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話】
舉世矚目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您知道嗎?在奧運會籌備過程中,咱省會石家莊在供水、供電、交通等方面也做出了不少貢獻呢。即日起,晚報記者帶您一一走進這些“奧運工程”現場,一起體會我們共同的奧運情結吧。
探訪“奧運工程”系列報道之一
從省城驅車沿石太高速西行,在井陘縣秀林出入口下高速公路,再沿平涉公路南行約40分鐘,就是風景秀麗的井陘縣測魚鎮。這里,便是本次“奧運工程”探訪的第一站——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所在地。
北國漓江
一到測魚鎮,便可看見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的指示牌。沿指示牌前行不久,道路右側就出現一片漂亮的建筑,這就是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的辦公駐地。
繼續沿辦公駐地門前的專用公路蜿蜒前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的下水庫——張河灣水庫。盡管已是3月,但山區的天氣多少還有些寒意。偌大的水庫內,背陰處可見一片片白色的浮冰。
水邊上,去年栽種的麥苗已經返青。油油的綠意,與清澈的河水交相輝映,展現出勃勃生機。庫區內,偶然還可看到幾間沒來得及拆除的民房。
“那是原來的村子。因為要建電站,所以下水庫壩頂加高了很多,原來在岸上的村子也就到了庫內。村子里的村民已經搬到了我們和當地政府承建的移民新村,再過一段時間,水庫蓄水位上升后,這些民房和麥田就要被水淹沒了。”周權,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總經理工作部的一名員工,帶我們走訪了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的幾個主要工程項目。
據周權介紹,為支持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工程建設,測魚鎮2000多名村民需要離開世代生活的家園。目前,北蒿亭、沿莊、測魚、張河灣和南寺5村近千名村民的安置工作已基本結束,其余村民的搬遷安置工作也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我們與當地政府配合,不僅為需要移民的當地百姓建好了新居,而且還為他們置辦了必要的生活設施,村民們都很配合我們的工作。當然,這主要還是得益于井陘縣政府部門的工作。”據了解,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是目前國內在建抽水蓄能電站中移民人數最多的電站。
下水庫內,還有一個別致的小島。島上,有工作人員栽種的果樹,還有幾棟建筑。小島與環庫路之間,有一座小橋相連。如果是在炎熱的夏日里,棲身于小島之上,將會使你備感涼爽愜意。
“下水庫大壩加高后,將形成甘陶湖,山清水秀,可謂‘北國漓江’。”周權說。
高山平湖
公路雖蜿蜒曲折,但不失寬敞,而且很是平坦。因此,車行其上,并無顛簸之感。上山之路纏著下水庫延伸開來,如一條玉帶,緩緩伸展到老爺廟山頂。
如非親眼所見,絕難想像,在海拔八百多米高的山頂上,竟還有這樣一處景致。一個巨大的水庫呈現在你的面前,這就是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的上水庫了。上水庫如一彎天池,點綴在高高的山頂之上,很有氣魄。
上水庫壩體完全由鋼筋混凝土澆筑而成,十分堅固。兩個高大的閘門矗立在水庫的東南方向,幾名工人正在閘門平臺上緊張地安裝著纜架。“這些都是掃尾工作,工程基本完工。”一名工人說。
“抽水蓄能電站一般都需要有兩個水庫。”小周介紹,抽水蓄能電站的工作原理是白天用電高峰時段,把上水庫的水放下,電站開始發電,滿足用戶需求;當晚上用電低谷時,電站則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水泵,把下水庫的水抽到上水庫,消耗電能。“抽水蓄能電站的機組可以瞬時啟動或關閉。”
“洞”里乾坤
站在高高的上水庫邊沿向下看,粗大的纜繩吊著巨大的閘門,向下伸開去,一眼望不到底。
見記者好奇,小周笑了:“你看不到底部,太高了,這下面就是山腳的隧道和發電廠房。這里距離下面大概有300米。”原來,神秘的發電機組就藏身于上水庫所處的山體之中。
在領略了高山平湖的巍峨壯觀后,驅車下行,10多分鐘后,又回到了下水庫邊。在一片寬闊平坦的地方,一個隧道通向山體之內。在經過門衛的例行檢查后,我們的車子開了進去。
“這條隧道長約八百多米,我們工作人員都是通過這條隧道進出廠房的。里面的空間還大著呢,咱們邊走邊看吧。”小周說。果不其然,大約幾分鐘后,幽靜的隧道一下子豁然開朗,儼然一個巨大的車間。明亮的燈光下,工人師傅正在緊張地忙碌著。
電站的主要設備——4臺發電機組一字排開。1號機組位于最里面,已經安裝調試完畢,并已于年前開始試運行;2號機組也已吊裝完成,正在進行運行前的零部件安裝調試;3號和4號機組的位置處,則還是兩眼垂直向下的深井,等待安裝的發電機組則在附近的空地上進行著組裝。
這些發電機組據稱都是進口設備,一位外籍工程師不停地在附近走來走去,現場指揮著工程人員施工。
