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改革開放30年:建材工業地區布局變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12-17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信息部
核心提示:改革開放30年:建材工業地區布局變化 
  30年前,與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和計劃經濟體制相適應,水泥生產地區分布的均衡性是顯著特征。1978年.東中西部各占全國水泥總產量的46.65%、30.34%和23.0l%.最大的水泥生產省份遼寧占全國總量8.67%,占全國總量5%~8%的省份有8個,占全國總量2%~5%的省區市有13個。不過,當時的水泥地區布局是在短缺經濟和低水平基礎上的均衡。改革開放以后,隨著東部地區的率先發展,水泥工業舊的地區均衡格局被打破,2007年山東、江蘇、浙江、廣東、河北、河南和四川7個水泥大省產量就占全國總量的53.17%,其中前5位都處于東部地區。2007年,東中西部各占全國水泥總產量的48.51%、28.60%和22.88%。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中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水泥工業已顯現向中西部地區轉移趨勢,2007年東部地區水泥產量比重已比2004年降低了7個百分點,水泥工業在高水平上顯現新的均衡。 

  1978年,東中西部各占全國平板玻璃總產量的64.12%、27.91%和7.97%,遼寧、河北、河南、上海、湖南5省市集中了全國63%的平板玻璃產量。2007年,全國除了西藏以外都有平板玻璃生產企業。隨著四川、陜西平板玻璃工業的發展,西部地區平板玻璃產量比重已上升到13.04%,中部和東部各占18.89%、68.07%。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沿海地區技術玻璃工業的發展.廣東、福建等東部地區省份平板玻璃產量比重迅速上升. 

  2004年以后,隨著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中部地區經濟的發展,東部地區大型建材集團及外商資本對中西部地區的轉移投資,東部地區建材工業增加值比重逐步降低。2008年東部地區建材工業增加值比重已從2004年的66%,下降到59%,中部和丙部地區上升到27%和15%。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塞县| 三门县| 朝阳市| 阿拉尔市| 德州市| 信宜市| 昂仁县| 张家川| 大悟县| 河北省| 特克斯县| 清水河县| 赫章县| 黄大仙区| 涟水县| 芦溪县| 景德镇市| 青海省| 深水埗区| 平和县| 丹巴县| 泽普县| 武平县| 文安县| 缙云县| 大余县| 贡觉县| 报价| 保康县| 舞钢市| 海安县| 肇东市| 遂昌县| 灵丘县| 永胜县| 印江| 昌平区| 汝阳县| 满洲里市| 乌鲁木齐县| 自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