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成都人行道以混凝土取代破碎方磚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8-06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四川在線
核心提示:成都人行道以混凝土取代破碎方磚
  成都市將以混凝土取代原人行道易破碎的方磚,20條主干道本月將完成改造

  澆注、壓印一氣呵成,整條人行道由高強度混凝土組成……近日,工人李師傅在建設北路為人行道實施“大手術”,以混凝土取代原有的破碎方磚。據成都市城管局道橋處負責人介紹,預計8月15日前,順城街、馬鞍路片區、太升北路等20條市內主要道路的“大手術”將全部完成,總投資2000余萬元。

                新人行道不再懼怕汽車碾壓 

  今后,這些路段的人行道將不再懼怕數噸重的小型車輛碾壓,還能有效緩解成都作為“汽車第三城”的停車壓力。成都市民再也不用擔心雨天松動的方磚積壓泥漿,變成“水雷”濺射到身上了。

  鐵樁難擋 汽車反復碾爛地磚

  “一到下雨天,大家都害怕走這條破破爛爛的人行道。松動的地磚一踩上去就變成了‘水雷’,衣服全被飛濺的積水弄臟,我就遭過好幾次。”建設北路一家副食店老板李雨兵說,他家門前常常有人停車,人行道在車輪的反復碾壓下沉降了幾厘米,約三分之一的地磚都遭碾爛了。成都市道橋處負責人稱,在該處管理的421條市屬道路中,需要維修改造的人行道面積達250萬平方米。除道路因年久破碎外,被汽車碾壞是主要原因。

  “按照規定,未經交管部門批準臨時停車的道路,不允許汽車停放。”道橋處負責人田濤說,人行道的承重能力很小,路面很容易被汽車壓碎,成都每年花費的相關維修費達數百萬元。為解決這一問題,他們曾多次在梁家巷、猛追灣及二環路萬年場等區域內安裝人行道警示鐵樁,擋住駛上人行道亂停放的汽車,但警示樁經常被附近商家故意拔掉。而且,大規模安裝警示樁也很影響城市景觀。

  車位奇缺 車難停被迫擠行人?

  “實在找不到停車位,只能把車停在路邊。”家住石油路的私家車主張先生顯得很無奈。數據顯示,截至2007年底,成都汽車保有量約為84萬輛,但主城區各類停車場3018個,總停車泊位245999個,停車泊位缺口數以十萬計。停車難問題日益突出,無計可施的車主便選擇將車停放在人行道上。

  成都市交管局副局長楊遂元說,私自將車停在人行道上肯定侵犯了行人的通行權,但完善停車場所還需要一個過程。有關部門準備在不影響行人、車輛通行的情況下,在路邊施劃一個月至十二個月不等期間的臨時停車泊位,以便車主在非高峰時段停車,但現有的許多人行道由于難以承重,無法用于停車。

  保護“臉面” 20條道月內改變

  為徹底解決人行道的“臉面”問題,緩解停車和路面養護的矛盾,今年年初,成都市城管局道橋處展開了對市內20條主要道路的人行道大修工作,全部用一次性壓印成型的混凝土取代原來的方磚。

  記者近日在建設北路現場看到,這里的人行道路面已是一個個大整塊,由每塊達10余平方米的混凝土構成。今后人行道破損嚴重、不便清洗的難題將得到有效解決。

  “這種高強度的路面大大提高了承載能力,可承受2噸內的小型機動車碾壓而不碎裂。”田濤說,隨著今后城市的發展,如果這些整治過的路段被劃為臨時停車點,也能保證路面完整平坦。同時,他們針對商業網點和居民住宅進行了劃分,在建設北路、太升北路等重要路段使用彩色混凝土達到美化效果;而在馬鞍路則使用普通混凝土。在大修前,道橋處已與天然氣、自來水和電力等部門充分溝通,確保短期內路面不會重新開挖。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孜| 定陶县| 祁东县| 铜梁县| 兴宁市| 贺兰县| 陵川县| 茶陵县| 湾仔区| 德化县| 湘潭市| 玉树县| 沛县| 喜德县| 额济纳旗| 将乐县| 郴州市| 韶山市| 宁化县| 石狮市| 湖北省| 望都县| 板桥市| 宽甸| 新丰县| 化州市| 大宁县| 徐水县| 榆林市| 屯留县| 手游| 民乐县| 张家港市| 邳州市| 文山县| 阳西县| 饶河县| 灵武市| 朝阳县| 宽城| 西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