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鹽學報》創刊五十周年慶祝會暨中國硅酸鹽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將于2007年8月23日在京舉行。
預計將有來自中國科協的領導、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的領導、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及學會正、副理事長、常務理事、《硅酸鹽學報》國際顧問和各方面代表400余人參加慶祝活動。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硅酸鹽學報》創刊五十周年慶祝會(8月23日上午)
(1) 領導、來賓講話;
(2) 頒發“《硅酸鹽學報》特殊貢獻獎”獎杯,獲獎者代表發言;
(3) 頒發“第一屆《硅酸鹽學報》優秀論文獎”,獲獎論文作者代表發言;
(4) 頒發“第七屆中國硅酸鹽學會青年科技獎”,獲獎代表發言。
(二) 中國硅酸鹽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
1. 大會特邀報告(8月23日上午)
序號 | 報 告 題 目 | 報 告 人 |
1 | 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及其應用 | 陳創天(中國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
2 | Si-C-N三元系統中新型陶瓷相 |
Riedel Ralf (德國達姆斯塔特工業大學材料系教授) |
3 | 電子陶瓷進展 |
李龍土 (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新型陶瓷與精細工藝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
4 | 納米材料的研究進展 |
新原皓一 (國立大學法人長岡技術科學大學教授) |
2. 分會場學術交流(8月23日下午、8月24日全天)
(1) 第1分會場:電子、光電及生物陶瓷;
(2) 第2分會場:工程及功能陶瓷;
(3) 第3分會場:水泥基材料;
(4) 第4分會場:傳統陶瓷、耐火材料、人工晶體;
(5) 第5分會場:玻璃及無機非晶態材料、礦物材料。
3.《硅酸鹽學報》第五屆編輯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暨《硅酸鹽學報》國際編輯顧問委員會會議(8月23日19:30)
《硅酸鹽學報》作為中國硅酸鹽學會主辦的我國無機非金屬材料領域一份有相當水平的綜合性學術期刊,自1957年6月創刊起,走過了50年不平凡的發展歷程,刊期從半年刊、季刊、雙月刊到月刊,刊名從《矽酸鹽》、《硅酸鹽》到《硅酸鹽學報》。創刊50年來,學報為促進我國無機非金屬材料學科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突出成績,為我國無機非金屬材料行業的快速發展和科技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原國家建筑材料工業局以及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的領導和支持下,《硅酸鹽學報》已經成為評價科研、學術成果的重要標識,成為展示學術水平、體現創新發展的重要窗口,成為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的重要橋梁,成為培養和發現專業技術人才的重要園地。50年的發展歷史證明,《硅酸鹽學報》已經是中國無機非金屬材料領域的權威精品期刊,是中國硅酸鹽學會的榮譽學術品牌,成為繁榮我國無機非金屬材料科技事業的一枝奇葩。
《硅酸鹽學報》是中文核心期刊和國家期刊方陣“雙效”期刊,被國內外多種權威數據庫或文摘期刊收錄。美國《工程索引》(Ei Compendex)、《化學文摘》(CA)、《劍橋科學文摘》(CSA)、英國《科學文摘》INSPEC(SA)、俄羅斯《文獻雜志》AJ(PЖ)、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中國學術期刊文摘、中國物理文摘、中國化學化工文摘都是《硅酸鹽學報》的收錄者。據不完全統計,自創刊以來,共有23位兩院院士在《硅酸鹽學報》上發表論文447篇;2006年,《硅酸鹽學報》刊登的論文中由各種基金資助的論文比例達79%,第一作者中77%為博士研究生或副教授以上專家。另據中國知識資源總庫《中國期刊網》統計,2006年《硅酸鹽學報》原文年下載量為93336次。
1995年以來,《硅酸鹽學報》共獲部委級獎勵3項,多次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期刊。自2000年起,《硅酸鹽學報》連續5次榮獲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評選的年度“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稱號,連續兩次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點學術期刊”專項基金資助,一次獲“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項目”資助。《硅酸鹽學報》的覆蓋面在不斷擴大,影響力不斷提高,正在逐步向高水平、學術性的國際化期刊邁進。
憶往昔光輝歷程,展未來前程似錦。《硅酸鹽學報》將一如既往地服務于我國無機非金屬材料學科,服務于無機非金屬材料行業科技工作者,銳意進取,不斷創新,為我國無機非金屬材料的發展做出新貢獻。