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融危機日趨嚴峻,這場危機對于中國經濟的影響愈發明顯。工程機械行業并非是受到金融危機沖擊最早的行業,但隨著上下游行業受到影響的加劇,工程機械行業受到的沖擊已經有所顯現。
11月5日,國務院召開有關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措施。會議確定的十項措施中有六涉及基礎設施建設,兩項將有助于改善企業資金流動。
目前,有不少經濟界人士預計,這些政策將使工程機械行業獲益匪淺。但據記者與行業及一些企業負責人接觸,他們普遍認為,工程機械行業從中受益是必然的,但受益能達到多少不容樂觀。
擴大內需拉動行業需求有限
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的十項措施中,涉及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有: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鐵路及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地震災區災后重建;在加快醫療衛生、文化教育及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的措施中,也有關于學校和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以及重點防護林和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建設等要求。
這些項目的建設將需要相當數量的起重機械、樁工機械、土石方機械、混凝土機械、路面機械等工程機械產品。對于面臨金融危機考驗的工程機械行業來說,無疑將產生一定的拉動作用。
按照初步測算,實施常務會議確定的十項措施,到2010年底需投資4萬億元。同時提到,為加快建設進度,今年四季度,增加安排中央投資1000億元,明年災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億元,帶動地方和社會投資,總規模達到4000億元。
有工程機械企業負責人提出了不容樂觀的看法,認為雖然這些項目的實施將極大拉動內需,對金融危機產生抵制效果,但由于這筆資金直接對口的是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實施,而非直接撥付工程機械企業。綜合考慮工程的各個方面,實質上,每個項目中用于工程機械設備采購的資金所占比例并不大,這筆資金對工程機械行業產生的影響將非常有限。
這位企業負責人同時表示,對于企業而言,金融危機不是轉瞬即逝的,各企業要做好“長期過冬”的準備,首先要保證企業生存,然后再求得發展。面對嚴峻的銷售形勢,要充分發揮企業和代理商的能動性,透徹研究國家有關政策,及時關注有關項目,展開積極的營銷策略,只有充分把握住機遇,才能獲得良好的發展機會。
資金流難以解決的問題
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一些工程機械制造企業的資金流也受到影響。一方面是企業在年初高價位購買了大批原材料,到這時成本壓力開始顯現出來;另一方面是市場需求萎縮,再加之勞動力成本的提升,“多方夾擊”的形勢使企業必然在資金方面受到阻礙。
有關政策中,有兩條將對企業的資金鏈產生積極影響。這兩條是:在全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鼓勵企業技術改造,減輕企業負擔1200億元;加大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取消對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限制,合理擴大信貸規模,加大對重點工程、“三農”、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兼并重組的信貸支持,有針對性地培育和鞏固消費信貸增長點。
這兩條政策的出臺將改善工程機械企業和用戶的資金流問題,推動產業鏈的順利運營。但據一些企業負責人介紹,在工程機械企業的用戶中,個體用戶及規模較小的代理商所占份額巨大,目前這些用戶很少涉及增值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增值稅轉型改革對于一些工程機械企業的影響十分有限。
另外,銀行對金融危機的認識與企業并非完全保持一致,出于對風險的考慮,銀行貸款力度會有所收縮。目前,中央銀行已派了多個工作組到全國各地,敦促地方銀行及時發放貸款,但效果尚無法評估。由于我國許多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不強,此時能否獲得銀行的支持對于企業順利渡過難關至關重要。
11月5日,國務院召開有關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措施。會議確定的十項措施中有六涉及基礎設施建設,兩項將有助于改善企業資金流動。
目前,有不少經濟界人士預計,這些政策將使工程機械行業獲益匪淺。但據記者與行業及一些企業負責人接觸,他們普遍認為,工程機械行業從中受益是必然的,但受益能達到多少不容樂觀。
擴大內需拉動行業需求有限
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的十項措施中,涉及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有: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鐵路及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地震災區災后重建;在加快醫療衛生、文化教育及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的措施中,也有關于學校和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以及重點防護林和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建設等要求。
這些項目的建設將需要相當數量的起重機械、樁工機械、土石方機械、混凝土機械、路面機械等工程機械產品。對于面臨金融危機考驗的工程機械行業來說,無疑將產生一定的拉動作用。
按照初步測算,實施常務會議確定的十項措施,到2010年底需投資4萬億元。同時提到,為加快建設進度,今年四季度,增加安排中央投資1000億元,明年災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億元,帶動地方和社會投資,總規模達到4000億元。
有工程機械企業負責人提出了不容樂觀的看法,認為雖然這些項目的實施將極大拉動內需,對金融危機產生抵制效果,但由于這筆資金直接對口的是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實施,而非直接撥付工程機械企業。綜合考慮工程的各個方面,實質上,每個項目中用于工程機械設備采購的資金所占比例并不大,這筆資金對工程機械行業產生的影響將非常有限。
這位企業負責人同時表示,對于企業而言,金融危機不是轉瞬即逝的,各企業要做好“長期過冬”的準備,首先要保證企業生存,然后再求得發展。面對嚴峻的銷售形勢,要充分發揮企業和代理商的能動性,透徹研究國家有關政策,及時關注有關項目,展開積極的營銷策略,只有充分把握住機遇,才能獲得良好的發展機會。
資金流難以解決的問題
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一些工程機械制造企業的資金流也受到影響。一方面是企業在年初高價位購買了大批原材料,到這時成本壓力開始顯現出來;另一方面是市場需求萎縮,再加之勞動力成本的提升,“多方夾擊”的形勢使企業必然在資金方面受到阻礙。
有關政策中,有兩條將對企業的資金鏈產生積極影響。這兩條是:在全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鼓勵企業技術改造,減輕企業負擔1200億元;加大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取消對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限制,合理擴大信貸規模,加大對重點工程、“三農”、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兼并重組的信貸支持,有針對性地培育和鞏固消費信貸增長點。
這兩條政策的出臺將改善工程機械企業和用戶的資金流問題,推動產業鏈的順利運營。但據一些企業負責人介紹,在工程機械企業的用戶中,個體用戶及規模較小的代理商所占份額巨大,目前這些用戶很少涉及增值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增值稅轉型改革對于一些工程機械企業的影響十分有限。
另外,銀行對金融危機的認識與企業并非完全保持一致,出于對風險的考慮,銀行貸款力度會有所收縮。目前,中央銀行已派了多個工作組到全國各地,敦促地方銀行及時發放貸款,但效果尚無法評估。由于我國許多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不強,此時能否獲得銀行的支持對于企業順利渡過難關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