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年,從空中俯瞰,縱橫在青海大地上的公路將呈東部放射狀加西部棋盤狀;在地圖上看,更像一位丹青妙手巧妙勾勒的大手筆,生動地呈現在世人面前。
按照立體交通網規劃,我省將以公路、鐵路發展為重點,充分發揮民航、能源管道、水運的作用,構筑能力充分、銜接協調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建成以青藏鐵路、青藏公路和西寧至格爾木航線為主軸,以西寧、格爾木為樞紐,由各主骨架公路及干線、次干線公路,干支線鐵路,省會西寧機場和幾個支線機場綜合組成的放射狀、立體型的綜合交通運輸網。
公路:四放射三縱兩橫
我省公路運輸線路密度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農村牧區公路總量嚴重不足,加之柴達木地區公路通達度差,鐵路主干線運輸能力不足,制約了當地鹽湖、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煤炭等的開發。目前,我省正在逐步完善公路網絡和布局,對公路進行升級改造,僅去年一年,我省就開工建設丹拉國道西寧過境線、德令哈至大柴旦以及貴德至大武等三條公路。
現有的“二橫三縱三條路”主骨架網公路,有的已修建完成,有的正在對道路進行等級升級。按照東部成網、西部便捷、青南通達的目標,抓好國、省道干線路,資源開發路,旅游路和農村公路建設,進一步擴大路網規模,改善路網結構,提高路網質量。以現有“二橫三縱三條路”主骨架網基礎上,構建橫貫東西、縱貫南北、連接周邊、出省通暢的以“四放射三縱兩橫”(四放射:西寧至武威高速路已修通到大通,預計到2020年可實現全面通車;西寧至互助高速已通車;西寧至大武高速路已修通西寧至湟中路段,湟中至貴德路段今年開工建設,貴德至大武路段隨后修建;西寧至小柴旦高速已開工建設西寧至湟源段和湟源至西海鎮段,將與馬上動工的格爾木到大柴旦連網。三縱:格爾木至敦煌、平安至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共和至西藏昌都。兩橫:蘭州的馬場垣經西寧至拉薩,從四川阿壩經格爾木過茫崖入新疆。其中三縱兩橫到2030年前將全面完成。)為主骨架的公路網布局。
“十一五”期間實現海南、海北兩個藏族自治州與貴德,德令哈與格爾木之間通高速公路的目標。東部地區形成以西寧市為中心呈放射狀的高等級公路骨架網。西部地區形成以格爾木市為中心通往西藏、甘肅、新疆和重點資源開發區的公路骨架網,青南地區形成適應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要求的公路網。重點建設倒淌河至茶卡、當金山至察爾汗、德令哈至大柴旦、綠草山至黃瓜梁、格爾木至老茫崖等國家干線公路,提高柴達木盆地公路技術等級和通達深度,解決重點資源開發區公路交通通暢問題。五年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7000公里。到2010年,全省公路通車里程達到60000公里,實現距省會50公里以內的縣城通高等級公路,距省會300公里以內的縣城通二級公路,省會至各州州府通二級以上公路,州府至縣城通三級公路,具備條件的鄉通公路,村村通公路,其中92%的鄉鎮通油路。
鐵路:著力緩解瓶頸制約
此外,我省還將加快建設干線鐵路,發展地方鐵路,提高運輸能力,著力緩解瓶頸制約。建成青藏鐵路格拉段及蘭青鐵路、青藏鐵路西格段增建二線工程。建設哈爾蓋至柴達爾至木里地方鐵路。加強既有支線鐵路的擴能改造,提高運輸能力,完善路網結構。計劃五年新建鐵路1500公里(包括增建二線鐵路),其中地方鐵路144公里。積極做好格爾木至庫爾勒、格爾木至龍崗等鐵路建設的前期工作,爭取早日開工建設。并以西寧、格爾木為中心,形成東接隴海鐵路、北接蘭新鐵路、西連南疆鐵路、南通拉薩的主骨架鐵路網。新建哈爾蓋至木里、錫鐵山至一里坪、茶卡至都蘭等地方鐵路,改擴建雙寨至甘河、海晏縣城至西海鎮、西寧至大通、察汗諾至茶卡等支線鐵路,以適應資源開發需要。
水陸空:省內立體交通網具雛形
以西寧、格爾木機場為基礎,逐步建設玉樹三江源、花土溝、大武、德令哈等支線機場,形成省內支線機場網絡,機場網絡布局。完善現有機場運輸設施,增辟新航線,增加通往全國主要城市的航班密度,發揮運輸能力。開工建設西寧機場二期擴建工程,開通西寧機場航空口岸。建成三江源(玉樹)機場,做好花土溝機場、大武機場的前期工作。
建成以格拉輸油管線、澀寧蘭輸氣管線為主干,與省內主要城鎮油、氣輸配管網相連的能源管道網絡布局。
