卸貨’,還能監管車輛行駛路線、車速。”市安監局局長陳伯雄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市區(含蕭山、余杭)發生工程車事故28起,死亡29人,沒有一起交通事故是由拱墅區的混凝土攪拌車闖的禍。
近日,記者在位于拱墅區的一家混凝土公司看到,攪拌車一旦出廠,公司調度室可以實時對車輛運行進行監控。若攪拌車超速,駕駛室內的蜂鳴器就會不斷地鳴叫,直至車速降到限定車速之內。超速信息還會即時在公司GPS超速跟蹤報警系統平臺顯示,車隊長的手機會收到該車超速的短信。
“除了公司有這套報警系統,我們協會的GPS超速跟蹤報警系統平臺也會收到超速提示。我們有專人在實時監控,并及時把超速信息告知該車所屬的車隊長。”拱墅區混凝土安全協會一位工作人員如是說。
拱墅區一家混凝土企業的車隊長說,我們設的最高時速為50公里/小時。一旦超過,GPS就會發出語音提醒,記錄會傳到公司。第二天,公司就會扣當班司機10元獎金,并扣當月安全獎。
“車上有GPS全天24小時監控著,我們開車自然會小心很多。否則,被投訴處罰不說,搞不好還會丟了飯碗,不劃算的。”面對人大代表的詢問,一位姓黃的司機師傅憨厚地笑著說。
安全就是盈利,“這筆賬劃得來”
“為一輛混凝土攪拌車安裝GPS的費用,包括改裝防護網,加裝頂燈、語音提示器,大約是1萬元。但我們毫不猶豫地花了這筆錢,并將公司所屬的36臺車全部安裝了這套系統。”日前,面對上門檢查的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和市民代表,杭州欣達混凝土有限公司總經理周軍說,公司雖然一次性投入了不小的成本,但收益也是明顯的。
據統計,該公司2008年1—7月發生車輛安全事故次數9起,傷人事故0起,死亡事故1起,經濟損42.28萬元;而2009年1—7月發生車輛安全事故次數6起,傷人事故0起,死亡事故0起,經濟損失1.39萬元,同比下降了328%。
“所有成本都找回來了。因為發生一起死亡事故,損失起碼30萬元以上,更不要說發生事故后所耗費的精力,對企業正常經營的不利影響。”拱墅區混凝土安全協會會長沈金根表示,對工程車行業來說,安全就是贏利。
就是這筆賬,讓拱墅區混凝土安全協會下屬13家企業的老板全部被說服了。 “停車回看”、改裝防護欄、裝GPS,所有這些措施,他們都一一響應。
杭州將建立大型運輸車輛監控中心
據市安監局調查顯示:截至8月10日,全市共有工程運輸企業201家,工程運輸車輛3217臺,其中主城區1947臺,屬專項整治范圍的四類車1848臺,目前全市已有1800余輛混凝土攪拌車加裝了GPS。
陳伯雄說,杭州整治工程車要打“科技牌”,用科技手段給狂奔的工程車套上“韁繩”。凡是在杭州從事散裝水泥運輸、混凝土攪拌、渣土運輸的車輛,都要全部安裝GPS系統、左右呼叫系統、加裝安全防護網、安裝監督電話。黃沙運輸車和石料運輸車,力爭50%左右的車輛安裝GPS系統。
截至目前,工程運輸企業較為集中的拱墅區、江干區、西湖區和下沙經濟開發區都已經建立了GPS工作站,利用這一監管平臺,管住車輛行駛路線、速度。
“下沙和拱墅的工程車加裝GPS后,沒有發生一起重大的工程車事故。今后將推廣他們的經驗,在每個區都建立一個GPS工作站。”呂立先說,最終要建立杭州市大型運輸車輛監控中心,實行市場化管理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