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縣上下圍繞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積極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圍繞企業服務年活動,以擴內需、保增長為首要任務,著力加強經濟運行預測監測,加大對工業企業的幫扶力度,加快重點項目建設,著力擴大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全縣工業經濟總體保持平穩發展態勢。
一、經濟運行情況及特點
1、工業經濟平穩發展,經濟效益持續增長。一季度全縣非公有制經濟共實現總產值524115萬元,同比增長21%;銷售收入520980萬元,同比增長21%;增加值111607萬元,同比增長30.2%;其中,中小企業共實現總產值194335萬元,銷售收入193795萬元,增加值53395萬元。57家規模以上工業實現銷售收入159160萬元,同比增長25%,實現增加值43726萬元,同比增長30.5%,實現利潤11440萬元,同比增長21%,實現稅收840萬元,同比增長61%。從數據中可以看出,我縣工業經濟受經濟危機影響低于預期,各項經濟指標雖增速放緩,但總體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2、三大支柱產業運行良好,增速高于全縣平均水平。食品加工、棉紡、鋼卷尺是我縣三大支柱產業。由于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小,138家食品企業從年初開始,基本上實現滿負荷生產,整個行業一季度共實現產值9.7億元,利稅0.9億元,增加值2.7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均實現10%以上增長;根據3月底的統計數據,我縣棉紡織行業生產規模已達45萬錠,面對金融危機帶來的一系列困難和問題,各棉紡織企業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通過調整結構和銷售渠道,保證了生產經營正常運轉;鋼卷尺產業是我縣遭受金融危機相對最大的行業,從去年10月份開始,出現訂單減少、利潤大幅度下滑等問題,今年以來,以華新量具有限公司、亞東量具有限公司為龍頭的一批鋼卷尺加工企業,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產業結構,拓寬銷售渠道,加快新產品研發,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一舉扭轉了全行業被動局面。截止到3月底,全行業共實現產值4億元、增加值1.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18.4%,超出市場預期12個百分點。
3、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一季度,全縣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6億元,增長15.6%,新增項目紛紛上馬,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涌現。2009年全縣重點工業項目65個,其中建成達產4個,續建項目20個、擬開工項目41個。商丘牧鶴飼料有限公司年產15萬噸飼料項目、廣納利面粉有限公司新上日處理小麥800噸專業粉生產線日前已建成投產,前者填補了豫東地區飼料行業的一項空白。科迪集團速凍食品生產線擴建工程和新建10萬噸/年凍食品生產線、虞城縣雙虎家具項目有限公司總投資1.5億元的家具項目、虞城縣通寶食品有限公司總投資1.1億元的擴建工程等一大批項目已開工建設或即將奠基開建。
二、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國際金融危機尚未見底,我縣經濟增長上行壓力較大,各種制約因素正在增強,中小企業的結構性、素質性矛盾不斷暴露。特別是外貿出口企業,由于國際貿易形勢仍在惡化,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出口創匯更加困難;二是經濟增速放緩跡象明顯,一季度各項經濟指標增幅比去年同期雖有增長,但持續性有待考驗,發展中的不確定因素較多;三是企業生產經營面臨較大困難,主要表現為企業資金不足,市場競爭加劇,市場份額縮小,企業貸款支付延期,資金流動減緩,資金鏈條還不夠銜接,部分在建企業因缺乏流資而無法投產。
三、下步對策和建議
1、切實加強對經濟運行的預測監測。針對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的嚴峻形勢,建立由縣主要領導牽頭,財政、金融、工經委、統計、商務、建設、交通、工業園區等部門參加的經濟運行分析聯席會議制度,圍繞經濟運行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專項調研,做好經濟形勢分析、預測和預警工作,為縣委制定發展規劃提供決策參考;加強宏觀政策、市場要素等信息引導,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服務。
2、扎實開展企業服務年活動。對已篩選的100家技術含量高、成長性強的重點服務企業,在融資貸款上給予重點傾斜,在優化環境上給予重點保護,確保企業服務年活動落到實處。一是切實發揮好中小企業擔保中心的貸款擔保功能,擴大會員數量,做實擔保資金,提高擔保水平。二是加強銀企對接,切實幫助解決企業流動資金短缺問題,二季度各信貸機構支持企業貸款資金要力爭達到8000萬元。三是積極組織重點工程項目單位與原材料供應對接洽談,鼓勵重點建設項目在同等條件下優先使用縣內產品。四是落實好出口退貨、出口增量獎勵等優惠政策,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五是減輕企業負擔,治理“四亂”行為,為企業創造良好經營環境。
3、千方百計爭取上級政策性資金。一是結合國家投資導向,認真作好項目的篩選論證,完善前期手續,搞好項目包裝,力爭更多的項目納入上級投資計劃“籠子”。二是對上報但未下達投資計劃的項目積極跟蹤,緊盯不放,做到能爭的項目不放松,入籠的項目盯緊爭。同時,發揮好鄉鎮和縣直單位爭取上級政策性項目資金的主動性、積極性,實施季度小評、半年初評、年終總評,確保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為縣域經濟發展增添活力。三是加大對已下達投資計劃項目的監督監察力度,完善有關程序,落實配套資金,使項目盡快開工并形成有效實物工作量;同時,管好用好項目資金,實施項目資金全程監管。
