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規劃綱要確定了到2010年單位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末期降低20%的約束性指標。打好這場節能降耗的攻堅戰,離不開健全的節能服務體系和堅實的節能環保產業基礎做支撐,迫切需要節能環保業盡快具備與節能降耗需求相適應的開發服務能力。
作為節能環保領域惟一一家國家級投資公司,中國節能投資公司把“加快建成最大節能環保綜合開發服務提供商”確立為企業新的發展定位。
抓住節能服務商機
我國工業、交通、建筑等領域蘊涵著巨大節能商機。根據有關研究,按單位產品能耗和終端用能設備能耗與國際先進水平比較,目前我國的節能潛力約為3億噸標準煤。而在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方面,北方地區具有節能改造價值的建筑面積高達30億平方米。
以市場機制為基礎的節能新機制的逐步推行,為我國節能服務業大發展提供了機遇。據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統計,2006年節能服務產業總產值達82.55億元,比2005年同期增長74.5%。與此同時,節能服務企業的整體實力相對偏弱。行業調查顯示,注冊資本低于500萬元的公司占66%,年產值5000萬元以下的公司占78%。從總體上看,我國節能服務業規模依然偏小,服務能力亟待提高,服務領域尚需拓展。
隨著節能服務市場需求日益增長,大型節能項目不斷涌現,它們有著規模大、技術復雜、集成化程度高的特點,對于節能服務提供商的品牌、資質、資金等綜合實力等有著嚴格的入圍要求。我國節能服務領域迫切需要出現一批行業領軍企業,搶占市場制高點。
基于自身實力和對節能行業發展狀況的深入研究,中國節能投資公司日前確立了加快建設成為節能環保綜合開發服務提供商的戰略目標———通過為高能耗、高污染行業和區域經濟開發提供能源、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方面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推動國家節能環保領域的重大項目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
推動產業化發展
據了解,中國節能投資公司總資產為180億元,集中投資開發于風電、環保水務、固廢處理、建筑節能材料、資源綜合利用、節能技術服務等業務。
2006年,該公司跳出了“就項目搞項目”的傳統思路,先后與一些地區和高耗能、高排放的行業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進行了一系列區域性和行業性的節能環保項目合作,當年主業收入達94.9億元,凈利潤3.7億元。
為推動建筑節能工作的開展,中國節能投資公司把建筑節能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在上游領域積極發展節能型建材,在成功開發了天津薊縣頁巖粉煤灰建材制品產業化基地基礎上,組建注冊資本3億元的節能新型建材板塊公司,以新型墻體材料為切入點,在相關產業鏈上延伸,成功開發出節能65%的新型墻體材料。在下游領域,公司積極實施節能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示范,現已在天津、江蘇等地開展了大型節能建筑示范工程建設,推廣普及新型節能環保建筑科技。目前,節能新型建材板塊已發展成為規模大、品種多、實力強的節能新型建筑材料生產企業,年產能10.21億塊折標磚,年節約土地800余畝,消耗煤矸石和粉煤灰或石粉100余萬噸,節約標煤30余萬噸。
為推進節能服務產業化,中國節能投資公司設立了注冊資本2億元的節能環保技術產業化示范板塊公司,為高耗能工業的大型節能項目提供從節能診斷、策劃、評估、設計,到融資、改造、運行、管理“一條龍”式的合同能源管理服務(EMC)。2006年該公司成功開發了內蒙古鋁業電解鋁濾波補償裝置節能改造、北京雙山水泥集團回轉窯低溫余熱發電等節能服務項目。該公司現已開發出水泥窯爐純低溫余熱利用發電、煉鋼高爐爐頂壓差發電、大型公用建筑用能優化等三條具有很強通用性的節能改造項目線。
與此同時,中國節能投資公司積極開發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資源綜合利用,在過去4年中已累計實現項目總投資超過150億元。目前該公司開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資源綜合利用的產業化技術路線多達10余種。
中國節能投資公司總經理王小康表示,對于“中國節能”來說,僅僅做強做大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推動節能環保產業升級。
據介紹,目前節能服務業相關體系建設有待完善,市場存在著斷層現象,擁有高新技術專長的中小型節能企業和科研院所盡管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具有較強優勢,但是由于資本實力弱、經營規模小等因素,很難得到大客戶的認可。
針對這種市場情況,中國節能投資公司發揮融資、國際交流合作、專業技術和資訊平臺的作用,憑借公司較強資本運營與專業能力,通過一體化的服務,將節能市場需求方與設備、技術提供商整合到一起,逐步帶動整體節能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