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國產混凝土機械產量已超過預計產量的50%,預計今年的需求量仍將保持持續增長的態勢。其中,混凝土攪拌運輸車、散裝水泥運輸車和混凝土泵送車市場前景特別看好。
混凝土攪拌運輸車
據統計,目前我國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年生產能力約6000輛,2001年產量為2768輛,2002年產量為5700輛,增幅100%。2002年進口511輛。預計去年的需求量超過7000輛,大大超過現有生產能力。
目前,國內原有混凝土攪拌車生產企業主要有26家,產量集中在上海華建、安徽星馬、韶關新宇、遼寧海諾、湖北建機、徐州利勃海爾、唐山專用汽車7個企業,產量占國內總產量的90%。其中產量最大的是安徽星馬,去年的產量達到1500輛左右。上海華建的產量大概在800輛左右。
隨著攪拌車市場需求的急速擴大,幾大品牌之間的競爭比過去更為激烈,價格構成比較透明,利潤比以前有所降低,經營較好的企業可達10%左右。其中,上裝部分的價格差異較小,主要差距在底盤上。價格和利潤較高的底盤仍是進口產品,使用較多的是日本原裝進口五十鈴、三菱等專用底盤。
混凝土攪拌車生產企業多為建設部所屬企業,近一兩年來,一些改裝廠也開始介入這一領域,但由于國產底盤的限制,產品多為小容積6m3的攪拌車,而不能生產逐漸成為市場主流產品的8m3及其以上攪拌車。
去年上半年,中國重汽集團專用汽車公司開始引進澳大利亞攪拌車上裝生產了8m3和9m3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
散裝水泥運輸車
由于散裝水泥運輸車技術含量較低,所以生產廠家最多。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散裝水泥運輸車產量已超過5000輛。據專家預計,今年起散裝水泥運輸車的市場需求量將會大幅度增長,因為國家有關限制和禁止使用袋裝水泥現場攪拌混凝土的規定即將實施,業內專家預測,混凝土攪拌運輸車輛的需求將在近幾年內保持30%以上的增長速度。
按照國家“十五”規劃,到2005年全國水泥散裝率要達到30%,其中大城市要達到50%以上。第一步是自2003年12月31日起;禁止在直轄市、省會城市、沿海開放城市和旅游城市的城區現場攪拌混凝土。第二步是逐步實現全國水泥散裝率達到50%以上的目標,其中直轄市、省會城市、沿海開放城市要達到70%以上。最后目標是全國散裝率70%,直轄市、省會城市、沿海開放城市和旅游城市90%以上,基本實現水泥散裝化。
專家預計,在近兩三年內,僅因此項政策的實施,散裝水泥運輸車增長量即將超過每年5000輛。
混凝土泵車
目前,國內棍凝土泵車生產企業有十余家,總生產能力600輛,主要集中在中聯重科、三一重工、遼寧海諾、安徽星馬、上海普斯特5個企業,產量占全行業的95%。
混凝土泵車雖然量小,但技術含量和產品附加值較高,泵送高度較大的國產混凝土泵車價格在300萬——400萬元之間。兩年前,一臺泵車的利潤最高可以達到100萬元,現在隨著生產廠家的增多和國產化部件的增多,泵廠售價降低較多,但一輛泵車的利潤也在50萬元以上。
泵車的型號有多種,泵送高度從20多米到50多米,國內目前生產的混凝土泵車多集中在37米以下。在泵車的三大部分——底盤、泵和臂架中,國產車幾乎大部分采用進口產品。底盤部分幾乎都是進口的,而且集中在沃爾沃、五十鈴和日野幾種專用底盤上。臂架部分過去也是基本上采用意大利進口產品,近幾年幾大公司都在逐步國產化,目前三一重工的泵車臂架已基本上全部國產化。國內臂架因為起步較晚,質量上與國外產品比略有差距,但價格相差也很大,一套36米的進口臂架,價格在90萬元左右,與國產臂架的價格大約相差30萬元。泵機部分除中聯重科多年來一直采用自制件外,也多為進口產品。
據介紹,國內混凝土泵車是在近一兩年內才開始普及的,在1999年以前,全國的混凝土泵車年銷量僅為50輛左右。2000年,隨著大批基礎建設工程的開工,建筑機械化程度大大提高,泵車的產銷量迅速增長,2001年銷量248輛,2002年銷量已達500輛,比上年增長t00%。去年銷量超過700輛,超出現有生產能力。專家預計,在未來三五年內,泵車的年需求量將達到1000輛。
