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5月14日公布《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全文,表示將加快建設海西經濟區,東興證券研究所所長銀國宏認為,海西經濟區的建設將為交通、房地產、建材等八個行業帶來投資機會。
記者:兩岸經貿合作還會有哪些政策空間?將為海西經濟發展帶來哪些利好?
銀國宏:如果考慮到加速推進海西建設的要求,特別是進出口企業需提前確定下年訂單的實際情況,能在今年年底前推出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可能會更加有利于海西地區企業的發展。
根據輕重緩急,年內可以先簽訂綜合性經貿協定、尤其是就關稅達成共識,針對各領域的補充協定可以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再行簽訂。具體而言,綜合性經貿協定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內容,即貨物貿易自由化、服務貿易自由化和貿易投資便利化。
而臺灣地區與海西區域的合作可以充分利用兩地在關稅獨立和東亞地區產業加工網絡,探討建立一個專項產品和服務的關稅同盟平臺,在不違背WTO精神的前提下,在自由貿易區內部逐漸消除關稅和貿易投資壁壘,最終實現商品、資本和勞務在兩岸的自由流動。我們判斷,在綜合性經貿協議簽訂之后,海西地區將劃出廈門灣一帶,臺灣地區劃出高雄地區,共建自由貿易區。
記者:有關人士表示,建設海西經濟區將在哪些方面加大投入并帶來發展機遇?
銀國宏:區域開發建設和固定資產投資密切相關。由于腹地縱深、交通和基礎建設相對落后等因素,福建一向是戰備最前線,在基建和城市化等各方面都落后于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和其他經濟區的交通系統相比,以福建省為主體的海西經濟區則顯得相對較為落后,這意味著福建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空間較大。
當前,福建省與臺灣地區產業層面的合作主要涉及石化、機電、電子、光電、信息、鋼鐵、食品制造、金融、物流等產業。對比歷年的投資情況,臺資對廣東的投資下降較快,福建、上海等地的重要性加強,海西經濟區應抓住機遇加快產業升級。
而海峽兩岸的經貿合作將有利于提升海西地區如廈門、福州、泉州等港口地位,港口物流將迎來發展機遇。兩岸農業合作也大有可為。
記者:具體而言哪些行業和個股將會獲益?
銀國宏:我們判斷海西經濟區發展機會和前景的大背景是構建自由貿易區城市群的興起。具體有八個行業將受益。首先是交通運輸行業,福建省與多個部委將對高速公路、鐵路、港口等方面加大建設投入,特別是福建省沿海高速公路大通道以及福建機場港口建設都將使這個行業受益。
其次是房地產行業,兩岸關系的改善將給福建省帶來新的活力,預計福建的房地產一定會得到更穩定的發展,并集中在福州和廈門兩個區域。
此外水泥行業也將獲益,福建省06年以來的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速度遠遠大于整個東部地區,加上福建地貌特點都將拉動福建省水泥企業的發展,目前福建省還沒有產能很大的水泥企業,這給福建水泥帶來了很大的發展空間。
還有光電行業,臺灣地區的光電產業具有非常強的競爭優勢,海西具有承接優勢:產業鏈配套技術和市場優勢、生產要素和承接對臺優勢,光電產業可能是兩岸合作最大的看點之一。
機械、基建也是非常重要的產業,我們認為福建省會投資汽車、工程船舶等,修建建筑基建先行,自然離不開鋼鐵,福建最大的鋼鐵企業三鋼集團有望獲利。
此外,我們預計金融合作會實現突破,啤酒行業有望強勢出擊東南沿海。經過研究,我們對廈門國貿、廈門空港、惠泉啤酒、興業銀行、三鋼閩光等個股做出了增持的評級。
記者:兩岸經貿合作還會有哪些政策空間?將為海西經濟發展帶來哪些利好?
銀國宏:如果考慮到加速推進海西建設的要求,特別是進出口企業需提前確定下年訂單的實際情況,能在今年年底前推出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可能會更加有利于海西地區企業的發展。
根據輕重緩急,年內可以先簽訂綜合性經貿協定、尤其是就關稅達成共識,針對各領域的補充協定可以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再行簽訂。具體而言,綜合性經貿協定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內容,即貨物貿易自由化、服務貿易自由化和貿易投資便利化。
而臺灣地區與海西區域的合作可以充分利用兩地在關稅獨立和東亞地區產業加工網絡,探討建立一個專項產品和服務的關稅同盟平臺,在不違背WTO精神的前提下,在自由貿易區內部逐漸消除關稅和貿易投資壁壘,最終實現商品、資本和勞務在兩岸的自由流動。我們判斷,在綜合性經貿協議簽訂之后,海西地區將劃出廈門灣一帶,臺灣地區劃出高雄地區,共建自由貿易區。
記者:有關人士表示,建設海西經濟區將在哪些方面加大投入并帶來發展機遇?
銀國宏:區域開發建設和固定資產投資密切相關。由于腹地縱深、交通和基礎建設相對落后等因素,福建一向是戰備最前線,在基建和城市化等各方面都落后于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和其他經濟區的交通系統相比,以福建省為主體的海西經濟區則顯得相對較為落后,這意味著福建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空間較大。
當前,福建省與臺灣地區產業層面的合作主要涉及石化、機電、電子、光電、信息、鋼鐵、食品制造、金融、物流等產業。對比歷年的投資情況,臺資對廣東的投資下降較快,福建、上海等地的重要性加強,海西經濟區應抓住機遇加快產業升級。
而海峽兩岸的經貿合作將有利于提升海西地區如廈門、福州、泉州等港口地位,港口物流將迎來發展機遇。兩岸農業合作也大有可為。
記者:具體而言哪些行業和個股將會獲益?
銀國宏:我們判斷海西經濟區發展機會和前景的大背景是構建自由貿易區城市群的興起。具體有八個行業將受益。首先是交通運輸行業,福建省與多個部委將對高速公路、鐵路、港口等方面加大建設投入,特別是福建省沿海高速公路大通道以及福建機場港口建設都將使這個行業受益。
其次是房地產行業,兩岸關系的改善將給福建省帶來新的活力,預計福建的房地產一定會得到更穩定的發展,并集中在福州和廈門兩個區域。
此外水泥行業也將獲益,福建省06年以來的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速度遠遠大于整個東部地區,加上福建地貌特點都將拉動福建省水泥企業的發展,目前福建省還沒有產能很大的水泥企業,這給福建水泥帶來了很大的發展空間。
還有光電行業,臺灣地區的光電產業具有非常強的競爭優勢,海西具有承接優勢:產業鏈配套技術和市場優勢、生產要素和承接對臺優勢,光電產業可能是兩岸合作最大的看點之一。
機械、基建也是非常重要的產業,我們認為福建省會投資汽車、工程船舶等,修建建筑基建先行,自然離不開鋼鐵,福建最大的鋼鐵企業三鋼集團有望獲利。
此外,我們預計金融合作會實現突破,啤酒行業有望強勢出擊東南沿海。經過研究,我們對廈門國貿、廈門空港、惠泉啤酒、興業銀行、三鋼閩光等個股做出了增持的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