在廠房的二樓,是監控室。寬敞明亮的監控室內,兩名技術人員正在密切關注著儀表,并不時記錄著。
牽手奧運
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總經理工作部副主任張金柱介紹,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是為保障2008年北京奧運會順利舉行而進行的重要電力建設項目。
據介紹,電網一端連著用戶,一端連著發電廠。發電廠的發電能力基本上是平穩的,白天黑夜相差無幾,但是用戶端卻不同,白天會出現一個用電高峰,晚上又會出現一個用電低谷。發電廠在滿足用戶白天需求的同時,晚上就會發出多余的電能。這些多余的電能,如果不及時消耗,就會影響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而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每消耗大約4度電能,才能發出3度電能。單看到這樣的數據,也許有人會提出這樣的疑問:抽水的耗電量大于最后的發電量,這不是浪費嗎?
張金柱說:“抽水蓄能電站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發電廠,它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發電,而是為了電網調峰和填谷。”考慮到火電廠開閉機組周期比較長,難以滿足調峰和填谷,抽水蓄能電站的出現,解決了這個難題。
這樣一來,電力供需不均衡的矛盾將得到有效解決,河北南部電網和華北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就有了可靠保證。電網安全穩定了,奧運會用電才有可靠保障。
【新聞背景】
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工程
作為河北省重點建設工程,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前期施工準備工程于2002年9月開工,主體工程于2003年12月6日正式開工,計劃2009年6月30日前四臺機組全部投產發電。
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設計安裝4臺25萬千瓦的單級混流可逆式水泵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00萬千瓦,以一條500千伏線路接入河北南部電網,設計年發電量16.75億千瓦時,年抽水用電量22.04億千瓦時,電站綜合效率為0.76。
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建成后,并入河北南部電網,承擔系統調峰、填谷、調頻、調相及事故備用等任務,對于優化河北南部電網的電源結構、改善電網運行條件、提高電網運行的經濟性和可靠性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主體工程由上水庫、下水庫、地下廠房、攔沙壩、排沙明渠和輸水系統組成。
電站上水庫位于下水庫左岸的老爺廟山頂,東北高西南低,通過在東北部開挖庫盆,在西南部填筑修建堆石壩,最終形成一個人工水庫,正常蓄水位810米,總庫容785.4萬立方米,調節庫容720萬立方米,最大壩高57米,全部采用瀝青混凝土襯砌防滲,襯砌總面積為34.5萬平方米。
張河灣水庫(也就是下水庫)位于甘陶河上,上游控制流域面積1834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量為1.4億立方米,現有大壩高度54米(頂部高程466.65米),總庫容2300萬立方米。本次工程將大壩加高至490米高程,最大壩高77.35米,建成后正常蓄水位488米,總庫容8560萬立方米,灌溉庫容3770萬立方米,攔河壩為漿砌石重力壩,按100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1000年一遇洪水標準校核。
水道和地下廠房系統布置在上、下水庫之間的山體內,設豎井高壓管道,鋼板襯砌,采用一管兩機布置方式。
【延伸閱讀】
一個工業旅游景點即將呈現
隨著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的建設,以張河灣水庫為核心的旅游風景區也正在醞釀籌劃之中。在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的周邊,已有蒼巖山和錦山兩個景點。
“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工程巨大,上水庫完全是人工開挖的,可謂高山出‘平湖’;下水庫大壩加高后,將形成甘陶湖,山清水秀,可謂‘北國漓江’。”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總經理工作部的周權介紹,這個工業景點將和蒼巖山、錦山兩個以自然風光為主的景點互補,等到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全部建成,通過平涉公路,三點連成一線,一條更加富有特色的旅游線路將呈現出來。
