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家建材企業,它雖是資源消耗型企業,但以追求資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為目標,探索并走出了一條發展循環經濟的路子。廢料造水泥、淤泥起高樓、余熱去發電……浙江三獅集團以資源綜合利用為突破口,積極推廣使用新技術、新工藝,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還有效地提高了產品性能,實現了經濟與社會效益的“雙贏”。
在浙江三獅集團湖州分公司,你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一車車的廢礦石、廢鋼渣,還有一船船從太湖底挖出來的淤泥,源源不斷地送進廠,經過磨細、淘漿處理后,又被送進水泥生產窯……添加了這些特殊“作料”生產出來的水泥,在強度、防滲等性能上比一般水泥還高,是建造水庫大壩和高樓大廈的優等材料。據了解,目前公司1條日產1000噸的新型干法生產線,每月可“吃”掉太湖淤泥1萬噸;在“三獅”長興生產基地,一年用掉的各種工業廢料達15萬噸。
通過采用自主研發的新技術新工藝,“三獅”不僅成功開發出了一系列性能優越的新型建材,還消耗了大量其他工業的廢棄污染物。據統計,浙江三獅集團每年用掉的電廠粉煤灰和冶金工業的各類廢渣就達數十萬噸之多。此外,利用垃圾鍛燒水泥、生產新型墻體材料等項目也正加緊啟動。
走進三獅集團長興生產基地,新廠區內百花競放,綠草如茵,人們在看不見煙的高煙囪下悠然地工作和生活。據了解,這里的水泥生產線廢氣排放已達到了歐盟環保二號標準。
在人們的印象中,建材業似乎就是與污染劃起了等號。近年來,三獅集團加快用先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大踏步淘汰落后生產方式,向綠色工業轉變。過去塵土飛揚、濃煙滾滾的生產場景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家潔凈的花園式工廠。由于基本采用了新型干法生產線,水泥生產流程全部由電腦控制,杜絕了跑冒滴漏;各個生產環節產生的廢料和余熱經多層次回收利用,使“三廢”排放達到歐洲環保標準,而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則大幅下降。現在,“三獅”每噸水泥熟料的煤耗只有原先濕法工藝的一半左右,排放的廢氣、粉塵則是原先的三分之一。
在三獅集團的長興生產基地,按照循環經濟模式建設的浙江省首個日產5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已經提前并網試運行。該項目由浙江三獅集團、香港天達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建設,總投資約1500萬美元,設計裝機容量為9千千瓦。該項目的建成投產每年將為企業提供6000萬千瓦時的電力,增加利潤3000萬元。更重要的是,該項目建成后,相當于每年節約標準煤3萬噸,大大降低了噸熟料的綜合能耗,也降低了生產成本。
據了解,這個項目采用了先進的低溫余熱發電技術,最大限度地利用水泥熟料生產線窯頭、窯尾廢氣的余熱進行發電,既改善了大氣環境,也為企業帶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在全集團內完成此項目的改造后,每年可提供電力3.5億千瓦時,增加利潤2億元,節約標準煤18萬噸,它的建成同時也對浙江水泥行業的節能降耗和資源綜合利用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獅集團董事長姚季鑫認為,與環境友好,為社會更多地提供“綠色”產品,這是企業的責任,也應該成為企業的自覺行為。一個對社會負責任的企業,就要將“綠色”觀念根植于頭腦中,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浙江三獅集團湖州分公司,你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一車車的廢礦石、廢鋼渣,還有一船船從太湖底挖出來的淤泥,源源不斷地送進廠,經過磨細、淘漿處理后,又被送進水泥生產窯……添加了這些特殊“作料”生產出來的水泥,在強度、防滲等性能上比一般水泥還高,是建造水庫大壩和高樓大廈的優等材料。據了解,目前公司1條日產1000噸的新型干法生產線,每月可“吃”掉太湖淤泥1萬噸;在“三獅”長興生產基地,一年用掉的各種工業廢料達15萬噸。
通過采用自主研發的新技術新工藝,“三獅”不僅成功開發出了一系列性能優越的新型建材,還消耗了大量其他工業的廢棄污染物。據統計,浙江三獅集團每年用掉的電廠粉煤灰和冶金工業的各類廢渣就達數十萬噸之多。此外,利用垃圾鍛燒水泥、生產新型墻體材料等項目也正加緊啟動。
走進三獅集團長興生產基地,新廠區內百花競放,綠草如茵,人們在看不見煙的高煙囪下悠然地工作和生活。據了解,這里的水泥生產線廢氣排放已達到了歐盟環保二號標準。
在人們的印象中,建材業似乎就是與污染劃起了等號。近年來,三獅集團加快用先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大踏步淘汰落后生產方式,向綠色工業轉變。過去塵土飛揚、濃煙滾滾的生產場景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家潔凈的花園式工廠。由于基本采用了新型干法生產線,水泥生產流程全部由電腦控制,杜絕了跑冒滴漏;各個生產環節產生的廢料和余熱經多層次回收利用,使“三廢”排放達到歐洲環保標準,而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則大幅下降。現在,“三獅”每噸水泥熟料的煤耗只有原先濕法工藝的一半左右,排放的廢氣、粉塵則是原先的三分之一。
在三獅集團的長興生產基地,按照循環經濟模式建設的浙江省首個日產5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已經提前并網試運行。該項目由浙江三獅集團、香港天達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建設,總投資約1500萬美元,設計裝機容量為9千千瓦。該項目的建成投產每年將為企業提供6000萬千瓦時的電力,增加利潤3000萬元。更重要的是,該項目建成后,相當于每年節約標準煤3萬噸,大大降低了噸熟料的綜合能耗,也降低了生產成本。
據了解,這個項目采用了先進的低溫余熱發電技術,最大限度地利用水泥熟料生產線窯頭、窯尾廢氣的余熱進行發電,既改善了大氣環境,也為企業帶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在全集團內完成此項目的改造后,每年可提供電力3.5億千瓦時,增加利潤2億元,節約標準煤18萬噸,它的建成同時也對浙江水泥行業的節能降耗和資源綜合利用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獅集團董事長姚季鑫認為,與環境友好,為社會更多地提供“綠色”產品,這是企業的責任,也應該成為企業的自覺行為。一個對社會負責任的企業,就要將“綠色”觀念根植于頭腦中,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