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在美麗的東海之濱、三門灣畔,中美兩國最大的能源合作項目、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三門核電一期工程正在轟轟烈烈的興建之中。
從廠址勘查到正式開工,三門核電工程飽受風雨滄桑。26年雖是歷史的一瞬間,但足以使一個人從青絲變為白發。這其中,有人在翹首以盼,有人在默默奉獻,有夢想成真的喜悅,更有重任在肩的豪情……
實現夢想的
第一步
缺電,缺電,缺電,高溫一天比一天更為猛烈地襲來,臺州電網饑渴的感覺也越來越強烈。
改革開放后,我市經濟快速發展,能源瓶頸問題也逐漸凸顯。拉閘限電,石油、煤炭供應緊張,同時,常規能源大量使用,導致環境污染加劇。盡快提高清潔能源比重,加快發展核電建設,已成為大勢所趨。
鮮為人知的是,核電站三門廠址項目最早起步于1983年。那時,海鹽秦山核電站已經開始選址,臺州核電站三門廠址項目同時也被國家電力工業部、國家計劃委員會提入重要的議事日程。
1983年,三門核電廠址被列入國家規劃內的核電預選廠址。同年6月,由華東電管局、浙江省電力局和華東電力設計院等單位組成的核電選址小組,在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支持和配合下,踏勘了杭州灣及三門灣以北的浙東沿海12個點。他們經過反復比較和精心挑選,最后決定以嘉興市平湖縣乍浦和臺州三門縣健跳兩個廠址作為初步可行性研究對象。這喜訊傳來,讓嚴重缺電的臺州興奮了好長一段日子。
核電廠選址漫長而艱苦,臺州計經委、臺州電力局為此派出5名同志參與這項工作。72歲的沈宏羅老人,現供職于臺州市新宏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當年,他也參與了核電選址工作。時隔多年,每當他回憶往事,總會感慨萬分!
那時,他們跋山涉水,在三門境內多次踏勘了貓頭山、牛山、擴塘山和雞公嶼等地,在臨海踏勘了桃渚港口和白沙山,在黃巖踏勘了瑯璣山,在玉環踏勘了小麥嶼,足跡遍及臺州許多地方。
“浙江是能源匱乏的地方,臺州也一樣。你們若能夠挑選出好的核電廠址,那好比找到了一個大煤礦,功不可沒!”時任省電力局局長的葛洪升這樣說。
這番話如同一縷春風拂上心頭,核電選址工作小組人員的眼眶都濕潤了。之后,他們更加含辛茹苦地工作!
讓沈宏羅記憶猶新的是,那時的三門貓頭山半島,周圍渺無人煙,山上灌木、雜草叢生。山上沒有路,為了順利完成選址任務,他們硬是踩出了一條山路。山路很滑,有人不慎跌倒,摔傷了手足,但他們一次次堅強地爬了起來。更可貴的是,一些工作人員住進了大路灣漁村簡陋的農戶家,過著非常艱苦的生活;還有一些人為方便工作,就搭起帳篷,把家安扎在貓頭山附近。
1984年11月20日至25日,水電部和浙江省在杭州浙江賓館專門召開了浙江核電站站址討論會,參加會議的有19個單位的50多位代表。經過6天的反復討論和研究,與會人士形成共識。專家們一致認為,最終被選中的貓頭山核電站站址條件十分優越,具備地質條件好、歷史地震小而少、人口密度低和環保條件較好等優點。
在挑選好三門核電站站址的同時,核電選址工作小組人員又到海鹽,對秦山核電站站址進行調查研究,并提出評價意見。通過對三門貓頭山、海鹽秦山兩個核電站站址的對比,大家認為,兩個核電站站址條件都很好,而且地質條件都完全具備建核電站的條件。
但當時,由于國家只能先上一個核電站,大家通過比較,認為秦山核電站的地理位置比較適中,交通也方便,且位于電力負荷中心、易于上馬等,就提出先上秦山核電站的傾向性推薦意見,而三門核電站則作為預備建設項目,供領導研究決策。
躋身省重點工程
預備項目行列
21世紀初,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我省電力需求的迅猛增長,三門核電項目又找到了新的發展機會。
根據當時火電建設的經驗——前期工作開展得相對成熟的廠址就容易獲得國家批準立項,由此可以預見,三門建核電站的開工已為期不遠。另外,當地各級領導和廣大群眾對建設核電站的積極性特別高漲,他們看到上面派人來,就歡欣鼓舞,奔走相告。
2000年12月,三門開始著手籌備工作。
