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吉林省在經濟繼續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同時,節能減排工作穩步推進,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程度呈現下降趨勢。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預計可下降3.5%,比去年同期多降0.35個百分點。其中,列入國家及省重點節能企業成效顯著,通鋼集團和吉林鐵合金公司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幅度分別高出目標值1倍和7倍。
近幾年,我省為了推動節約型社會建設,先后組織編制了《節能"十一五"規劃》、《循環經濟發展"十一五"規劃》等多項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規劃。同時出臺相關政策,制定標準,不斷完善節能減排政策保障。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
——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實現結構節能減排。幾年來,我省注意發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淘汰落后產能。通過經濟、行政和法規手段,有步驟關停高耗能、高污染的"十五小"企業,兩年來我省累計關停"十五小"企業70余家。與此同時,加快發展服務業,以服務業的加快發展擴大經濟總量、優化產業結構。
——加強項目審批源頭管理,實現宏觀管理節能減排。為了把住項目審批關,我省出臺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審查管理辦法》,辦法規定,在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可研報告中,必須有節能篇章,對年綜合能耗在2000噸標準煤以上以及需報國家和省審批或核準、備案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其節能篇章須經有資質的部門進行評審,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項目上馬。
——開展能源審計和清潔生產審核,實現微觀管理節能減排。為推進企業加快節能技術進步,去年開始,對省內7個行業14戶企業進行了能源審計試點工作。通過能源審計,分析企業能耗現狀,查找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節能措施,推進企業節能技術進步,并為下步對企業全面開展能源審計探索路子。為推動企業清潔生產和污染物減排,我省加大清潔生產審核工作力度。從已完成清潔生產審核及驗收的29家企業的結果看,大部分完成了清潔生產審核提出的整改方案,取得了節能、降耗、減污、增效的階段性成果。推動企業投入整改項目投資13.5億元,年節約標煤18萬噸,節水930萬噸,節電2.4億度;年削減工業廢水排放382萬噸,削減COD 321噸、固體廢物14萬噸、煙塵1.4萬噸、SO2 1450噸。
——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實現技術進步節能減排。積極引進和推廣節能節水技術,重點抓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示范項目。去年我省共實施了大石頭林業局林產工業節能熱源改造、遼源金剛水泥低溫余熱利用、吉林鐵合金鍋爐改造等10個節能示范重點工程。在此基礎上,今年實施了敦化林業局燃煤工業鍋爐及江東區集中供熱改造、琿春年產4億塊粉煤灰混凝土多孔磚、臨江鎂業集團還原爐改造及余熱利用項目等一批節能示范重點工程。項目實施后,年可節約標煤182萬噸。
——拓展能源新領域,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到去年底,全省建設了華能白城洮北風電場、吉林龍源通榆風電等一批清潔能源生產項目,清潔能源裝機總量達到425萬千瓦,占電力裝機總量的37.7%。
為了加強組織領導,確保節能減排工作順利開展,今年6月,省政府成立了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目前已召開兩次全體成員會議,研究和落實節能減排工作。全省9個市(州)均建立了節能減排工作領導機構。據了解,"十一五"期間,我省擬關停小火電機組142.7萬千瓦,其中今年關停110.1萬千瓦;淘汰落后煉鋼產能820萬噸,其中今年淘汰27萬噸;淘汰落后水泥產能276萬噸;淘汰落后電解鋁產能7.7萬噸;關閉造紙行業年產3.4萬噸以下的草漿生產裝置、年產1.7萬噸以下的化學制漿生產線、排放不達標的1萬噸以下的再生紙廠;淘汰落后酒精生產工藝和3萬噸以下落后產能。同時,推進區域熱電聯產和城市集中供熱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