同時,為適應旅游資源開發的需要,完善現有水運設施,開辟貴德至李家峽、公伯峽水運航線。
按照立體交通網規劃,我省將以公路、鐵路發展為重點,充分發揮民航、能源管道、水運的作用,構筑能力充分、銜接協調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建成以青藏鐵路、青藏公路和西寧至格爾木航線為主軸,以西寧、格爾木為樞紐,由各主骨架公路及干線、次干線公路,干支線鐵路,省會西寧機場和幾個支線機場綜合組成的放射狀、立體型的綜合交通運輸網。
公路:四放射三縱兩橫
我省公路運輸線路密度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農村牧區公路總量嚴重不足,加之柴達木地區公路通達度差,鐵路主干線運輸能力不足,制約了當地鹽湖、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煤炭等的開發。目前,我省正在逐步完善公路網絡和布局,對公路進行升級改造,僅去年一年,我省就開工建設丹拉國道西寧過境線、德令哈至大柴旦以及貴德至大武等三條公路。
現有的“二橫三縱三條路”主骨架網公路,有的已修建完成,有的正在對道路進行等級升級。按照東部成網、西部便捷、青南通達的目標,抓好國、省道干線路,資源開發路,旅游路和農村公路建設,進一步擴大路網規模,改善路網結構,提高路網質量。以現有“二橫三縱三條路”主骨架網基礎上,構建橫貫東西、縱貫南北、連接周邊、出省通暢的以“四放射三縱兩橫”(四放射:西寧至武威高速路已修通到大通,預計到2020年可實現全面通車;西寧至互助高速已通車;西寧至大武高速路已修通西寧至湟中路段,湟中至貴德路段今年開工建設,貴德至大武路段隨后修建;西寧至小柴旦高速已開工建設西寧至湟源段和湟源至西海鎮段,將與馬上動工的格爾木到大柴旦連網。三縱:格爾木至敦煌、平安至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共和至西藏昌都。兩橫:蘭州的馬場垣經西寧至拉薩,從四川阿壩經格爾木過茫崖入新疆。其中三縱兩橫到2030年前將全面完成。)為主骨架的公路網布局。
“十一五”期間實現海南、海北兩個藏族自治州與貴德,德令哈與格爾木之間通高速公路的目標。東部地區形成以西寧市為中心呈放射狀的高等級公路骨架網。西部地區形成以格爾木市為中心通往西藏、甘肅、新疆和重點資源開發區的公路骨架網,青南地區形成適應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要求的公路網。重點建設倒淌河至茶卡、當金山至察爾汗、德令哈至大柴旦、綠草山至黃瓜梁、格爾木至老茫崖等國家干線公路,提高柴達木盆地公路技術等級和通達深度,解決重點資源開發區公路交通通暢問題。五年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7000公里。到2010年,全省公路通車里程達到60000公里,實現距省會50公里以內的縣城通高等級公路,距省會300公里以內的縣城通二級公路,省會至各州州府通二級以上公路,州府至縣城通三級公路,具備條件的鄉通公路,村村通公路,其中92%的鄉鎮通油路。
鐵路:著力緩解瓶頸制約
此外,我省還將加快建設干線鐵路,發展地方鐵路,提高運輸能力,著力緩解瓶頸制約。建成青藏鐵路格拉段及蘭青鐵路、青藏鐵路西格段增建二線工程。建設哈爾蓋至柴達爾至木里地方鐵路。加強既有支線鐵路的擴能改造,提高運輸能力,完善路網結構。計劃五年新建鐵路1500公里(包括增建二線鐵路),其中地方鐵路144公里。積極做好格爾木至庫爾勒、格爾木至龍崗等鐵路建設的前期工作,爭取早日開工建設。并以西寧、格爾木為中心,形成東接隴海鐵路、北接蘭新鐵路、西連南疆鐵路、南通拉薩的主骨架鐵路網。新建哈爾蓋至木里、錫鐵山至一里坪、茶卡至都蘭等地方鐵路,改擴建雙寨至甘河、海晏縣城至西海鎮、西寧至大通、察汗諾至茶卡等支線鐵路,以適應資源開發需要。
水陸空:省內立體交通網具雛形
以西寧、格爾木機場為基礎,逐步建設玉樹三江源、花土溝、大武、德令哈等支線機場,形成省內支線機場網絡,機場網絡布局。完善現有機場運輸設施,增辟新航線,增加通往全國主要城市的航班密度,發揮運輸能力。開工建設西寧機場二期擴建工程,開通西寧機場航空口岸。建成三江源(玉樹)機場,做好花土溝機場、大武機場的前期工作。
建成以格拉輸油管線、澀寧蘭輸氣管線為主干,與省內主要城鎮油、氣輸配管網相連的能源管道網絡布局。
同時,為適應旅游資源開發的需要,完善現有水運設施,開辟貴德至李家峽、公伯峽水運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