混凝土攪拌運輸車
據統計,目前我國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年生產能力約6000輛,2001年產量為2768輛,2002年產量為5700輛,增幅100%。2002年進口511輛。預計去年的需求量超過7000輛,大大超過現有生產能力。
目前,國內原有混凝土攪拌車生產企業主要有26家,產量集中在上海華建、安徽星馬、韶關新宇、遼寧海諾、湖北建機、徐州利勃海爾、唐山專用汽車7個企業,產量占國內總產量的90%。其中產量最大的是安徽星馬,去年的產量達到1500輛左右。上海華建的產量大概在800輛左右。
隨著攪拌車市場需求的急速擴大,幾大品牌之間的競爭比過去更為激烈,價格構成比較透明,利潤比以前有所降低,經營較好的企業可達10%左右。其中,上裝部分的價格差異較小,主要差距在底盤上。價格和利潤較高的底盤仍是進口產品,使用較多的是日本原裝進口五十鈴、三菱等專用底盤。
混凝土攪拌車生產企業多為建設部所屬企業,近一兩年來,一些改裝廠也開始介入這一領域,但由于國產底盤的限制,產品多為小容積6m3的攪拌車,而不能生產逐漸成為市場主流產品的8m3及其以上攪拌車。
去年上半年,中國重汽集團專用汽車公司開始引進澳大利亞攪拌車上裝生產了8m3和9m3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
散裝水泥運輸車
由于散裝水泥運輸車技術含量較低,所以生產廠家最多。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散裝水泥運輸車產量已超過5000輛。據專家預計,今年起散裝水泥運輸車的市場需求量將會大幅度增長,因為國家有關限制和禁止使用袋裝水泥現場攪拌混凝土的規定即將實施,業內專家預測,混凝土攪拌運輸車輛的需求將在近幾年內保持30%以上的增長速度。
按照國家“十五”規劃,到2005年全國水泥散裝率要達到30%,其中大城市要達到50%以上。第一步是自2003年12月31日起;禁止在直轄市、省會城市、沿海開放城市和旅游城市的城區現場攪拌混凝土。第二步是逐步實現全國水泥散裝率達到50%以上的目標,其中直轄市、省會城市、沿海開放城市要達到70%以上。最后目標是全國散裝率70%,直轄市、省會城市、沿海開放城市和旅游城市90%以上,基本實現水泥散裝化。
專家預計,在近兩三年內,僅因此項政策的實施,散裝水泥運輸車增長量即將超過每年5000輛。
混凝土泵車
目前,國內棍凝土泵車生產企業有十余家,總生產能力600輛,主要集中在中聯重科、三一重工、遼寧海諾、安徽星馬、上海普斯特5個企業,產量占全行業的95%。
混凝土泵車雖然量小,但技術含量和產品附加值較高,泵送高度較大的國產混凝土泵車價格在300萬——400萬元之間。兩年前,一臺泵車的利潤最高可以達到100萬元,現在隨著生產廠家的增多和國產化部件的增多,泵廠售價降低較多,但一輛泵車的利潤也在50萬元以上。
泵車的型號有多種,泵送高度從20多米到50多米,國內目前生產的混凝土泵車多集中在37米以下。在泵車的三大部分——底盤、泵和臂架中,國產車幾乎大部分采用進口產品。底盤部分幾乎都是進口的,而且集中在沃爾沃、五十鈴和日野幾種專用底盤上。臂架部分過去也是基本上采用意大利進口產品,近幾年幾大公司都在逐步國產化,目前三一重工的泵車臂架已基本上全部國產化。國內臂架因為起步較晚,質量上與國外產品比略有差距,但價格相差也很大,一套36米的進口臂架,價格在90萬元左右,與國產臂架的價格大約相差30萬元。泵機部分除中聯重科多年來一直采用自制件外,也多為進口產品。
據介紹,國內混凝土泵車是在近一兩年內才開始普及的,在1999年以前,全國的混凝土泵車年銷量僅為50輛左右。2000年,隨著大批基礎建設工程的開工,建筑機械化程度大大提高,泵車的產銷量迅速增長,2001年銷量248輛,2002年銷量已達500輛,比上年增長t00%。去年銷量超過700輛,超出現有生產能力。專家預計,在未來三五年內,泵車的年需求量將達到1000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