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0年,噸水泥綜合能耗比2005年下降25%,新型干法水泥產量達到4000萬噸以上,占全省水泥產量比例達到60%以上。
記者日前從四川省經濟委員會獲悉,四川省將采取10項措施,加快水泥工業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實現節能減排。
近幾年,四川省水泥工業結構調整取得初步進展,建成了一批新型干法水泥企業,投產了一批日產熟料2000噸、2500噸、4000噸級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2005年,新型干法水泥占全省水泥總產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1.8%上升到17%,2006年上升到21%,新型干法水泥生產能力達到1400萬噸。但是,四川省水泥工業結構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新型干法工藝水泥發展不足,落后工藝水泥淘汰緩慢,立窯、濕法窯、中空窯等落后工藝水泥生產能力仍占主導地位,能源浪費與環境污染問題十分嚴重。2006年,四川省新型干法水泥占全部水泥產量的比重在全國處于最落后的位置,比全國平均水平低31個百分點;全省噸水泥綜合能耗148千克,比全國平均水平高4.23%.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實現節能減排已成為四川省水泥工業十分重要和緊迫的任務。
四川省未來幾年水泥工業節能減排目標已經確定。2007年~2008年,全省至少淘汰落后生產能力540萬噸;2009年~2010年,全省至少淘汰落后生產能力710萬噸,到2010年,全行業噸水泥綜合能耗比2005年下降25%,粉塵排放總量明顯減少,全部企業污染物達標排放。2010年,全省企業數量由目前的400多家減少到300多家,前5家水泥企業生產集中度達到30%,前10家生產集中度達到40%.新型干法水泥產量達到4000萬噸以上,占全省水泥產量比例達到60%以上。為實現這一目標,四川省將采取10項措施,加快水泥工業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實現節能減排。
一是加快發展新型干法水泥步伐。支持具備條件的地區和企業發展新型干法水泥,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對資源富集、水泥產能較大、市場區位優勢突出的地區,優先支持和鼓勵建設日產4000噸以上熟料新型干法水泥項目,提高生產集中度;對具有資源的其他地區,支持在資源集中的地方建設日產2000噸以上熟料新型干法水泥項目;對資源條件好、目前新型干法水泥項目少的地區,支持按照等量淘汰原則,加快發展新型干法水泥;對沒有資源的地區,支持建設年產60萬噸以上規模新型干法水泥粉磨站。
二是支持優勢企業做大做強。堅持上大壓小、扶優汰劣。支持優勢企業在石灰石資源富集地區建設日產熟料4000噸及以上規模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基地,在不具備水泥原料或資源不富集的地區建設新型干法水泥粉磨基地。支持有實力的大型水泥企業采取兼并、重組、聯合等方式,提高生產集中度,優化資源配置。支持和幫助優勢企業進入國家重點支持的水泥結構調整大型企業(集團)名單。在項目核準、土地審批、貸款投放上,對優勢企業給予優先支持。
三是嚴格實行項目準入制。各地建設水泥項目應與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相結合,當地市、州政府必須出具等量淘汰落后水泥生產能力承諾,項目單條生產線規模應達到日產2000噸及以上;必須有可靠的資源保障,企業必須擁有自備原料礦山,儲量必須滿足30年生產需要,礦石質量必須滿足新型干法水泥工藝要求,礦山必須規范設計并實行規范的機械化開采;水泥粉磨站項目規模應達到年產60萬噸及以上;企業申報核準的水泥項目,必須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符合城市規劃和土地規劃,提交由地質單位編制的石灰石礦山地質勘查報告。
四是嚴格實行水泥項目核準制。按照國家發改委《水泥產業政策》、四川省政府辦公廳《四川省企業投資項目核準暫行辦法》(川辦法[2005]17號)和《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四川省2004年本)》的要求,建設水泥項目必須報省投資主管部門核準。各地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水泥項目的審批、核準或備案。嚴格禁止不具備發展條件的企業盲目擴大生產能力,防止不顧環境影響的低水平重復建設。嚴格禁止建設落后工藝水泥生產能力,除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新型干法工藝以外,不得以任何形式擴大其他工藝生產能力,任何企業不得將落后工藝生產裝置向其他地方轉移或遷建。對違反規定的水泥項目,四川省經委將協調有關部門不予辦理環保審批手續,不予提供土地,不予供電,不予提供信貸支持,并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五是加大淘汰落后水泥生產能力力度。按國家產業政策,確定鼓勵類、限制類和淘汰類水泥生產線及其企業。