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秦高速公路管理處非常重視養護工作,自建處伊始就不斷創新管理思路,積極探索高速公路養護新技術。
2005年9月,科研課題項目水泥乳化半柔性冷再生基層試驗路在京秦路某路段鋪筑完成。瀝青路面現場冷再生技術是將舊瀝青路面用大功率路面銑刨拌和機將路面混合料在原路面上就地銑刨、翻挖、破碎,再加上穩定劑、水泥、水和新集料等按一定比例重新拌和混合料,同時就地拌和、碾壓成型,使之能夠滿足一定的路用性能的一套工藝技術。瀝青路面冷再生技術施工工藝簡單、施工速度快、開放交通早、投入成本較低。混合料再生后可以明顯提高路面基層強度及抗疲勞性能,改善路面使用性能。同時,能夠節約工程用地、礦產資源,相對于傳統工藝環境污染小,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此外,冷再生技術還可以提高高速公路快速修補機制,提高公路整體質量,延長道路使用壽命,大幅度降低養護成本。京秦高速公路原有路面結構為4厘米多碎石(調整)瀝青混凝土、5厘米粗粒式瀝青混凝土、6厘米粗粒式瀝青混凝土、19厘米水泥穩定級配碎石、18厘米石灰粉煤灰級配碎石、20厘米石灰土底基層。根據彎沉檢測結果、現場實際病害調查和中修罩面工程施工安排的需要,該處選定試驗路段,該路段路面主要病害為縱向裂縫、網裂、松散、坑槽并伴有輕微沉降,需對路面基層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