一、經濟運行情況及特點
1、工業經濟平穩發展,經濟效益持續增長。一季度全縣非公有制經濟共實現總產值524115萬元,同比增長21%;銷售收入520980萬元,同比增長21%;增加值111607萬元,同比增長30.2%;其中,中小企業共實現總產值194335萬元,銷售收入193795萬元,增加值53395萬元。57家規模以上工業實現銷售收入159160萬元,同比增長25%,實現增加值43726萬元,同比增長30.5%,實現利潤11440萬元,同比增長21%,實現稅收840萬元,同比增長61%。從數據中可以看出,我縣工業經濟受經濟危機影響低于預期,各項經濟指標雖增速放緩,但總體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2、三大支柱產業運行良好,增速高于全縣平均水平。食品加工、棉紡、鋼卷尺是我縣三大支柱產業。由于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小,138家食品企業從年初開始,基本上實現滿負荷生產,整個行業一季度共實現產值9.7億元,利稅0.9億元,增加值2.7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均實現10%以上增長;根據3月底的統計數據,我縣棉紡織行業生產規模已達45萬錠,面對金融危機帶來的一系列困難和問題,各棉紡織企業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通過調整結構和銷售渠道,保證了生產經營正常運轉;鋼卷尺產業是我縣遭受金融危機相對最大的行業,從去年10月份開始,出現訂單減少、利潤大幅度下滑等問題,今年以來,以華新量具有限公司、亞東量具有限公司為龍頭的一批鋼卷尺加工企業,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產業結構,拓寬銷售渠道,加快新產品研發,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一舉扭轉了全行業被動局面。截止到3月底,全行業共實現產值4億元、增加值1.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18.4%,超出市場預期12個百分點。
3、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一季度,全縣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6億元,增長15.6%,新增項目紛紛上馬,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涌現。2009年全縣重點工業項目65個,其中建成達產4個,續建項目20個、擬開工項目41個。商丘牧鶴飼料有限公司年產15萬噸飼料項目、廣納利面粉有限公司新上日處理小麥800噸專業粉生產線日前已建成投產,前者填補了豫東地區飼料行業的一項空白。科迪集團速凍食品生產線擴建工程和新建10萬噸/年凍食品生產線、虞城縣雙虎家具項目有限公司總投資1.5億元的家具項目、虞城縣通寶食品有限公司總投資1.1億元的擴建工程等一大批項目已開工建設或即將奠基開建。
二、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國際金融危機尚未見底,我縣經濟增長上行壓力較大,各種制約因素正在增強,中小企業的結構性、素質性矛盾不斷暴露。特別是外貿出口企業,由于國際貿易形勢仍在惡化,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出口創匯更加困難;二是經濟增速放緩跡象明顯,一季度各項經濟指標增幅比去年同期雖有增長,但持續性有待考驗,發展中的不確定因素較多;三是企業生產經營面臨較大困難,主要表現為企業資金不足,市場競爭加劇,市場份額縮小,企業貸款支付延期,資金流動減緩,資金鏈條還不夠銜接,部分在建企業因缺乏流資而無法投產。
三、下步對策和建議
1、切實加強對經濟運行的預測監測。針對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的嚴峻形勢,建立由縣主要領導牽頭,財政、金融、工經委、統計、商務、建設、交通、工業園區等部門參加的經濟運行分析聯席會議制度,圍繞經濟運行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專項調研,做好經濟形勢分析、預測和預警工作,為縣委制定發展規劃提供決策參考;加強宏觀政策、市場要素等信息引導,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服務。
2、扎實開展企業服務年活動。對已篩選的100家技術含量高、成長性強的重點服務企業,在融資貸款上給予重點傾斜,在優化環境上給予重點保護,確保企業服務年活動落到實處。一是切實發揮好中小企業擔保中心的貸款擔保功能,擴大會員數量,做實擔保資金,提高擔保水平。二是加強銀企對接,切實幫助解決企業流動資金短缺問題,二季度各信貸機構支持企業貸款資金要力爭達到8000萬元。三是積極組織重點工程項目單位與原材料供應對接洽談,鼓勵重點建設項目在同等條件下優先使用縣內產品。四是落實好出口退貨、出口增量獎勵等優惠政策,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五是減輕企業負擔,治理“四亂”行為,為企業創造良好經營環境。
3、千方百計爭取上級政策性資金。一是結合國家投資導向,認真作好項目的篩選論證,完善前期手續,搞好項目包裝,力爭更多的項目納入上級投資計劃“籠子”。二是對上報但未下達投資計劃的項目積極跟蹤,緊盯不放,做到能爭的項目不放松,入籠的項目盯緊爭。同時,發揮好鄉鎮和縣直單位爭取上級政策性項目資金的主動性、積極性,實施季度小評、半年初評、年終總評,確保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為縣域經濟發展增添活力。三是加大對已下達投資計劃項目的監督監察力度,完善有關程序,落實配套資金,使項目盡快開工并形成有效實物工作量;同時,管好用好項目資金,實施項目資金全程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