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3日,京滬高速鐵路土建工程外加劑采購國內公開招標項目在北京廣運飯店開標。
據中國混凝土網了解,除不適用于《客運專線高性能混凝土暫行技術條件》規定的凍融破壞環境條件的2家企外,另外還有7家企業沒有參與最終的競標(4家沒有購買標書,3家購買標書但未投標),參與最終投標的企業共有33家,占到目前通過鐵道部認證的42家企業總數的78.5%。33家企業參與競爭京滬高鐵的外加劑供應的10個標段,競爭空前激烈。據參加開標的業內人士透露,他們之前估計參與投標的企業不會超過20家,33家企業競相投標的熱度是沒有想到的,這反映出各家企業對京滬高鐵項目的極端重視。
從唱標結果來看,多數企業的投標價在6200~6400元/噸。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參與投標的企業中,只有兩家外資企業,而這僅用的兩家外資企業均投出了本次競標價格的極值:投標價格最高的是西卡公司,價格超過7600元;價格最低的是花王公司,價格為5750元。低于6000元的另一家公司為北京冶建,價格為5872元/噸。如此低的投標價格,令人迷惑不解。為此,記者連線花王公司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花王非常重視高速鐵路市場,并曾經為高速鐵路-鄭西線供應過外加劑,花王的聚羧酸主要來自于日本,質量穩定,性能優異,這次以較低的價格參與競標,公司有戰略上的考慮。
對于本次標書的要求,各家企業紛紛直呼“苛刻”。標書規定各家中標企業都必須支付合同總價10%的保證金。如果以每個標段外加劑用量為10000噸,每噸外加劑6000元計,每個標段的保證金將達到600萬元以上。另外,產品的帳齡為1~2個月,相對應將占用1000萬以上的流動資金。1600萬元以上的資金成本對于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都不是小數,這也是有3家企業購買標書后又放棄投標的原因。但是對于大多數企業而言,京滬高鐵就算微利甚至不賺錢也要做,京滬高鐵的象征意義由此可見一斑。不過,也有企業認為近幾月原材料價格猛漲,外加劑的生產成本大增,如果一味以低價來獲取市場,賠本賺吆喝的事情是不可取的,而合理的利潤是必須保證的。
據悉,評標結果將于近期公布,每個標段將選取3家企業,然后選擇這些企業的外加劑與中標標段的水泥進行實驗,最終每個標段確定一家供貨單位,另外一家企業備選。最終結果有可能將于年后揭曉。中國混凝土將一直關注此事,給大家帶來最新最準確的報道。
京滬高鐵標段一覽
參與京滬高鐵外加劑競投標價格詳情一覽 (單位: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