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車20分鐘就能到家,可因為工作的原因,一個月都不能回家一趟;孩子兩歲了,可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不到1個月,以致于孩子都不叫爸爸……韋朋,中鐵四局四公司金寨路高架項目部工程部長,他用自己全部的精力服務安徽第一高架橋,展示了一名普通共產黨員的風采。
韋朋1998年參加工作,經過努力很快從一名普通的技術員升為工程部長。2006年10月,韋朋所在公司中標合肥市金寨路高架橋樁基D標段施工任務,工程要求10月28日正式開鉆。由于項目工期十分緊迫,且對施工組織設計標準要求還很高,而項目部只有韋朋和3名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生。“作為一名黨員,在這個時候就必須迎難而上。”功夫不負有心人,項目部樁基施工組織設計一次性通過驗收,使得開鉆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但隨著施工的進行,項目工地的空中、地下管桿線較多,而且錯綜復雜,甚至有些管桿線連勘探部門也無法明確具體位置。“施工時稍有不慎將管桿線弄斷,后果將不堪設想”。為此,韋朋一方面主動與勘探部門聯系,另一方面采取人工挖槽的方法,并牽頭制定兩個指令,即“機械動土令”、“開鉆令”,要求所有涉及挖掘機及旋挖鉆機動土施工作業的項目,必須執行機械動土作業許可證審批制度,現場領工員領證后才能開鉆。制度的有效實施,使得項目部開創了每日灌注成孔7根的良好成績。
混凝土施工作業越來越多,不僅要保證速度,質量也是關鍵。對此,韋朋及時提出了“開盤澆筑令”和“拆模令”,要求所有涉及混凝土澆注作業,在澆注前必須滿足自檢、報檢合格,有現場技術主管簽字、技術負責人審批后方可下達“開盤令”。所有混凝土構件在拆模前,必須經試驗室出具合格的強度報告單,方可拆模。由于“四道指令”制定得合理、恰到好處,使得項目部安全、質量始終處于受控狀態,施工進度兩次在業主檢查中獲得第一名。
由于工程工期非常緊,韋朋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一兩點,甚至有兩次暈倒在工作崗位上。“總有干不完的工作等著我,很辛苦,但是工程能早一天完工,就會早一天方便市民出行,我也可以早一天跟家人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