舉世矚目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您知道嗎?在奧運會籌備過程中,咱省會石家莊在供水、供電、交通等方面也做出了不少貢獻呢。即日起,晚報記者帶您一一走進這些“奧運工程”現場,一起體會我們共同的奧運情結吧。
探訪“奧運工程”系列報道之一
從省城驅車沿石太高速西行,在井陘縣秀林出入口下高速公路,再沿平涉公路南行約40分鐘,就是風景秀麗的井陘縣測魚鎮。這里,便是本次“奧運工程”探訪的第一站——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所在地。
北國漓江
一到測魚鎮,便可看見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的指示牌。沿指示牌前行不久,道路右側就出現一片漂亮的建筑,這就是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的辦公駐地。
繼續沿辦公駐地門前的專用公路蜿蜒前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的下水庫——張河灣水庫。盡管已是3月,但山區的天氣多少還有些寒意。偌大的水庫內,背陰處可見一片片白色的浮冰。
水邊上,去年栽種的麥苗已經返青。油油的綠意,與清澈的河水交相輝映,展現出勃勃生機。庫區內,偶然還可看到幾間沒來得及拆除的民房。
“那是原來的村子。因為要建電站,所以下水庫壩頂加高了很多,原來在岸上的村子也就到了庫內。村子里的村民已經搬到了我們和當地政府承建的移民新村,再過一段時間,水庫蓄水位上升后,這些民房和麥田就要被水淹沒了。”周權,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總經理工作部的一名員工,帶我們走訪了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的幾個主要工程項目。
據周權介紹,為支持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工程建設,測魚鎮2000多名村民需要離開世代生活的家園。目前,北蒿亭、沿莊、測魚、張河灣和南寺5村近千名村民的安置工作已基本結束,其余村民的搬遷安置工作也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我們與當地政府配合,不僅為需要移民的當地百姓建好了新居,而且還為他們置辦了必要的生活設施,村民們都很配合我們的工作。當然,這主要還是得益于井陘縣政府部門的工作。”據了解,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是目前國內在建抽水蓄能電站中移民人數最多的電站。
下水庫內,還有一個別致的小島。島上,有工作人員栽種的果樹,還有幾棟建筑。小島與環庫路之間,有一座小橋相連。如果是在炎熱的夏日里,棲身于小島之上,將會使你備感涼爽愜意。
“下水庫大壩加高后,將形成甘陶湖,山清水秀,可謂‘北國漓江’。”周權說。
高山平湖
公路雖蜿蜒曲折,但不失寬敞,而且很是平坦。因此,車行其上,并無顛簸之感。上山之路纏著下水庫延伸開來,如一條玉帶,緩緩伸展到老爺廟山頂。
如非親眼所見,絕難想像,在海拔八百多米高的山頂上,竟還有這樣一處景致。一個巨大的水庫呈現在你的面前,這就是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的上水庫了。上水庫如一彎天池,點綴在高高的山頂之上,很有氣魄。
上水庫壩體完全由鋼筋混凝土澆筑而成,十分堅固。兩個高大的閘門矗立在水庫的東南方向,幾名工人正在閘門平臺上緊張地安裝著纜架。“這些都是掃尾工作,工程基本完工。”一名工人說。
“抽水蓄能電站一般都需要有兩個水庫。”小周介紹,抽水蓄能電站的工作原理是白天用電高峰時段,把上水庫的水放下,電站開始發電,滿足用戶需求;當晚上用電低谷時,電站則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水泵,把下水庫的水抽到上水庫,消耗電能。“抽水蓄能電站的機組可以瞬時啟動或關閉。”
“洞”里乾坤
站在高高的上水庫邊沿向下看,粗大的纜繩吊著巨大的閘門,向下伸開去,一眼望不到底。
見記者好奇,小周笑了:“你看不到底部,太高了,這下面就是山腳的隧道和發電廠房。這里距離下面大概有300米。”原來,神秘的發電機組就藏身于上水庫所處的山體之中。
在領略了高山平湖的巍峨壯觀后,驅車下行,10多分鐘后,又回到了下水庫邊。在一片寬闊平坦的地方,一個隧道通向山體之內。在經過門衛的例行檢查后,我們的車子開了進去。
“這條隧道長約八百多米,我們工作人員都是通過這條隧道進出廠房的。里面的空間還大著呢,咱們邊走邊看吧。”小周說。果不其然,大約幾分鐘后,幽靜的隧道一下子豁然開朗,儼然一個巨大的車間。明亮的燈光下,工人師傅正在緊張地忙碌著。
電站的主要設備——4臺發電機組一字排開。1號機組位于最里面,已經安裝調試完畢,并已于年前開始試運行;2號機組也已吊裝完成,正在進行運行前的零部件安裝調試;3號和4號機組的位置處,則還是兩眼垂直向下的深井,等待安裝的發電機組則在附近的空地上進行著組裝。
這些發電機組據稱都是進口設備,一位外籍工程師不停地在附近走來走去,現場指揮著工程人員施工。
在廠房的二樓,是監控室。寬敞明亮的監控室內,兩名技術人員正在密切關注著儀表,并不時記錄著。
