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港新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顧增林最近密切關注起新聞來,這幾乎成為該行業老板的共同愛好。冬天里,在國家4萬億投資逐步落實的時候,建筑建材行業迎來春天。
在這4萬億的巨額投資計劃中,城市道路、高架橋、地鐵、隧道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是各地政府投資的重點,許多建筑類企業都想從中覓得商機,但要拿到單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如何化“危”為“機”,寧波的企業現在鉚足了勁,動足了腦筋。
中標4.3億 有甬企已喝到了頭口水
宏潤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寧波的捷足先登者。
寧波的上市公司宏潤建設日前公告,公司于2008年12月1日收到兩份中標通知書,公司分別中標兩項市政工程,總價約4.3億元。
宏潤建設中標上海軌道交通申嘉線發展有限公司的“上海市軌道交通11號線北段二期11.G.3標(云錦路站土建)工程”。公司將與招標單位簽署建設工程承包合同,該項工程中標總價為16,970萬元,計劃工期700天。
另一份中標通知書顯示,宏潤建設中標蘇州圓融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的“蘇州市李公堤二期(望湖角)土建總包工程”,該項工程中標總價為26,833萬元,工期367天。
對于宏潤建設來說,“吃到”4.3億元,僅僅還只是開始。
宏潤建設的董秘趙余夫告訴記者,國家啟動民生基礎設施建設、重大工程建設,建筑類企業大有可為。軌道交通是宏潤建設具有核心優勢的業務,公司會以長三角地區為基礎,積極拓展其他重點省會城市的軌道交通業務以及其他業務。“寧波這邊的輕軌建設項目,我們這邊的公司也在跟蹤。我們肯定會積極準備,參與寧波的交通設施建設。”
四萬億投資 建筑公司都想分到一杯羹
國家的4萬億投資啟動,無疑是建筑界的盛宴。除了快人一步的宏潤建設,寧波的多家建筑工程公司都在積極備戰,以期分到一杯羹。
上市公司龍元建設也是寧波建筑界的名企,注冊地是在象山。2008年三季報透露,龍元建設前三季度承接業務共175.98億元。
龍元建設辦公室主任陳立夫很看好4萬億投資的商機。在跟記者交流的時候,他提到了國家擴內需促增長的10項措施里,有8條跟建筑有關,基礎建設這一方面建筑工程公司肯定會跟進的。
“目前我們正在跟各級政府積極地接洽一些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陳立夫稱, 4萬億投資啟動,對于像龍元這樣有品牌的建筑企業來說,是個好機遇。
建筑的大蛋糕即將開切,誰會不動心?記者獲悉,象山建筑業的品牌企業中達、華豐、建安等都已在積極備戰了。
華豐建設的呂小姐告訴記者,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公司在11月份以來還沒有接到省里、市里的基礎設施建設、市政工程項目,“還沒有這么快”。但是在江蘇揚州,該公司剛剛簽好了一個涉及10個億投資的意向協議,是揚州市政道路建設、安置小區等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采訪中,有建筑工程公司的人士稱,要中標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市政工程建設項目等,企業要早早做好準備工作,在立項后就迅速跟進比較好。
擴大內需 建材企業的好機會來了
擴內需促增長的10條措施里有8條涉及建筑,說明了國家對建筑業的重視,這不只是建筑工程公司的利好,也有建材企業的商機———城市道路、橋梁、公路鐵路、水利工程等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啟動,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這是無需置疑的。
港新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寧波港集團控股成立的大型建材企業,專業生產礦渣微粉。
據港新建材反饋,自從4萬億元擴大內需政策出來后,主要的3家銷售商那邊的訂貨量就多起來了。
記者聯系上了其中1家銷售商,對方預計明年產品的銷量會比今年增長25%以上。
在港新建材總經理顧增林看來,對于建材企業來說,國家出臺的4萬億元擴大內需政策和寧波明后年3000億投資是一個絕佳的商機。“國家將相當一部分投向民生基礎設施的建設,這將使水泥、鋼鐵等基礎行業明顯受益。公司2009年也會加大投入,加快產品開發,提高市場占有率”。
而有建材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分享民生基礎設施建設大蛋糕,生產各類建材產品的大腕級企業更有優勢,比如說混凝土供應,顯然應氏環球、金鑫混凝土等公司將有更多機會。
經營轉移 建材公司不愛房產愛基建
寧波浙東建材集團也很看重4萬億投資的商機。這家生產管樁、水泥制品、鋁合金型材等產品的大型建材集團,此前絕大部分產品主要用于房地產開發,而在國家宣布4萬億元投資計劃后,公司的營銷目標將轉型,工作重心要棄“房”選“基”。
為了挖掘4萬億投資的商機,企業內部出臺政策激勵寧波以及上海、溫州分公司的業務員去收集當地基礎設施建設的信息。“我們會對這些信息進行篩選,再去重點跟進。而遇到重點工程,一般是由分公司的總經理親自掛帥去跟蹤,在寧波,我們集團的總裁會親自出馬去跟進”,浙東建材集團行政部經理張藍天說。
老總掛帥,業務員總動員,經過前期的努力,浙東建材也已分享到了4萬億投資的“第一杯羹”:就在11月中下旬,浙東建材在寧波簽下了一個大訂單,營銷管樁長度達30萬米。
很快,第二個好消息從溫州分公司傳來,那邊也簽了一個市政工程項目大單,管樁長度達15萬米左右。
“在我們公司,以前房地產開發的業務占到絕大部分,而接下來我們要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市政工程建設、大型基礎設施建設上來。”張藍天稱。他表示,作出這樣的選擇,跟此次政府對基礎設施建設有一個大的政策傾斜很有關系。