2001年1月19日,代行項目法人職責的中核集團公司首次召開“三門核電項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專題會”。會上,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公布了《三門核電廠工程可行性研究項目指導書》,新一輪三門核電可行性研究工作正式啟動。次年2月,省政府正式同意組建三門核電項目籌備處,代行企業法人職責。從此,籌建處由中核集團公司的內部機構,一下子轉化為與浙江省聯合成立的機構,雙方均派代表參加籌備工作。
更令人鼓舞的是,2001年12月下旬,我省決定將三門核電列為浙江省重點工程預備項目,并批復“四通一平”工程立項和初步設計,這為以后國家正式批準該項目立項,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2001年底,三門核電廠址征地的勘測及政策處理工作宣告開始。2002年9月1日,“四通一平”工程正式開工。為了做好場平工作,三門核電項目籌備處根據現場的自然地貌,將烏龜山、獅子山和娘娘殿崗三座小山分為三個施工標段進行公開招標,開挖土石方750萬方。當時的計劃目標是,2005年底澆筑第一罐混凝土,2010年底1號機組發電。
全球首臺AP1000
核電機組落戶三門
2004年,國家決定通過國際招標引進第三代核電技術。三門核電項目由于準備充分,排列在擬建廠址的首位。
同年9月1日,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三門核電一期工程項目建議書》,同意三門百萬千瓦級核電工程立項,并開展可行性研究;批準三門核電廠址規劃容量為6臺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一期工程建設兩臺;通過招標和公開競爭,選擇國外合作伙伴,引進國際上先進的第三代壓水堆核電技術。
之后,10多家國際核電巨頭紛紛遞交了核電設備投標文件。經過初選,俄羅斯原子能出口公司、美國西屋電氣公司和法國法馬通三家公司入圍。
隨著招標工作的逐步深入,2005年4月17日,三門核電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其全面負責工程建造、調試、運營和管理等工作。最后,我國選擇了由美國西屋電氣公司開發的第三代先進壓水堆核電技術AP1000。
2006年12月16日,中美兩國政府及雙方企業簽署了《關于在中國合作建設先進壓水堆核電項目及相關技術轉讓的諒解備忘錄》。
2007年5月14日,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三門核電有限公司、山東核電有限公司與美國西屋電氣公司、紹爾工程公司,在美國芝加哥簽署《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最終合同談判備忘錄》。在備忘錄中,中美雙方同意通過依托項目建設和技術轉讓的實施,使中方實現對AP1000技術核電站的“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運營”的最終目標。同年7月24日,第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合同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署,確定我國將從美國引進4臺AP1000核電機組。其中,三門核電承建第一臺和第三臺核電機組,這意味著三門核電1號機組成為全球首臺AP1000核電機組。
2007年12月31日,三門核電項目正式啟動,這標志著該項目已進入工程建設的重要階段。根據合同約定,71個月后,三門核電首臺機組將實現并網發電,并陸續按計劃實現其他機組建設的合同目標。
核電工地
捷報頻傳
2008年,這是三門核電項目正式啟動后的第一年,也是做好主體工程建設準備的關鍵一年。
三門核電有限公司的員工與來自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國核工程公司和美國西屋電氣公司駐廠的專家們一起聯手作戰。他們將AP1000核電理論構思,迅速轉化成一個個數據、一張張工程圖紙,再轉化成現場真實的鋼筋與水泥:
2008年2月21日,發布設計建造階段的質量保證大綱;2月25日,《初步安全分析報告》提交國家核安全局審查;2月26日,全球首個AP1000三門核電一期工程負挖工程開工,這標志著三門核電一期工程在進入現場實質性建造施工階段。三門核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顧軍感慨地說:“這些成績的取得都來之不易!”
