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上午,來自安徽省17個市的108名農村公路義務質量監督員接到安徽省交通廳的聘書和監督證件,他們將代表群眾為全省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站崗放哨”。
據介紹,2006年以來,安徽全面啟動“村村通”瀝青(水泥)路建設,計劃到2010年,全省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5萬公里。作為安徽省24項民生工程之一,“村村通”工程的質量一直備受關注。安徽省交通廳對“村村通”工程主要技術指標提出強制性要求,根據各地經濟狀況和實際需求,限低不限高,路面寬度不小于3.5米、路基寬度不小于4.5米;建議建設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不小于18厘米。
由于農村公路項目分散、建設規模小、資金少,安徽決定在全省范圍內聘請包括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老黨員、老鄉鎮干部及群眾代表在內的農村公路義務質量監督員,對農村公路建設情況進行監督。
8月21日至22日,安徽省交通質監站對首批108名農村公路義務質量監督員進行了培訓,并向他們發放了聘書和監督證件。這些監督員可對公路建設中水泥、石粉的質量和配比,公路的寬度、厚度等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向省、市質監機構反饋。他們可不受時間限制進行獨立監督,也可參與質檢機構組織的聯合調查。
據介紹,2006年以來,安徽全面啟動“村村通”瀝青(水泥)路建設,計劃到2010年,全省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5萬公里。作為安徽省24項民生工程之一,“村村通”工程的質量一直備受關注。安徽省交通廳對“村村通”工程主要技術指標提出強制性要求,根據各地經濟狀況和實際需求,限低不限高,路面寬度不小于3.5米、路基寬度不小于4.5米;建議建設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不小于18厘米。
由于農村公路項目分散、建設規模小、資金少,安徽決定在全省范圍內聘請包括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老黨員、老鄉鎮干部及群眾代表在內的農村公路義務質量監督員,對農村公路建設情況進行監督。
8月21日至22日,安徽省交通質監站對首批108名農村公路義務質量監督員進行了培訓,并向他們發放了聘書和監督證件。這些監督員可對公路建設中水泥、石粉的質量和配比,公路的寬度、厚度等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向省、市質監機構反饋。他們可不受時間限制進行獨立監督,也可參與質檢機構組織的聯合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