在這4萬億的巨額投資計劃中,城市道路、高架橋、地鐵、隧道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是各地政府投資的重點,許多建筑類企業都想從中覓得商機,但要拿到單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如何化“危”為“機”,寧波的企業現在鉚足了勁,動足了腦筋。
中標4.3億 有甬企已喝到了頭口水
宏潤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寧波的捷足先登者。
寧波的上市公司宏潤建設日前公告,公司于2008年12月1日收到兩份中標通知書,公司分別中標兩項市政工程,總價約4.3億元。
宏潤建設中標上海軌道交通申嘉線發展有限公司的“上海市軌道交通11號線北段二期11.G.3標(云錦路站土建)工程”。公司將與招標單位簽署建設工程承包合同,該項工程中標總價為16,970萬元,計劃工期700天。
另一份中標通知書顯示,宏潤建設中標蘇州圓融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的“蘇州市李公堤二期(望湖角)土建總包工程”,該項工程中標總價為26,833萬元,工期367天。
對于宏潤建設來說,“吃到”4.3億元,僅僅還只是開始。
宏潤建設的董秘趙余夫告訴記者,國家啟動民生基礎設施建設、重大工程建設,建筑類企業大有可為。軌道交通是宏潤建設具有核心優勢的業務,公司會以長三角地區為基礎,積極拓展其他重點省會城市的軌道交通業務以及其他業務。“寧波這邊的輕軌建設項目,我們這邊的公司也在跟蹤。我們肯定會積極準備,參與寧波的交通設施建設。”
四萬億投資 建筑公司都想分到一杯羹
國家的4萬億投資啟動,無疑是建筑界的盛宴。除了快人一步的宏潤建設,寧波的多家建筑工程公司都在積極備戰,以期分到一杯羹。
上市公司龍元建設也是寧波建筑界的名企,注冊地是在象山。2008年三季報透露,龍元建設前三季度承接業務共175.98億元。
龍元建設辦公室主任陳立夫很看好4萬億投資的商機。在跟記者交流的時候,他提到了國家擴內需促增長的10項措施里,有8條跟建筑有關,基礎建設這一方面建筑工程公司肯定會跟進的。
“目前我們正在跟各級政府積極地接洽一些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陳立夫稱, 4萬億投資啟動,對于像龍元這樣有品牌的建筑企業來說,是個好機遇。
建筑的大蛋糕即將開切,誰會不動心?記者獲悉,象山建筑業的品牌企業中達、華豐、建安等都已在積極備戰了。
華豐建設的呂小姐告訴記者,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公司在11月份以來還沒有接到省里、市里的基礎設施建設、市政工程項目,“還沒有這么快”。但是在江蘇揚州,該公司剛剛簽好了一個涉及10個億投資的意向協議,是揚州市政道路建設、安置小區等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采訪中,有建筑工程公司的人士稱,要中標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市政工程建設項目等,企業要早早做好準備工作,在立項后就迅速跟進比較好。
擴大內需 建材企業的好機會來了
擴內需促增長的10條措施里有8條涉及建筑,說明了國家對建筑業的重視,這不只是建筑工程公司的利好,也有建材企業的商機———城市道路、橋梁、公路鐵路、水利工程等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啟動,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這是無需置疑的。
港新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寧波港集團控股成立的大型建材企業,專業生產礦渣微粉。
據港新建材反饋,自從4萬億元擴大內需政策出來后,主要的3家銷售商那邊的訂貨量就多起來了。
記者聯系上了其中1家銷售商,對方預計明年產品的銷量會比今年增長25%以上。
在港新建材總經理顧增林看來,對于建材企業來說,國家出臺的4萬億元擴大內需政策和寧波明后年3000億投資是一個絕佳的商機。“國家將相當一部分投向民生基礎設施的建設,這將使水泥、鋼鐵等基礎行業明顯受益。公司2009年也會加大投入,加快產品開發,提高市場占有率”。
而有建材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分享民生基礎設施建設大蛋糕,生產各類建材產品的大腕級企業更有優勢,比如說混凝土供應,顯然應氏環球、金鑫混凝土等公司將有更多機會。
經營轉移 建材公司不愛房產愛基建
寧波浙東建材集團也很看重4萬億投資的商機。這家生產管樁、水泥制品、鋁合金型材等產品的大型建材集團,此前絕大部分產品主要用于房地產開發,而在國家宣布4萬億元投資計劃后,公司的營銷目標將轉型,工作重心要棄“房”選“基”。
為了挖掘4萬億投資的商機,企業內部出臺政策激勵寧波以及上海、溫州分公司的業務員去收集當地基礎設施建設的信息。“我們會對這些信息進行篩選,再去重點跟進。而遇到重點工程,一般是由分公司的總經理親自掛帥去跟蹤,在寧波,我們集團的總裁會親自出馬去跟進”,浙東建材集團行政部經理張藍天說。
老總掛帥,業務員總動員,經過前期的努力,浙東建材也已分享到了4萬億投資的“第一杯羹”:就在11月中下旬,浙東建材在寧波簽下了一個大訂單,營銷管樁長度達30萬米。
很快,第二個好消息從溫州分公司傳來,那邊也簽了一個市政工程項目大單,管樁長度達15萬米左右。
“在我們公司,以前房地產開發的業務占到絕大部分,而接下來我們要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市政工程建設、大型基礎設施建設上來。”張藍天稱。他表示,作出這樣的選擇,跟此次政府對基礎設施建設有一個大的政策傾斜很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