據專家介紹,一期工程自2007年12月31日啟動以來,中核集團三門核電有限公司與相關協作單位緊密合作,較好地發揮業主的主導作用,積極推進項目進展,使AP1000依托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得以有效開展。在三門核電有限公司和現場參建方的支持和配合下,原計劃2008年3月31日開工的三門核電一期工程負挖工作,比計劃提前1個月開工,為實現首臺機組澆注第一罐混凝土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2009年4月19日,在期盼目光的注視下,三門核電站一期工程開工建設。工地上彩旗飄揚,人頭攢動,一派喜氣洋洋。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宣布工程全面開工。他強調,中國要積極推進核電建設,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說,這項工程是中美兩國最大的能源合作項目,將為人類和平利用核能作出應有貢獻。
三門核電工程鋼安全殼拼裝場。
從廠址勘查到正式開工,三門核電工程飽受風雨滄桑。26年雖是歷史的一瞬間,但足以使一個人從青絲變為白發。這其中,有人在翹首以盼,有人在默默奉獻,有夢想成真的喜悅,更有重任在肩的豪情……
實現夢想的
第一步
缺電,缺電,缺電,高溫一天比一天更為猛烈地襲來,臺州電網饑渴的感覺也越來越強烈。
改革開放后,我市經濟快速發展,能源瓶頸問題也逐漸凸顯。拉閘限電,石油、煤炭供應緊張,同時,常規能源大量使用,導致環境污染加劇。盡快提高清潔能源比重,加快發展核電建設,已成為大勢所趨。
鮮為人知的是,核電站三門廠址項目最早起步于1983年。那時,海鹽秦山核電站已經開始選址,臺州核電站三門廠址項目同時也被國家電力工業部、國家計劃委員會提入重要的議事日程。
1983年,三門核電廠址被列入國家規劃內的核電預選廠址。同年6月,由華東電管局、浙江省電力局和華東電力設計院等單位組成的核電選址小組,在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支持和配合下,踏勘了杭州灣及三門灣以北的浙東沿海12個點。他們經過反復比較和精心挑選,最后決定以嘉興市平湖縣乍浦和臺州三門縣健跳兩個廠址作為初步可行性研究對象。這喜訊傳來,讓嚴重缺電的臺州興奮了好長一段日子。
核電廠選址漫長而艱苦,臺州計經委、臺州電力局為此派出5名同志參與這項工作。72歲的沈宏羅老人,現供職于臺州市新宏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當年,他也參與了核電選址工作。時隔多年,每當他回憶往事,總會感慨萬分!
那時,他們跋山涉水,在三門境內多次踏勘了貓頭山、牛山、擴塘山和雞公嶼等地,在臨海踏勘了桃渚港口和白沙山,在黃巖踏勘了瑯璣山,在玉環踏勘了小麥嶼,足跡遍及臺州許多地方。
“浙江是能源匱乏的地方,臺州也一樣。你們若能夠挑選出好的核電廠址,那好比找到了一個大煤礦,功不可沒!”時任省電力局局長的葛洪升這樣說。
這番話如同一縷春風拂上心頭,核電選址工作小組人員的眼眶都濕潤了。之后,他們更加含辛茹苦地工作!
讓沈宏羅記憶猶新的是,那時的三門貓頭山半島,周圍渺無人煙,山上灌木、雜草叢生。山上沒有路,為了順利完成選址任務,他們硬是踩出了一條山路。山路很滑,有人不慎跌倒,摔傷了手足,但他們一次次堅強地爬了起來。更可貴的是,一些工作人員住進了大路灣漁村簡陋的農戶家,過著非常艱苦的生活;還有一些人為方便工作,就搭起帳篷,把家安扎在貓頭山附近。
1984年11月20日至25日,水電部和浙江省在杭州浙江賓館專門召開了浙江核電站站址討論會,參加會議的有19個單位的50多位代表。經過6天的反復討論和研究,與會人士形成共識。專家們一致認為,最終被選中的貓頭山核電站站址條件十分優越,具備地質條件好、歷史地震小而少、人口密度低和環保條件較好等優點。
在挑選好三門核電站站址的同時,核電選址工作小組人員又到海鹽,對秦山核電站站址進行調查研究,并提出評價意見。通過對三門貓頭山、海鹽秦山兩個核電站站址的對比,大家認為,兩個核電站站址條件都很好,而且地質條件都完全具備建核電站的條件。
但當時,由于國家只能先上一個核電站,大家通過比較,認為秦山核電站的地理位置比較適中,交通也方便,且位于電力負荷中心、易于上馬等,就提出先上秦山核電站的傾向性推薦意見,而三門核電站則作為預備建設項目,供領導研究決策。
躋身省重點工程
預備項目行列
21世紀初,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我省電力需求的迅猛增長,三門核電項目又找到了新的發展機會。
根據當時火電建設的經驗——前期工作開展得相對成熟的廠址就容易獲得國家批準立項,由此可以預見,三門建核電站的開工已為期不遠。另外,當地各級領導和廣大群眾對建設核電站的積極性特別高漲,他們看到上面派人來,就歡欣鼓舞,奔走相告。
2000年12月,三門開始著手籌備工作。
2001年1月19日,代行項目法人職責的中核集團公司首次召開“三門核電項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專題會”。會上,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公布了《三門核電廠工程可行性研究項目指導書》,新一輪三門核電可行性研究工作正式啟動。次年2月,省政府正式同意組建三門核電項目籌備處,代行企業法人職責。從此,籌建處由中核集團公司的內部機構,一下子轉化為與浙江省聯合成立的機構,雙方均派代表參加籌備工作。
