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審計“4萬億”曝出四問題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5-19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國際金融報
核心提示:審計“4萬億”曝出四問題
  昨天,國家審計署發布《關于中央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政策措施貫徹落實的審計情況》披露,截至今年一季度,2008年底新增1000億元中央投資計劃和預算已全部下達,2009年初新增1300億元中央投資計劃和預算基本下達。這是眾所皆知的 4萬億元刺激方案中的一部分。從審計情況看,資金落實情況存在一些令人擔憂之處。

  “四隱患”:暴露

  報告顯示,在對中央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中,有4方面問題值得注意:一、有些項目的地方配套資金到位率不高。截至今年3月底,審計抽查的18個省、區、市335個新增投資項目,中央投資資金平均到位率為94%,但有的項目按工程進度地方配套資金到位僅為48%。二、部分政策的實施辦法不夠完善。由于稅收政策調控目標的多重性,個別高耗能、高排放企業享受了一些稅收優惠;一些企業在利用本企業中間環節產生的廢棄物和再生資源進行生產時,沒有充分享受到國家支持發展循環經濟的優惠政策;一些扶持中小企業政策操作性不夠強,影響了扶持中小企業政策的實施效果。三、部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規劃和管理亟待進一步加強。四、由于一些基層銀行審核把關不嚴,一些企業利用虛假合同和發票辦理票據貼現,部分貼現資金被存入銀行謀取利差,而未注入到實體經濟運行中。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袁鋼明在調研途中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刺激經濟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激活經濟體活力,但從審計結果來看,經濟中最具活力的中小企業沒有得到支持。相反,得到資金支持的都是不那么缺錢的國有大企業。”

  “三建議”:補漏

  針對上述審計情況,審計署提出了3項建議:地方各級政府應進一步采取措施,明確新增投資資金配套主體和責任,加快資金落實。有關部門和地方應進一步做好中央財政代發2000億元地方政府債券工作;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部門應加強對新增投資項目的跟蹤檢查,督促地方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嚴格執行節能減排等宏觀調控政策,不斷提高投資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金融監管機構應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促進提高金融機構的服務能力,特別要加強對票據業務操作的規范性以及假票據等方面的現場檢查。

  下一步,審計署將重點對民生資金和民生工程進行審計和審計調查。此外,將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以及重點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執行國家金融政策情況進行審計調查,重點關注金融機構落實中央有關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政策所采取的措施和實施效果。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汉县| 遂昌县| 巧家县| 弥渡县| 甘南县| 若羌县| 延吉市| 四子王旗| 鄂温| 大方县| 尚志市| 东台市| 紫金县| 昌吉市| 紫阳县| 凉城县| 龙川县| 通辽市| 和政县| 肥城市| 上饶县| 新郑市| 封丘县| 桦南县| 扎兰屯市| 南岸区| 武冈市| 桓台县| 历史| 安阳市| 长泰县| 钦州市| 巫山县| 会理县| 罗山县| 阿城市| 合肥市| 泸西县| 梁山县| 易门县| 临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