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西塔”在禮炮聲中封頂
12月31日上午11時,隨著大廈103層頂部最后一注混凝土澆鑄完成,國內層數最多、建筑面積最大的摩天大樓——廣州國際金融中心(廣州“西塔”)順利封頂,傲然躋身全球十大頂尖超高層建筑之列。而且由于采用自主知識產權的C100混凝土泵送技術和“低位三支點長行程頂升鋼平臺可變模架體系”綜合施工技術,廣州國際金融中心主體結構創造了“兩天一層”摩天大樓主體結構建設世界紀錄,被譽為世界上“長得最快的摩天大樓”。
廣州國際金融中心建筑高度達432米的,記者登上廣州珠江新城國際金融中心(簡稱廣州“西塔”)103層施工現場,整個廣州城盡收眼底。由三個塔柱支撐起來的面積高達1000多平方米的整體作業平臺已經升到大樓最頂端,該平臺承載了所有的作業機械設備和施工人員,“西塔”每長一層,該作業平臺就往上升一層,不用像過去一樣續接腳手架等一系列繁瑣的工序,更不用在新澆筑的樓層尋找著力點。僅此一項在該摩天大樓的主體結構建設中即可節省2000多萬元施工費用和一年施工時間。
中國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錦章介紹說,廣州西塔是該公司繼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中央電視臺新臺址后,承建的又一個世界級摩天大樓,這三項工程均代表了中國建筑建設的最高水平,標志著我國高層建筑建設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廣州國際金融中心位于廣州珠江新城核心商務區,整個工程地下5層,主塔樓地上103層,按結構樓層數計全國第一(上海環球金融中心101層、臺灣101大廈101層)。西塔建筑總高度437.5米,按高度計全球排第6位,是中國第三高樓。項目由WilkinsonEyre.Architects Arup和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聯合體設計,廣州越秀城國際金融中心有限公司投資興建,建設方面則由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與廣州市建筑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承建。項目總用地面積31,084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45萬平米。該項目于2007年1月31日開工,計劃于2009年11月3日竣工,總工期1007天。廣州西塔集辦公、酒店、休閑娛樂為一體,建筑外表光滑通透,形體纖細,猶如細長的水晶矗立在廣州新城市中軸線上。建成后的廣州西塔將成為廣州國際商務首席交流平臺及展示廣州城市新形象的地標建筑。
在陳列室,記者見到了優美獨特的廣州西塔建筑模型,橄欖裝外型、一瀉到底的玻璃幕墻,完善的建筑功能,這讓它成為世界級的地標建筑。當2010年廣州將舉辦亞運會,各國的健兒飛臨廣州之際,將會對廣州這個新地標留下深刻印象。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文化部副部長黃太平介紹說,廣州“西塔”在多個世界級的設計、顧問單位和專家的配合下,攻克了諸多世界級施工難題,實現了多項技術新突破,并創造了五個世界第一:一是廣州國際金融中心在超高層建筑中首次應用創新的鋼管混凝土巨型斜交網格筒中筒結構體系,該結構具有足夠的抗側剛度和優異的抗震性能,能有效抵御強風、地震的侵襲。二是廣州國際金融中心是世界上最高的采用全隱框玻璃幕墻系統的建筑,主塔樓8.5萬平方米的玻璃幕墻面積也是目前超高層單體建筑之最。三是施工單位自主研發了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整體提模系統(“低位三支點長行程頂升鋼平臺可變模架體系”),該系統的運用,創造了主體結構施工“兩天一層”的世界新速度。四是施工單位自主研發了C100超高性能免振自密實混凝土,并將其一次成功泵送到411米的高度,創造了同類混凝土超高泵送的世界新高度。五是廣州國際金融中心是世界上第一座自施工階段開始就進行系統性結構健康監測的超高層建筑。
2008年,在西塔工程主體結構施工中,面對全球性金融危機帶來的各種影響,聯合體項目部堅定信心,自主創新,加快發展,項目施工創造了“兩天一層”的世界新速度。目前,西塔工程主體結構已經封頂,中建總公司與廣州市建總聯合體正在積極進行科技總結,多項技術正在申報國家專利。
11個月后,廣州西塔即將竣工。屆時,一座世界一流的建筑精品、一座國際知名的摩天大廈將以其完美的形象高高聳立在中國的南粵大地,從而成為中國建筑史上的又一座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