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充分發揮企業作為節能降耗主體的積極性,在建材行業以開發和推廣水泥熟料新型干法線純低溫余熱發電為突破口,大力發展節能技術,取得明顯成效。
長期以來,河南省重化工特色比較明顯,鋼鐵、有色、建材、化工等產業在全省經濟中占有較高比重,能源消耗量大。同時由于裝備技術水平低,大量可以回收的余熱、余壓沒有充分回收利用,因此河南省節能潛力大。為此,該省提出要重點實施一批重大節能項目和示范工程,要求“十一五”期間“日產5000噸以上干法水泥全部建設余熱發電設施”、“凡新建日產5000噸及其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必須配套建設余熱發電裝置,現有日產2000噸及其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要逐步加裝余熱發電裝置”,調動了企業建設水泥熟料新型干法線純低溫余熱發電裝置的積極性。
近年來,河南省堅持市場主導和政府調控相結合,綜合運用產業政策、環保和資源配置等手段,強力推進水泥行業結構調整。一是通過上大壓小和淘汰落后生產能力,提高新型干法水泥比重。2006年,全省淘汰機械化立窯水泥生產能力1200萬噸,新型干法水泥比例達到50%以上,為推廣應用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創造了良好的前提條件。二是加強政府組織協調,為推廣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提供寬松的政策環境。三是積極爭取國債資金支持,加快一批示范工程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