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四川省經委會同有關部門加大執法力度,關閉淘汰類企業。對淘汰類企業,四川省經委將商四川省質檢部門不受理其生產許可證換發申請,并依法收回和注銷已取得的生產許可證;商四川省工商部門注銷或吊銷其營業執照;對采用落后工藝生產水泥的企業,四川省經委將按照有關規定不予受理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的認定;對明確為淘汰類或限制類水泥生產能力的相關企業,按國家有關要求,分別實行淘汰類和限制類差別電價,并實行動態管理;凡經過技改達到國家產業政策要求的企業,經所在市、州經委審核并報四川省經委甄別后,由四川省經委和四川省物價局、四川省發改委共同發文取消執行差別電價;在煤、電、運等生產經營外部要素上對淘汰類企業進行限制。對結構調整緩慢、淘汰落后消極、不按時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的企業暫停受理所有新項目備案和核準。
六是嚴格水泥市場準入條件。四川省經委將商四川省建設主管部門嚴格按照國家發改委《關于加快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要求,完善混凝土結構設計標準和規范,提高建設、建筑工程應用水泥的準入標準,依據不同工程的需求選擇水泥類型和品種;禁止立窯水泥進入高速公路、機場、港口、橋梁、涵洞等重點建設工程和建筑物結構工程;推廣高性能混凝土的應用,提高建筑物使用年限;大力發展預拌砂漿和商品混凝土,大中型城市要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條件成熟的地區應限制現場攪拌砂漿,禁止商品混凝土攪拌站使用立窯水泥。四川省經委將商四川省建設主管部門加強檢查,對違反規定的建筑企業加大懲罰力度。
七是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工作。重點水泥企業要積極開展能源審計工作,并在此基礎上制定企業節能規劃。對水泥項目要進行節能評估和審查,凡未作節能審查或節能審查沒有通過的,一律不予核準。依據國家有關清潔生產行業評價指標體系,指導水泥企業加大清潔生產審核力度,落實清潔生產實施方案。支持企業大力采用節能減排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設備和新材料,采取有效措施,實現節能減排。暫不被淘汰的機立窯和其他小旋窯要積極采取行之有效的節能措施和污染物治理措施,降低能耗,達標排放,實現清潔生產。新型干法水泥企業,要繼續提高技術裝備水平,進一步降低能耗。四川省經委將商四川省環保部門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加強對現有生產線煙氣排放的在線監測,全省聯網,動態管理,嚴格獎懲。所有企業污染物排放都必須達到《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4915-2004)。
八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鼓勵企業采用先進的開采技術,合理開發利用礦石資源,提高礦石開采利用率,綜合利用礦體中的低品位礦石,加強尾礦資源利用,減少資源浪費;鼓勵企業采用純低溫余熱發電,四川省經委協調余熱發電并網問題;鼓勵企業實現生產用水全部循環使用;鼓勵企業利用低發熱量礦物燃料和具有一定發熱量的城市垃圾、工業廢棄物等作燃料,利用電石渣、煤矸石、粉煤灰、高爐渣、硫酸渣等工業廢渣作生產水泥的原料,綜合利用資源,幫助企業獲得稅收優惠政策。
九是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和政策引導。對全省水泥工業結構調整具有重要作用、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力度大、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效果顯著的項目,四川省經委將在技術改造、節能減排和技術創新資金上給予優先安排。
積極幫助鼓勵類企業享受西部大開發、資源綜合利用、技術開發費用、技術改造投資等方面的相關優惠政策。積極支持被淘汰和關閉企業轉產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協調土地、環保、金融、供電等部門給予積極支持。
十是加強對淘汰落后、節能減排和項目建設的檢查督促。對列入全國“千家企業節能行動”中的3戶水泥企業和列入省“百戶企業節能行動”中的21戶水泥企業,要切實落實目標責任制,實行嚴格監管。四川省經委將對水泥企業節能和污染綜合整治進行跟蹤指導和督促檢查,確保完成目標任務。
對新型干法水泥項目實施情況,四川省經委將每年進行一次檢查督促。對項目前期工作開展得好、項目建設進展好、項目建成投產效果明顯的地方和企業予以表揚;對項目獲準開展前期工作和核準建設后遲遲沒有進展的地方和企業予以通報;對核準后2年未開工建設且未獲準延期的項目,按照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四川省企業投資項目核準暫行辦法》(川辦法[2005]17號)規定,核準文件自動失效。
對結構調整緩慢,淘汰落后不力及節能減排態度消極、工作進展緩慢、目標完成情況差的水泥企業和地方,四川省經委將通過媒體向社會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