更令人鼓舞的是,2001年12月下旬,我省決定將三門核電列為浙江省重點工程預備項目,并批復“四通一平”工程立項和初步設計,這為以后國家正式批準該項目立項,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2001年底,三門核電廠址征地的勘測及政策處理工作宣告開始。2002年9月1日,“四通一平”工程正式開工。為了做好場平工作,三門核電項目籌備處根據現場的自然地貌,將烏龜山、獅子山和娘娘殿崗三座小山分為三個施工標段進行公開招標,開挖土石方750萬方。當時的計劃目標是,2005年底澆筑第一罐混凝土,2010年底1號機組發電。
全球首臺AP1000
核電機組落戶三門
2004年,國家決定通過國際招標引進第三代核電技術。三門核電項目由于準備充分,排列在擬建廠址的首位。
同年9月1日,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三門核電一期工程項目建議書》,同意三門百萬千瓦級核電工程立項,并開展可行性研究;批準三門核電廠址規劃容量為6臺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一期工程建設兩臺;通過招標和公開競爭,選擇國外合作伙伴,引進國際上先進的第三代壓水堆核電技術。
之后,10多家國際核電巨頭紛紛遞交了核電設備投標文件。經過初選,俄羅斯原子能出口公司、美國西屋電氣公司和法國法馬通三家公司入圍。
隨著招標工作的逐步深入,2005年4月17日,三門核電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其全面負責工程建造、調試、運營和管理等工作。最后,我國選擇了由美國西屋電氣公司開發的第三代先進壓水堆核電技術AP1000。
2006年12月16日,中美兩國政府及雙方企業簽署了《關于在中國合作建設先進壓水堆核電項目及相關技術轉讓的諒解備忘錄》。
2007年5月14日,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三門核電有限公司、山東核電有限公司與美國西屋電氣公司、紹爾工程公司,在美國芝加哥簽署《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最終合同談判備忘錄》。在備忘錄中,中美雙方同意通過依托項目建設和技術轉讓的實施,使中方實現對AP1000技術核電站的“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運營”的最終目標。同年7月24日,第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合同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署,確定我國將從美國引進4臺AP1000核電機組。其中,三門核電承建第一臺和第三臺核電機組,這意味著三門核電1號機組成為全球首臺AP1000核電機組。
2007年12月31日,三門核電項目正式啟動,這標志著該項目已進入工程建設的重要階段。根據合同約定,71個月后,三門核電首臺機組將實現并網發電,并陸續按計劃實現其他機組建設的合同目標。
核電工地
捷報頻傳
2008年,這是三門核電項目正式啟動后的第一年,也是做好主體工程建設準備的關鍵一年。
三門核電有限公司的員工與來自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國核工程公司和美國西屋電氣公司駐廠的專家們一起聯手作戰。他們將AP1000核電理論構思,迅速轉化成一個個數據、一張張工程圖紙,再轉化成現場真實的鋼筋與水泥:
2008年2月21日,發布設計建造階段的質量保證大綱;2月25日,《初步安全分析報告》提交國家核安全局審查;2月26日,全球首個AP1000三門核電一期工程負挖工程開工,這標志著三門核電一期工程在進入現場實質性建造施工階段。三門核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顧軍感慨地說:“這些成績的取得都來之不易!”
據專家介紹,一期工程自2007年12月31日啟動以來,中核集團三門核電有限公司與相關協作單位緊密合作,較好地發揮業主的主導作用,積極推進項目進展,使AP1000依托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得以有效開展。在三門核電有限公司和現場參建方的支持和配合下,原計劃2008年3月31日開工的三門核電一期工程負挖工作,比計劃提前1個月開工,為實現首臺機組澆注第一罐混凝土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2009年4月19日,在期盼目光的注視下,三門核電站一期工程開工建設。工地上彩旗飄揚,人頭攢動,一派喜氣洋洋。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宣布工程全面開工。他強調,中國要積極推進核電建設,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說,這項工程是中美兩國最大的能源合作項目,將為人類和平利用核能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