牽手奧運
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總經理工作部副主任張金柱介紹,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是為保障2008年北京奧運會順利舉行而進行的重要電力建設項目。
據介紹,電網一端連著用戶,一端連著發電廠。發電廠的發電能力基本上是平穩的,白天黑夜相差無幾,但是用戶端卻不同,白天會出現一個用電高峰,晚上又會出現一個用電低谷。發電廠在滿足用戶白天需求的同時,晚上就會發出多余的電能。這些多余的電能,如果不及時消耗,就會影響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而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每消耗大約4度電能,才能發出3度電能。單看到這樣的數據,也許有人會提出這樣的疑問:抽水的耗電量大于最后的發電量,這不是浪費嗎?
張金柱說:“抽水蓄能電站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發電廠,它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發電,而是為了電網調峰和填谷。”考慮到火電廠開閉機組周期比較長,難以滿足調峰和填谷,抽水蓄能電站的出現,解決了這個難題。
這樣一來,電力供需不均衡的矛盾將得到有效解決,河北南部電網和華北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就有了可靠保證。電網安全穩定了,奧運會用電才有可靠保障。
【新聞背景】
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工程
作為河北省重點建設工程,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前期施工準備工程于2002年9月開工,主體工程于2003年12月6日正式開工,計劃2009年6月30日前四臺機組全部投產發電。
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設計安裝4臺25萬千瓦的單級混流可逆式水泵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00萬千瓦,以一條500千伏線路接入河北南部電網,設計年發電量16.75億千瓦時,年抽水用電量22.04億千瓦時,電站綜合效率為0.76。
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建成后,并入河北南部電網,承擔系統調峰、填谷、調頻、調相及事故備用等任務,對于優化河北南部電網的電源結構、改善電網運行條件、提高電網運行的經濟性和可靠性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主體工程由上水庫、下水庫、地下廠房、攔沙壩、排沙明渠和輸水系統組成。
電站上水庫位于下水庫左岸的老爺廟山頂,東北高西南低,通過在東北部開挖庫盆,在西南部填筑修建堆石壩,最終形成一個人工水庫,正常蓄水位810米,總庫容785.4萬立方米,調節庫容720萬立方米,最大壩高57米,全部采用瀝青混凝土襯砌防滲,襯砌總面積為34.5萬平方米。
張河灣水庫(也就是下水庫)位于甘陶河上,上游控制流域面積1834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量為1.4億立方米,現有大壩高度54米(頂部高程466.65米),總庫容2300萬立方米。本次工程將大壩加高至490米高程,最大壩高77.35米,建成后正常蓄水位488米,總庫容8560萬立方米,灌溉庫容3770萬立方米,攔河壩為漿砌石重力壩,按100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1000年一遇洪水標準校核。
水道和地下廠房系統布置在上、下水庫之間的山體內,設豎井高壓管道,鋼板襯砌,采用一管兩機布置方式。
【延伸閱讀】
一個工業旅游景點即將呈現
隨著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的建設,以張河灣水庫為核心的旅游風景區也正在醞釀籌劃之中。在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的周邊,已有蒼巖山和錦山兩個景點。
“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工程巨大,上水庫完全是人工開挖的,可謂高山出‘平湖’;下水庫大壩加高后,將形成甘陶湖,山清水秀,可謂‘北國漓江’。”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總經理工作部的周權介紹,這個工業景點將和蒼巖山、錦山兩個以自然風光為主的景點互補,等到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全部建成,通過平涉公路,三點連成一線,一條更加富有特色的旅游線路將呈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